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靖的个人简介
井上靖(InoueYasushi,1907年5月6日-1991年1月29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日中友好社会活动家。井上靖毕业于京都大学,曾任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常任顾问、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委员、日本文艺家协会前理事长等职务。他大学毕业后,曾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记者、编辑长达15年。1951年,井上靖辞去报社书籍部副部长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斗牛》、《比良山的石楠花》、《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等。人物介绍
姓名:井上靖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07年 5月6日
出生地点:北海道旭川市
逝世时间:1991年1月29日
星座:金牛座
井上靖,日本作家。曾任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日本笔会会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1976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出生于北海道旭川一个军医家庭。中学时代就酷爱文学。1935年在京都大学哲学系毕业前夕创作的剧本《明治之月》曾被搬上舞台。应征小说多次获奖。大学毕业后,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记者、编辑15年。1951年辞去报社书籍部副部长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1949年以短篇小说《猎枪》和中篇小说《斗牛》名噪文坛,后者获1949年下半届芥川文学奖。井上靖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出版过5本诗集,写过剧本、电影脚本、美术评论等,但主要成就是小说。新潮社出版其小说全集32卷。井上靖的小说,能够选取一些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对日本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讽刺和抨击,有独特的认识价值。《斗牛》《比良山的石楠花》(1950)和《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1951),都是他前期悉心经营的力作。进入50年代,日本文学开始转向反映战后生活,井上靖也把自己的眼光和笔触,从描写过去转而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写下了像《城堡》(1964)、《夜声》(1968)等具有鲜明现实感的佳作。井上靖的历史小说蜚声文坛,尤其是《天平之甍》(1957)、《楼兰》(1958)、《苍狼》(1959)和《敦煌》(1959)等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更为人们所称道。长篇近作《孔子》,受到文坛瞩目。
人物生平
井上靖1907年生于北海道旭川町的一个军医家庭。读中学时,他作为学生必须背诵杜甫、白居易和陶渊明等人的代表诗作,对《论语》也有所了解。
1930年井上靖进入九州帝国大学法文系,读了2年便重新考入京都帝大哲学系美学专业。 井上靖在中学时期由接触到喜爱中国历史文化,进入大学后,更加自觉广泛地涉猎中国史籍。大学期间,他阅读了中国的《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等历史著作。
1936年3月井上靖从京都帝大毕业。毕业前,《周刊每日》曾悬赏征文,他的长篇小说《流转》应征于1936年7月发表,因此就职于每日新闻社。他到每日新闻社工作后的次年爆发了中日战争,井上靖于9月应征入伍,作为士兵来到中国的河北省,4个月后他因病回国,同年退伍。
战争结束后,井上靖开始在关西地方的杂志和报纸上发表诗作,他经过长达20年在文学上的徘徊和酝酿而成熟起来了的积淀,骤然以诗的形式迸发出来了。
自1958年处女诗集《北国》问世以来,先后已有《地中海》(1962),《运河》(1967),《季节》(1972),《远征路》(1976),《干河道》(1984),《星兰干》(1990)等多部诗集出版。
20世纪40年代末,井上靖开始创作历史小说,1950年以小说《斗牛》获芥川奖。1951年,井上靖辞去《每日新闻》的工作,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
人物大事
1926年静冈县立沼津中学毕业,在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影响下,转向文学。 1930年进入九州帝国大学学习,加入诗刊《焰》社。
1932年从九州帝大转入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科美学专业。
1935年放弃毕业考试,加入《每日新闻》社任记者。
1937年应征加入陆军,驻中国华北。
1938年退伍,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1946年任《每日新闻》社学艺部部长。
1950年以小说《斗牛》获芥川赏。
1951年退出《每日新闻》社,成为专业作家。
1955年任芥川赏选考委员会委员。
1957年发表描述古代日中文化交流的友好历史的中篇小说《天平之甍》,被誉为井上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同年10月访问中国。1958年以《天平之甍》获日本艺术选奖,并获日本文部大臣赏。1963年,中国著名翻译家楼适夷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1962年版翻译出《天平之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63年4月第1版。这是这部著名小说在国内的第一个版本。
1957年发表描写古代中国与西域关系的小说《楼兰》。
1959年又发表小说《敦煌》《河口》。
1960年以《楼兰》《敦煌》两部小说获每日艺术大赏。同年开始编辑《井上靖文库》,共26卷。
1961年发表据《元朝秘史》创作的小说《苍狼之争》。同年与龟井胜一郎等访问中国,回国后,又发表小说《补陀落渡海记》,获第14届野间文艺赏。1963年赴南朝鲜访问,同年参加“鉴真和尚圆寂1200年纪念日本文化代表团”与安藤更生等访华。
1964年起任日本艺术院会员。
1965年赴中亚细亚考察“丝绸之路”。
