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同凝的个人简介
康同凝(1909-1978)字道孺,广东南海县人,生于香港,排行第四,是康有为的幼子。简介
康同凝(1909-1978)字道孺,广东南海县人,生于香港,排行第四,是康有为的幼子。原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庞莲丈夫。
生平
他先后在上海复旦中学、同文书院、圣约翰大学肄业,毕业于光华大学。一九三六年,粤省改组,陈济棠下野,南京政府委许崇清为粤省教育厅长,康同凝与许是旧友,曾一同返粤,在教育厅任职。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曾组织大刀队,准备与敌人肉搏。一九三八年,广州沦陷,随教育厅撤退,康同凝夫人庞莲避难去香港。康同凝先撤退至云浮、罗定,最后到韶关。庞莲在香港住在四叔公康有霈家中四个月,回沪后在父亲庞青城家住了两年余,在一九四一年三月单身去韶关。
当时康同凝在韶关建有茅庐,他的同事朱瑶安和爱人黄焕秋从事抗日进步工作,受到康同凝的掩护,将进步书籍暗放在康同凝茅庐,并常在康同凝家居住。后来时局紧张,各奔东西,康同凝夫妇由北江转至东江。
一九四四年,康同凝看到国家危殆,曾报名参加去缅甸的远征军,因患有心脏病未录取。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适何香凝在广州,要他帮忙办画展,曾赠她画的牡丹一幅,留作纪念。
康有为家的至亲好友,或是身居高位的官吏,或是海外的大商贾,但他均不去投靠。他厌恶国民党统治腐败,不愿从政,他的七姐当时亦在广州,曾劝他参加民社党,他均推辞,回上海在保险公司当职员。
解放前夕,康家人皆去香港或台湾,他曾说,他是靠劳动工资吃饭的,为什么怕共产党。后来保险公司改组,他调到上海花纱布公司工作,直到一九七八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