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瑞(太极拳)

时间:2024-01-21 05:41:08编辑:资料君

李圣瑞(太极拳)的个人简介

李圣瑞(1888--1948)名斌,字圣端,回族,河北邢台南关人,人称“太极李”,师承郝为真,武式太极拳传人推广普及者。李圣瑞先生为首的教师们则品端艺精,毫无门户宗派之见,各尽所能,教授有方,因此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著名传人有陈固安、吴文翰等,为日后开拓武术,弘扬武派太极拳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平简介

李圣瑞(1888--1948)名斌,字圣端,回族,河北邢台南关人,人称“太极李”,师承郝为真,武式太极拳传人推广普及者。他于1928年同拳友王彭年、郝中天、郑月南、陈兰亭等人组建“邢台国术研究社”(其前身为少林会),授拳场地先在羊市水坑北龙王庙前的广场上,后来迁至龙王庙东侧仁义巷李家大院邢台会宁李家商号的库房。学员发展到七十余人(因老师多系回族,故学员也以回族较多)。研究社虽是业余性质的民间组织,但在武德教育、课程安排、教学考核上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邢台国术研究社到1937年10月日寇侵占邢台后才被迫停办。从其前身少林会计算,历时十三载。以李圣瑞先生为首的教师们则品端艺精,毫无门户宗派之见,各尽所能,教授有方,因此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著名传人有陈固安、吴文翰等,为日后开拓武术,弘扬武派太极拳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圣瑞 - ?武式太极拳主要传承简况 (郝式)

第一代:武禹襄

第二代:李亦畲

第三代:郝为真

第四代:郝月如、李宝玉、孙禄堂、李圣瑞、郝中天、张振宗、郭林祥、范述甫、闫志高、刘锦绶、李焕章、韩钦贤等

第五代:郝少如、刘玉祥、米梦久、马荣、麻守金、董英杰、李桂花、石凤春、陈固安、吴文翰、李火合、冯卓、张士一、乔舜臣、徐震、姚继祖、郝淑正、程叔度、许冠群、杨杰、胡金山、郝向荣、李向志、段金桂、赵清玉等

第六代:刘天勇、蒲公达、沈惠廉、刘积顺、胡凤鸣、郝吟如、杨德高、屠彭年、卞锦祺、黄辛西、葛楚臣、李伟民、邵康年、吴声远、成惠芳、施雪芬、叶慧兰、王吟志、胡庆祥、吴上千、叶兆雄、韩竞奋、罗基宏、张金华、徐栋国、马佑祺等

第七代:孙天一(镇江扬中)

武派太极拳的发展历程

武派太极拳兴起于咸丰年间,创始人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卒子光绪六年(188O),直隶广平府永年人。凛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宽大夫,兵部即中加二级。虽系儒生,雅好武技,习练不辍。道光二十年(1820)永年南关人杨福魁(字禄禅)三下陈沟,返里授拳于太和堂,武氏兄弟乃太和堂房主闲退之时常在太和堂闲坐。故禄禅得识武氏仲昆,徐震《太极拳考信家》日:"嘱襄与兄秋流及泽案皆好武技。禄禅归自陈家沟,虽身怀绝技,以单门寒族,不为分里所重,武氏兄弟幕其技之精妙,皆折节与交,禄禅以武氏为永年望族,亦倾心结纳"。武氏兄弟以其聪慧得其技大要。咸丰二年,禹襄遵母命赴河南探望已在舞阳任县令的长兄澄清,经太和堂堂东介绍(堂东乃陈家沟人),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著名拳师陈清平,恰逢陈清平有难,禹襄借兄之力帮其转危为安,清平甚为感激,得知其为问艺而来,遂将拳技精奥倾悉相授,始得奥妙。此时恰逢其兄武澄清在任巡视舞阳县北舞渡镇在一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交手禹襄,读之豁然。返里后,禹襄上事慈母、下课儿孙潜心太极拳之好。他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细心领会,潜力研磨,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故之巧,经多年研习,并与力大精武者相搏切磋研磨,多难巧技,终有心得一套,以小击大,以巧取力,以柔克刚的精妙之术,杨露禅为其功夫而赞叹不已,随令其子班侯拜在其门下,班侯好胜心甚强,多有不服,屡次试手,终被抛跌无数而折服,潜心研究或派太极(杨式太极的班侯架及武派太极)。禹襄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使原有的民间拳术-一十三式长拳升华到了练体、养气、蓄神、形神并重、内外兼修的高极拳术,成为中华武术的精品,先生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太极理论。

