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特

时间:2024-01-21 11:41:18编辑:资料君

李亨特的个人简介

李亨特,汉军正蓝旗。父李宏,授河库道。亨特入赀授布政司理问,发河东委用,补兖州通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知绍兴府。甫下车,见学宫颓敝,即倡议重建,整理河堰陂塘,修葺前贤祠墓,表扬忠孝,奖善锄奸。常微行城乡,体察疾苦,凡有关于百姓利益者,无不为除剔整顿。

基本介绍

李亨特(?―1815)汉军正蓝旗人,清朝大臣,李奉翰次子。入赀授布政司理问,发河东委用,补兖州通判。累迁云南迤西道。嘉庆初,佐平苗、倮,赐孔雀翎,加按察使衔。累迁调授江苏按察使。九年,擢河东河道总督。十一年,河南巡抚马慧裕劾亨特索属吏赇不得,迫令告养诸状,上命侍郎托津等往按,夺官,发伊犁。十三年,释还,令至南河候差委。十四年,以河决荷花塘,追咎亨特不善料理,复发热河效力。未几,复释还,授主事。

十五年,选户部主事,擢直隶永定河道。未几,复授河东河道总督。十六年,奏南粮到通州剥运不能迅速,请在杨村全数起剥,下仓场侍郎玉宁、戴均元等议驳。上责亨特冒昧,下吏议降调,命留任。十八年秋,河溢睢宁。坐夺官,命留工效力。十九年,河道总督吴`奏微山湖存水仅一二尺,南阳、昭阳、独山诸湖淤成平陆,无水可导。上责亨特在官不能预筹,又闻亨特既夺官居济宁,仍用总河仪制,斥亨特玩误纵恣,命逮下刑部治罪,籍其家,刑部议发新疆。上命在部荷校半年,发黑龙江效力。二十年,卒於戍所。

姓氏来源

源于嬴姚

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黄帝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李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人物生平

四十六正月

调江南河道总督。二月,奏请重定南河汛员额缺,酌增河兵;移改运河闸官、运河汛员,视缺简要,更定品秩,下大学士九卿议行。七月,河决青龙冈,命偕大学士阿桂驰赴河南会河东河道总督韩U督办东、西两坝下埽。甫合龙,坝蛰陷,乃与阿桂等议宽F青龙冈迤下至孔家庄、荣华寺、杨家堂诸地引河,并於黄河下游北岸疏潘家屯、张家庄二引河、苏家山水线河、宿迁十字河、桃源顾家庄引河,五道泄水。

四十八年春

青龙冈工竟。方坝陷,奉翰督吏抢护,堕入金门,格於缆,伤焉,河工谓两坝间为金门,缆所以引埽者,事闻上。

四十九年

上南巡,奉翰觐行在,上奖其勤劳,赐骑都尉世职。五十年,坐清口东、西两坝不早收束,致运道浅阻,降三品顶带。寻命复之。秋,河水大至,奉翰督吏昼夜填筑,塞李家庄、烟墩头、司家庄、汤家庄诸漫口。

上一篇:李海滢

下一篇:凯莉·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