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之真的个人简介
廉之真 男,1912年2月出生,河北南和人。曾任中国林业部教育司司长(部级)。
人物简介
兼任中国林业方画研究会副会长、东方名人研究院理事、顾问等职。五岁跟伯父学书法,学就提笔书写,为乡里写碑匾,人称“书法状元”。
1929年考入师范专科美术系。1928年随父做革命工作。
1930年参加共产党,1936年做中央红军联络员,任总政文艺科长兼出版社总编、兼教军艺文学创作讲座。在抗大任班长获劳动英雄称号、边保司令部获学习模范、巩固部队模范等。
解放后任省监委副主任兼书记、国家计委、经委副局长、中央高级党校研究员研究美学。离休后中央组织部批准部级待遇。任科学导报、文摘顾问等。
年轻时著有:唐代劳动文学、唐代大众文学小说中篇:“失踪”“青年时代”等;论文:“论监察工作”、“论人民公社”等。义务教授总政老干部学院工程学……,六个老年大学毕业300名画家,被“中国书画”、“中国书法”特邀刊载,“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三届两次授予“国际荣誉金奖”。被香港科学院授予“国际千年之交纯金纪念勋章”并特邀为顾问。
廉之真传
廉之真(原名周治1912.2――2000.12),男,河北省南和县大郝村人。
廉之真1912年2月出生于书香世家。由于家庭属自耕农,并有土地多顷,自食自足,衣食无忧。但幼年时期正遇北洋军阀连年混战,捐款、抓兵、抢劫和掠夺,人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本来生活无忧的日子却因军阀混战而到处颠簸流离,再加上小学时接受了祝子育老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在廉之真小小的心灵中,便种下了以改革为志愿,以革命为己任的种子,从此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0年,廉之真考上了河北省第四师范学校,原以为不用花钱就能上官费学校应该使人高兴,可到了学校后发现,学校当局对学校的来往信件、书籍课本都要进行检查,限制思想,禁止读书,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很深,隔阂很大。校长胡进德是国民党的大学阀,教务主任刘杰卿更是整天吊着死鬼脸,学生见到他像躲债主似的,压制和限制学生的一切革命活动。
秋天的一个夜晚,学生自治会主席王者俊(后改名李世农),介绍廉之真与同班同学刘金缄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廉之真加入共产党后,曾担任河北省第四师范地下党总支书记,从事地下工作,同时担任南和县中心县委委员,兼任共青团书记。
1931年春,学生们以成立读书会为掩护,在青石岗召开了第一个党支部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组织学术研究会、读书会,在读书会中发现人,发展组织。从此廉之真与同学们一道从乡下到铁路,从农村到学校开展了地下活动,他们油印报纸、刻印宣传册,到处宣传抗日,趁夜晚天黑月稀之际,宣传传单遍布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为了驱逐反动学阀对学校的统治,第一次在第四师范学校掀起了学潮运动,并成立领导学潮组织:秘书股、组织股、宣传股、庶务股、膳食股、监察股九个股及纠察队。标语、传单、电稿…….等到处都是,纠察队负责站岗放哨。廉之真任纠察股长,负责监察工作。在反动警察的镇压下,警察枪击学生,发生了三.二九惨案。警察局到处抓人,廉之真被敌人抓到警察局,24小时不给水喝,也不给饭吃,第二天才押送到地方法院看守所,在狱中廉之真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曾发生与敌人夺枪、争辩、交锋、法庭反抗等斗争,第四师范学生印的宣传资料上还把廉之真斗争的事迹登在报纸上,一个多月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廉之真才重获自由。
廉之真出狱后,活动更加积极主动,他和地下党同学一起,印传单、刷标语,向农民、工人、军人、青年学生宣传抗日,反抗军阀。他们印发的《告国民党士兵书》分发给各同志后,利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由远到近,先到城里将《告国民党士兵书》投到驻军司令部墙内,并以伪装找人,用脊背靠贴到兵营门口墙壁上,铁路工段、发电厂、打蛋厂、面粉厂等处都有共产党的宣传标语,有的还散发到兵营和大操场。第二天就满城风雨,到处都传说着共产党要暴动、农民要进城、学生要罢课,反动当局惊心吊胆,恐慌异常。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国民党一枪不放就出卖了少半个中国,东北军退进了关内,抗日运动遍布全国。邢台的三个中等学校以第四师范为首的党组织成立了“邢台市学生抗日联合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检查日货、封闭日货、抵制日货运动。除三个省立中等学校外,还有简师、宏道中学及其他学校的学生,各学校分片包干,查商号、查日货、封日货,学生们人人认识商标上的外文,同时也能分辨出狡诈的奸商以偷梁换柱贴上国内商标的日货,对顽固奸商、坚持出售日货者加以惩罚,将其所存日货全部查封。