禹襄公在清平身传身教中坚持了中华武学的重要脉络,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谱》的启迪下,以自己纯厚的文化底蕴,敏捷的思维方式,酷爱的执著精神,渊博的知识结构,完善了太极的形式;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内涵,使太极拳从有拳无谱、有谱无拳的分离状态有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禹襄公为太极拳发展所做出的不朽业绩,是坚持发展王宗岳、陈清平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楷模。其传人李亦畲、李启轩、宗禹襄之学出而太之,亦畲著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太极拳小序》;启轩著有《敷字诀》《各式白话歌》禹襄的长兄澄清著有《释原论》、《打手论》仲兄汝清著有《太极拳总论》。这些拳论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精要,膏禁了众多太极拳家,并为日后众多文人学者研究探讨太极拳艺开创了先河。这是武派太极坚持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为第三代弟子郝为真时期。

郝为真先生(1849-1920)名和,广平府永年县人,生而颖悟,秉性诚实,体貌魁伟,敦厚紧毅,幼年家道中落,废学经商,后从亦畲为师,专心20余年,选诣精纯,深得亦畲青睐,授以亲书《太极拳谱》,武、李拳论,言简意赅,精要处非口授身演不能悟其奥妙,为真先生独能得真窍要,先生拳艺精纯,但从无霸道,每有来访者,多点到为止,多制人而不伤人,先生在武、李拳论的指导下,苦练精修,把武派太极慎密、精巧技法修炼得炉火纯青,多有武林好击者为其折服。永年洛阳村刘寿、蒲阳县孙禄堂皆为其技艺、德行、执弟子礼而从之。武林人誉称先生"虎头少保"、"天下第一高手",求艺、拜师络绎不绝。至此,武派太极方广告人世。当时的袁世凯闻其英名,派专使请先生赴津教其子侄,因恶袁氏为人而推却。袁不甘其。心,又领邑绅胡月航太史就近劝说,先生以病而辞。可见先生威名之远,道义之重。为了使武派太极光大,先生远见卓识,决心改变单传独教、闭门传艺的落后方式,把太极拳作为一名学问、知识,正式入科,把太极拳推进学校,系统教练,并亲任永年中学第一任武术教员。先生重教喜书;开创了太极拳演练的新篇章,这是武派太极拳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先生有四子,决于文柱(月如)继承衣钵,亲传弟子李福荫、韩钦贤、张振宗、李圣端、李香远、范念祖等,都在此时期为武派太极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南京、上海、山西、东北、江浙等地,武派弟子如雨后春笋,显威呈雄。

第三发展阶段为吴文翰时期。

吴文翰先生,字润章(1928--)系历史悠久的河北古城邢台人,明清。为顺德府,交通方便,商业兴旺,教育发达,民风淳朴。先生家与武派太极名家李圣瑞先生为近邻(李先生是郝为真先生摘传入室弟子,曾任邢台国术馆长),其父当时为邢台的著名祖传中医世家名手,为培养其能成为有用之才,便为其选了两个师傅,一个就是武师李圣瑞先生,一位是文师前朝举人颐养书屋之人-一金宝廉老师,先生早晚随李老师习武,白天到书屋读书。这一文一武的学习,便为其光大武派太极,发展太极文化,添充中华文明的实践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居马西·依斯木汗

下一篇:刘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