1969―1972年任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
1972年任川端康成纪念会理事长。 1974年赴中国访问,同年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委员。
1975年任日本作家代表团团长访华。
1976年获文化勋章。
1977年和1978年几度访问中国。
1979年任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常任顾问。
获奖作品
公历日本年号年龄获奖作品奖项名称1936昭和1129岁《变化》千叶龟雄奖1950昭和2543岁《斗牛》芥川龙之介奖1958昭和3351岁《天平之甍》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1959昭和3452岁《冰壁》昭和33年度艺术院奖1960昭和3553岁《敦煌》、《楼兰》每日艺术奖1961昭和3654岁《淀君日记》野间文艺奖1962昭和3755岁放送剧「火の山」(小磐梯)イタリヤRTV国际グランプリ1964昭和3957岁《风涛》读卖文艺奖1969昭和4462岁《俄罗斯国醉梦谈》新潮文学奖1969昭和4462岁「モラエス全集」编集葡萄牙?インファンテ?ヘンリッケ胝1981昭和5674岁丝绸之路取材NHK广播文化奖1981昭和5674岁《天平之甍》对佛教的贡献佛教文化奖1981昭和5674岁本觉坊遗文新潮文学奖1984昭和5977岁先达诗人として日本现代诗人协会表彰1985昭和6078岁多年文学上的业绩及对文化交流的贡献昭和59年度朝日奖1989平成282岁《孔子》野间文艺奖历史小说
井上靖是一位大量取材中国历史、特别是从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当代著名作家。他在人物的选取、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题材的组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这类历史小说中,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索。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等艺术实践经验等方面,井上靖也有所承受与借鉴。 井上靖的文学创作与中国史传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评论、随笔和诗歌,而小说创作更是其事业的核心。在小说中,井上靖写得最多、最成功的是历史小说,尤其是取材于中国历史的小说最为出色。他不仅在中国史传文学中撷取题材,以表现他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向往,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和见解,而且在艺术实践经验等方面,也对中国史传文学有所继承与借鉴。
井上靖在创作历史小说时,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他不仅查阅大量文献,详尽掌握史料,而且其历史小说总是由史籍记载过的历史事变为线索,以历史人物的行动为主导,加以想象和发挥,即使是虚构部分,也力求做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日本有关史学家便认为,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所写历史事件是真实无误,经得起推敲的。
井上靖有大量获奖的文学作品。1936年他的长篇小说《流转》获千叶龟雄奖,1950年小说《斗牛》获芥川奖。之后,他热衷于以西域为背景,发表了一大批作品,其中《天平之甍》获1957年日本艺术选奖和日本文部大臣奖;《楼兰》获1958年每日艺术大奖;《敦煌》获1958年每日艺术大奖;《补陀落渡海记》获1961年野间文学奖;《俄罗莎国醉梦潭》获1967年日本文学大奖。在这些作品中,他没有完全拘泥于细节的真实。他通过古朴幽深的笔调,以艺术家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着重对人物性格内在矛盾及其复杂性的描写,开掘历史深层的断面,赋予作品以
新的认识价值。他的作品,抒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揭示了华夏母体文化的深刻内涵,把读者带到那远古的遐想之中。井上靖的西域题材小说营造的艺术真实和客观的历史现实,达到了和谐,令人信服。
敦煌情结
井上靖从孩童时代就对西域发生了兴趣,对敦煌向往之极。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作为一名日本文学家,一旦接触到历史,自然要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根溯源。而在浩繁的中国史料中,“敦煌”无疑是最响亮、最醒目的词语之一。
自本世纪初发现藏经洞后,大量珍贵文物散失到世界各地,敦煌文化从此闻名于世。井上靖从五十年代起,就全力投入到了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历史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参阅大量有关敦煌文化、经济、地理、历史的资料,还几次去京都,当面向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请教,走火入魔地一气写出了《敦煌》和一批反映中国西部的历史小说。1960年,他的历史小说《敦煌》荣获日
本“每日艺术”大奖。他苦苦思索着什么时候能飞到他的小说的那片境地之中,体会和验证自己的作品。197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来到憧憬已久的古丝绸之路和重镇敦煌。白雪皑皑的天山山脉,景色秀美的赛里木湖,雄宏神秘的莫高石窟,古今闻名的酒泉、玉门关,使他陶醉。他感叹地说:“真没想到敦煌竟与我想象中的这样相像。”“23年前我就写成了《敦煌》,可直到今天才头一次见到它,却一点儿也觉不出陌生。我与中国太相通了。”对井上靖来说,这是一次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美妙的旅行。
1978年,当常书鸿和井上靖两位老人会面时,都兴奋不已,相见恨晚。从此以后,井上靖访问了中国27次。1980年,73岁高龄的井上靖,担任大型系列电视片《丝绸之路》的艺术顾问,与日本广播协会、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人员一起,又一次来到丝路古道,在戈壁骄阳的炙烤下,在大漠风沙的吹拂中追寻历史的足迹,实现了自己向世界观众介绍丝绸之路历史变迁的愿望。他的《敦煌》被德间康快拍成电影,在世界20多个国家放映,掀起了一阵“敦煌热”。无数人从《敦煌》故事中,瞪大了眼睛,开始注目中国西部的这块地方。更有大批人拿着他的西域故事书,登上了去敦煌的漫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