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南和中心县委书记高焕廷到邢台布置纪念活动,他们把朱德总指挥《告国民党士兵紧急动员起来抗日书》印成传单,鼓励旧军人枪杀压迫他们的官长举行哗变,这一活动引起反动当局注视,暴露了邢台市党团组织广泛的活动。反动当局到处抓捕共产党人,激进学生分子有的被抓捕,有的被学校开除,还有的为躲避反动当局的抓捕而提前逃脱,廉之真及13名党团员及进步同学,由于参加并组织反帝、反封建学潮运动,被学校开除。
1933年,廉之真借南和同乡李万璋在十二中学的证明书,考入河北省大名第七师范学校读书,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期间廉之真与王兆元组织起“研究中国文学史小组”,学校讲文学史,他们研究文学史,名正言顺地成立了新的革命团体。由于第七师范大部分教职员工是共产党,很多文化青年都是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廉之真给工人们讲时事、国际和国内形势、日本侵略东北的罪行等,很受工人和群众的欢迎,群众还把他选为“平民夜校”的校长。
1935年组织声援一二.九学生运动游行示威活动。1936年在西青救民族先锋队任组长,积极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6月从大名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
1937年4月到陕西三原邮政局任主任,从事传递机密文件、组织建立秘密联络工作,为党的通讯联络和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很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廉之真同志积极投入抗战洪流。1939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班长。1940年学习结束后,到中央保安政治部工作,任编辑、干事。1943年任三八五旅政治部编辑、干事,期间,撰写了大量文章、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积极宣传党的救国方针和抗日政策,号召和动员各界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积极参加生产自救活动,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被评为劳动英雄,获得由毛主席亲笔题字的“劳动英雄奖状”。1942年在延安保安司令部整编时被评为“巩固部队模范”。
解放战争期间,廉之真同志于1946年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政治部、宣传部总编、副科长、科长,在1947年的延安保卫战中,表现极为英勇,在国民党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下,冒着枪林弹雨,率领工作人员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抢救军用物资和机要文件,避免了军用物资和党的机密遭受重大损失,由此受到上级表彰,并记功一次。1948年任冀南区党委研究室秘书,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和整党运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廉之真同志历任河北省衡水地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河北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委专家实习生处处长、国家经委干部培养分配计划局副局长,中央高级党校哲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讲师。1963年调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1978年任国家林业总局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享受副部级待遇)。他长期在宣传教育战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宣传教育经验。他工作十分认真,刻苦钻研自然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书法、绘画,竭尽全力为党的宣传教育事业、为培养党的干部作了大量重要工作。
