净池

时间:2024-01-24 08:37:53编辑:资料君

净池的个人简介

净池笔名,字封尘,原名张勇,男,1955年生,中国当代书法家、油画家、收藏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艺术简历

封尘净池,九平居士,号如如道人、自署妙有斋主。净池早年曾师从北京王国栋先生,并参与绘制天安门毛主席画像工作。八十年代其油画师从冯法祀先生,书法师从林散之、张仃、刘炳森先生。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1996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期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看到书法作品《心经》,又得知净池曾用各种书体上百次创作书法《心经》时,赞叹并提书“菩提树下一书生”,即时净池也为赵朴初先生画了一幅油画肖像,此画像今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收藏。

净池自幼习字,学颜范柳,博涉诸家,尤钟探研秦篆汉隶,潜心研悟数十年,铸就了其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史上,继续发扬其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艺术,并创作出突破传统的“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而自成一体的“非体”书,堪为书法艺术史上独辟蹊径的神来之笔。曾被当代书坛巨匠刘炳森先生誉为“书苑奇芭”。

净池的书法艺术在国内外具很高的声望,享有“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美誉、中国艺联-爱心书画家 、公益电影《背影》 “爱心书画家”等荣誉称号。为许多中外人士所珍藏。已传播到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沙特等国家。

净池,同时也是知名学者,不仅艺有专擅,且德艺双馨,为人诚朴,宽厚仁爱、淡泊名利,常把自己书画劳动所得无私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和灾区人民,表现出一个艺术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净池在古董收藏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在冯先铭、耿宝昌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古玩鉴定知识,有三十余年的收藏经验,藏品丰富,曾有收藏鉴赏专著问世,2002年曾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及历代陶瓷收藏展。

2009年,法国CANAL电视台记者在封尘净池美术工作室采访封尘净池创作的毛泽东主席油画像

2010年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入选十七位候选人之一。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及文物鉴藏研究。

出版

《封尘女子肖像画集》

《净池书道》

《池池书法作品集》

《净池非体书法》

《妙有斋历代陶瓷珍藏》

《宋元瓷珍藏》

《戒得堂藏宝》

《中华古代器物收藏文化趣谈》

净池悟道诗《虚妄集》

成就

参与绘制天安门毛主席画像工作。

作品收藏

《黄山日出》油画作品,人民大会堂收藏

《毛泽东》肖像画作品,中国美术馆收藏

《徐特立》肖像画作品,中国美术馆收藏

《董必武》肖像画作品,中国美术馆收藏

《赵朴初》油画肖像,中国民主促进会收藏

《雷洁琼》肖像画作品,中国民进委收藏

《谢冰心》肖像画作品,中国民进委收藏

《邓世昌》肖像画作品,威海甲午海战馆收藏

《丁汝昌》肖像画作品等八位甲午海战英烈被威海甲午海战馆收藏。

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油画展

1996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书画展

1997年在日本东京日、中艺术馆举行书画展

2002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书画展

2005年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书法展

各类书画展获奖

1995年获国际书画大展特等奖

1996年腾飞杯全国精品书画创作比赛特等奖

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展金奖

1996年中外当代书画艺术精品展金奖

1997年 “迎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赛铜奖

1998年 “艺海凝珠”书画篆刻作品大展银奖

1998年 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全国书画师作品展览金奖

1999年 世界华人艺术名家精品博览会名家奖

二十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 国际银奖艺术家

建国五十周年东方之子

2000年 中国近现代书画展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成就金奖

2001年避暑山庄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入选中国企业文化年文化艺术博览会国粹艺术大展

2002年 第二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展赛精品奖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金奖

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金奖

入选中国书法五百强

曙光杯中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名家一百佳

2003年 中华书画宝典银奖

中国文化艺术城建城五周年书画艺术大展中华国宝奖

2004年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评为金奖艺术家

拍卖会

自1997年后,书画作品及古董藏品参加拍卖会的公司

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瀚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

东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书法润格认定

书法作品由当代书法名家资格审定委员会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书法润格认定:

净池书法作品5000~16000元/平方尺

上一篇:劳伦斯·谢尔

下一篇:拉娜·沃卓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