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帮华的个人简介
刘帮华,1903年秋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三角塘村刘屋。其家世代务农,境况一贯清贫,民国初年,父亲省吃俭用,终于置上了一、二亩薄田,家境才稍有好转,刘帮华也因此而有幸读上了村塾。然而,好景不到三年,又急转直下。刘帮华从此不仅没法续读,反而成了一个随父为人耕作的小短工。辛劳与苦难伴随着他走过了由少年到青年的历程。基本内容
1934年6月,苏区赣南省成立。此时,刘帮华奉调担任省苏维埃粮食部长,回到了家乡于都。为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给赣南征调大批粮食的艰巨任务,刘帮华亲自下赣县、赴场殷、走登贤,爬山涉水,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部署工作,组织动员。7月间,他指导各县政府调集地方红色武装,组织起数万人的武装保卫夏收割禾队,同驻守赣州、信丰等地的国民党军和靖卫团组织的抢禾队,展开了时达半个多月的夏粮争夺战,使赤白交界地区的大批早稻抢收归来。领导各县搞好群众紧急动员,广泛开展借谷运动,组织粮油收购和运输储存等工作。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至8月底,省苏维埃粮食部超额完成了中央下达的征粮计划任务,《红色中华》报曾载文予以表彰。
同年12月下旬,主力红军长征西去,他跟随李乐天、杨尚奎及700多名干部战士一道,从于都小溪出发,越山涧,涉桃江、走大垅、过上乐,战胜一路艰难险阻,抵达油山地区,开始投身到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之中。
到达油山后不久,刘帮华被特委任命为财粮委员,负责 管理油山根据地的财政粮食筹措和调配工作。敌军“清剿”重点开始是中央苏区腹地,油山游击根据地中的财粮筹措与供应尚有保障。但时至陈毅、项英等突围转移到油山后的1935年4月,粤军余汉谋部会同江西保安团,加强“清剿”油山的军事行动。这不仅破坏了根据地原有的财粮供给渠道,而且使游击队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此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陈毅、项英、李乐天等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决定精简特委机构,分散人员,将游击主力化整为零,分赴各地,以打圈子和挺进敌后游击的战术,对付强大的敌人。于是,刘帮华由特委机关下放到了由李乐天亲自指挥的三南游击支队中当了一名分队政委。他勇敢坚定,率领所部挺进到三南境内,在群众支持下,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打伏击、袭哨卡、捣据点、除恶霸,神出鬼没,缴枪筹款,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受到李乐天的好评。
1936年6月,“两广事变”发生。7月,粤军余汉谋部从大余、信丰、南雄等地撒走,江西保安团因失去依靠而龟缩,赣粤边游击区形势出现转机。此时,陈毅、项英提出了“变军阀战争为抗日战争”的政治口号。据此,特委决定改变原来斗争方式,组织力量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将游击斗争推向平原与城镇,并为此从游击队抽调了一批军政素质兼优的干部,分赴各地开辟新区工作。刘帮华此时奉调回到特委驻地北山,从事地下交通工作。为传递上级指示和有关情报,他不知经历了多少与敌斗智斗勇的考验。尤其是在担负护卫上级领导行动的任务中,他谨慎小心,周密安排,临危沉着,处置不乱,每次都平安告成,表现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为陈毅等所称道。1937年夏,他又被安排从事特委机关财政工作,为解决维持斗争所需的经费而呕心沥血。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再次合作。赣粤边红色健儿奉命下山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其时,刘帮华也十分希望能随战友们一道奔赴抗日杀敌的战场。但是,当党决定他留下时,他仍如数年前一样,坚决听从党的安排。他先在“新四军池江办事处”任办事员,后又被任命为中共赣南特委青年干事兼三南地下党联络员、大余县抗日工作团团员。
1939年4月,刘帮华经特委安排,以合法身份进入国民政府南雄县壮丁常备大队第三中队任队长。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取得了当局上层人士的支持,仅一个月,就使这支抗日武装队伍由十数人发展到120多人。当时,刘帮华的职薪是每月60多块光洋。但他除去自己最低生活开支外,余额全都交给组织。经组织批准,其妻曾随住在南雄长甫桥。事过47年后,她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还似有抱怨地说:“他那时每月有五六十块光洋,家里却没有用过他的半只银角子!”刘帮华当年的老领导刘建华也说:“在南雄任职时,刘帮华薪金不低,除去个人低标准生活开支外,其余都如数交给了组织”。刘帮华就是这么一个具有高度组织观念的人。
同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广东当局把开明进步的南雄县长莫雄调离,换上了一个顽固派县长。这人到任后,大肆推行“限共、溶共、反共”政策,不断制造事端、挑起摩擦,嫁祸于共产党人。当其看到县常备大队抗日情绪高涨时,就敏感的断定其中必有共产党,于是怕得要命,恨得要死,公然以县府名义炮制出所谓的“整肃”方案。其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所谓“要坚决清除u2018不法分子u201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真正要清除的是共产党人。面对顽固县长的倒行逆施,刘帮华领导党员,团结进步分子,在特委领导下,进行坚决巧妙的斗争。如顽固县长说要清除“不法分子”,他们就借机把那些真反动分子指为不法分子,送交县府处置,弄得顽固县长有口难言。
1940年2月,由于形势严重恶化,常备大队以刘帮华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受到政府当局的特务人员的严密监视,处在随时被逮捕的险境。此时,中共赣南特委出于保存革命力量的考虑,向他们发出了撤退上山的密令。刘帮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安排其他同志安全撤离后,才以告假探亲为名,带枪携款离开“龙潭虎穴”。
上山后,他被任命为特委财政委员、青年部长兼“抗日锄奸队”负责人,与同志们一道战斗在赣粤边的崇山峻岭中。1940年8月,蒋经国又发动了第二次“清乡”,并严密保甲制度,实行联保联坐,调集兵力,对游击区进行突袭“清剿”。在顽军的大搜捕和突袭“清剿”中,不少党员干部被捕。其中以原特委青年部长朱平为代表的一批不坚定分子,经不起斗争考验,成了可耻的叛徒。他们投靠敌人,充当内奸、出卖组织和同志。为了保障组织安全,铲锄叛徒,身任特委锄奸队负责人的刘帮华,多次奉命率队行动,以巧妙的方式,使包括朱平在内的一批叛徒内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此,刘建华在51年后还高度称赞刘帮华“对保证特委组织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1年7月,特委派刘帮华前往三南执行联络任务。三南地下党组织与特委中断联系已久,情况不明,在这样的形势下,担当此任,其艰巨与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但刘帮华没有丝毫犹豫,当天就带着一名交通员出发了。经过千难万险完成任务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归途。一天,他们到达信丰县上下坪新屋村不远的一个深山里。因天黑难于继续行进,于是就在山中的一个秘洞中住下,以待天明后再走。次日天刚亮,刘帮华走出山洞向山沟走去,准备抹把脸后上路。不料,被新屋村的反共分子曾广祥发觉,他马上回村向叛变后担任敌“削奸”组长的游足相报告。这个叛徒得讯即鸣锣放炮,招集十多个组员前往搜捕。刘帮华发现敌情后,一面向交通员发出信号,一面以身引敌。久经游击斗争考验的党的优秀儿子刘帮华,最终惨死于叛徒之手,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