廉之真同志1982年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林业教育大事,不顾年老体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林业教育改革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他常年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并利用专长,义务为林业部、化工部、总政部等单位老干部讲授书法、绘画,培育了300多名老年画家。他多次在全国老年书画展、全国工艺美术展获得“特别金奖”,在世界名人书画展获得“世界名家创作金奖”,在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两次获得“国际荣誉金奖”,被誉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书法家”,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廉之真主要作品有小说、杂文拾遗《苦心吟》、回忆录《青年时的革命经历》、书画作品集《之真书画集》、诗集《绿树丛花》等存世。
2000年12月21日,廉之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韩垲荣传
廉之真
韩垲荣字子爽(1916――1943),男,河北省南和县大郝村人。
韩垲荣1916年生于一个世代读书家庭。他的祖父、伯父都是清朝秀才,人称书香门第。他父亲虽然读书不多,在乡里却是个有广阔识见之士。二十年代初军阀混战,鱼肉与掠夺乡民,他组织起农民红枪会,保卫家乡。人们选他自卫团团长。由于他与士坤多有接触,常登于大雅之堂,应对自如。他为人机灵、敏智、善卖黑货,获暴利而富裕,手头宽绰有余。他与城乡革命人士接触较密。我做秘密工作时遇有窘困,常向他借钱,从未拒绝,莫不慷慨解囊。因此,我们亲近而又友善。
幼年时垲荣与我同就业于韩植庭先生,他是爱国人士。是垲荣的伯兄,是我父亲的同学。我二年级时作了一篇文,闻于城乡。垲荣慕羡,他也作了一篇,并留为成绩。1928年我到城里一高上学,他父亲也引他上了一高,是我的下班。入校未带被褥,委托于我,因之同食共卧,朝夕相随,互助相长。思想影响,志趣心情颇有些共同识见。两人相约,誓为铲除军阀,惩治劣坤改革社会为终身任务。
1930年我考入四师,他父亲要他紧跟着我,于1931年春到四师附小就学,时常受到我和党组织的帮助,于当年暑假考入四师。我俩又是上下班,寝室相联,经常接近。他参加了各科研究会,又加入读书会。他为人性情耿直,意志坚定,脾气倔强,好侠义,常救困扶危,路见不平,以力相助。自入校以来,我熟识的人他都熟了。党团决定工作方针,他也一一知闻,各项工作争先去干。他一听说我要写传单、刻钢板,他就从校长办公室拿来钢板、铁笔、蜡纸,他比入党多年的老同志还积极、还热情。响应党的号召又快,不是口头上,而是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忠于革命。常是闻风而动,招之即来,指之即上。他是最忠诚、最勇敢,从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一位勇士。四师历次的学潮和爱国运动都是急先锋。还团结着一批积极分子。他和王朝俊(建三)是急先锋中的两名主力骨干。在他影响和组织下,屈尚武(姜英岩)、解廷杰、李同安、周息波……都到党内来了。
他又善于交际,上至校长、教师及高年级同学,下至刚入学的新同学和附小学生都有联系,吸收他们成为革命的后备力量。1932年我离开四师后,他常给我写信,并担任了我原来做的党团工作,把党刊、党的通告寄送给我,沟通思想,交换情况。
1936年暑后,冀南武装斗争失败后,他化装潜回家乡。老家是武装斗争的边沿区,地面仍不稳定。他对我说:“唯一出路是拿上”学生军事教练证书”到卢山去受训,学会军事技术回来搞武装”。我曾问他:“会不会久泡染缸变了色”?他斩钉截铁地说:“放心吧!我的心是染不透的”!他问我何往。我说:“想奔陕西,转向陕北”。我俩二心共鉴,异途同归,筹够了路费就分了手了。
1937年冬,他孤零零的回到河北。卢山训练团介绍他到鹿仲麟部。他到冀南军区分到三分区某独立营当了营长。他中等身材,结实健壮。在学校足球场上锻炼的腿脚轻捷、灵活、踏实、稳劲。他把卢山学到的军事技术全部用到训练革命部队上。
1943年肥乡攻坚战斗中身先士卒、捷足先登上城头,勇猛善战地指挥攻占了县城。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后人泪沾襟”。
1947年回乡,我看望他的父亲。老人言悲心恻,含泪说:“你兄弟为国捐躯,留下一女,孤儿寡母,没有受到烈属待遇,反被歧视和欺污”!咽不成声,闻者泪下。后来区党委知道后,将他列为烈士,家属受到烈属待遇。留下的孤女韩书琴由国家抚养,大学毕了业,入了党,成为国家干部。死者九泉下可以瞑目,他父亲所嘱也光辉地永垂史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