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敏的个人简介
李化敏教授长期致力于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应用岩体力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深部安全开采技术、地下工程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采煤工艺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模式以及以“区域调整开拓部署、降低开采强度、局部弱内强表”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措施,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基本介绍
姓名:李化敏
任教专业:工学-能源动力类
在职情况:在
性别:男
所在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教课程:采矿学、围岩稳定性分析、采矿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压力
个人简介
李化敏[1],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名师,能源学院副院长,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长期致力于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压力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采矿学”、“围岩稳定性分析”、“采矿理论与技术”等课程,主持采矿工程河南省名牌专业、《采矿学》河南省精品课程建设及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教育教改项目多项;曾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近年来,在煤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放顶煤开采工艺理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5年被评为“河南理工大学十大科技标兵”,2006年被评为校二级特聘教授,同年获“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专业成就
李化敏教授长期致力于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应用岩体力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深部安全开采技术、地下工程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采煤工艺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煤与煤层气开采基础研究方面,研制了符合采煤工作面平面应变状态-煤岩破裂和瓦斯涌出实际物理过程的平面应变气固耦合实验系统,为采煤工作面气固耦合试验提供了新的试验途径;
研究提出了煤岩的渗透性存在突变特征应力(或应变),煤岩渗透率突变是造成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大量瓦斯涌入工作面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顶板突然加、卸载,可使含瓦斯煤体瞬间达到渗流突变临界强度,引起工作面前方煤岩渗透率突变,使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大,据此建立了支承压力、煤层透气性与瓦斯涌出关系,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及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原岩应力高、采掘部署过于集中,煤体受多重应力叠加导致应力集中程度过高,开采强度大,工作面推进速度过快,采动应力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松弛和舒缓,引起“采动应力谐振叠加效应”使工作面应力环境进一步恶化,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模式以及以“区域调整开拓部署、降低开采强度、局部弱内强表”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措施,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主要著作
近年来,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重点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6项。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等学术刊物及多家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ISTP收录5篇,与同行合作在煤炭工业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6部。
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采矿学》是研究采矿技术及其内部规律性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开采理论、开采方法与技术。包括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及采区设计;井田开拓及矿井开采设计;矿井其他开采方法以及露天开采等。采煤方法、准备方式与井田开拓是本课程的重点;建立井下开拓、开采系统的时―空概念是本课程的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煤矿开拓开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工艺环节、现代化矿井生产技术等,具有进行工艺设计、采(盘)区设计及矿井开采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今后从事采矿研究、设计以及采矿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代表性论文: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小煤矿复采煤柱塑性区特征及采准巷道支护技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电磁辐射法在岩爆监测中的应用,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