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敏的个人简介
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原扬州市头桥公社(今扬州市邗江区 头桥镇)人(注:李开敏女士所在村原属头桥,后于上世纪一次区划调整中,被划入邻镇),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行当,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得者,文化部(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个人履历
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乡贤李开敏女士出生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共党员,历任邗江县人大代表、扬州市人民代表、扬州市政协常委、中共江苏八大代表、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传承人。1953年学艺,1956年进江苏省戏校进修,工青衣,闺门旦。
13岁时,表姨妈带她到扬州醒民书场,给在场的柳村扬剧团团长唱了一段“秋风起来秋风凉”,于是就接到通知让她第二天到剧团报到,从此开始了她50年的舞台艺术生涯。
17岁的李开敏首次登台亮相,一炮走红,唱的第一出戏是《玉簪记》,扮演陈妙常。戏演了一个星期,场场爆满。1966年,李开敏有机会参加了省首期戏剧训练班,得到了许多前辈高人的指点,向清曲大师王万清学会了虚声唱法;向音乐专家武俊达学乐理知识。最幸运的是,后来又成为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的嫡传弟子。
艺术成就
头桥乡贤李开敏女士平时注意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又广采众家之长,追头桥乡贤李开敏扬剧磁带求个人风格,终于形成了清丽流畅、婉转柔美、跌宕有致、刚柔相济的声腔特色,创造了观众喜爱的“李派”。她在舞台上先后塑造了近百个古今妇女的艺术形象,有《血冤》中的韩素娘和传统戏曲人物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等,现代戏有《夺印》中的胡素芳、《蝶恋花》中的杨开慧、《皮九辣子》中的火乡长……李开敏拥有众多的戏迷观众,为了不让大老远赶来的热心观众失望,她常常是生病也不顾不上休息,一边还在发烧挂水,针头一拔就上了舞台。李开敏的唱腔和演出录制成大量音像制品,在观众中喜闻乐见广为流传。
李开敏是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的开山弟子,成名早,扬名长,在观众中享有盛誉,被上海观众誉为“维扬正宗之花”。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扬剧演员中的佼佼者。七十多年人生岁月,五十余年演艺生涯,春华秋实,靠勤奋走出一路辉煌,她和高秀英,一对师徒两代名旦,唱红了扬剧半个天空。原江苏省文化厅长王鸿书赠题词:“高派艺术杰出传人,扬剧唱腔优秀代表。”非常恰当地评价了她的艺术成就。
扬剧之家
李开敏的先生李学宽,退休前唱文武须生,饰演过《夺印》中的大队长、《闹灯记》中的薛刚、《恩仇记》中的施子章等主要角色。李学宽比李开敏晚进团两年,他们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走南闯北的戏剧旅途上,李开敏说李学宽当年总是 “献小殷勤”照顾她,抢着帮她打背包提化妆箱。他们以扬剧为媒,原本在舞台上扮演夫妻,后来就假戏真做结为夫妇。他们夫妇俩同为一个剧团的主要角色,舞台上是幸福的事,生活中却有许多特殊的艰辛。两人一年到头“铆”着劲唱戏,全家跟着剧团“处处无家处处家”。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送给奶奶,一个丢给外婆。一次次出发前,给老人孩子把柴米油盐买好,就再顾不上家了。后来连8岁的二儿子李政成也进入了扬剧团,随着父母一起飘泊唱戏。妈妈说,儿子的心很细,在团里小小的年纪就懂得照顾妈妈,在后台,乘妈妈“翻装”赶场的时候,儿子会正适时地给她递上一杯茶润润嗓子,在母亲看来这是最甜最好的回报。
李开敏在舞台艺术上的光彩照人把先生李学宽给“罩”住了,但这对扬剧伴侣在艺术事业上总是心心相印互相帮助。李开敏的戏都要让他先过目提意见。李开敏是团里的台柱子,演出任务十分繁重,一天日夜两场戏,有时甚至要演三场。生活上的事都是李学宽承担了,好让妻子一心扑在艺术事业上。妻子身体弱,李学宽怕大锅饭菜的营养跟不上,就亲自买来鸡和排骨,用带来的煤油炉煨汤给她吃。李开敏化好妆候场的间隙,或者是剧场休息时,李学宽就会周到地给妻子送吃的来。李开敏感激先生为她事业的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她笑说:就像那首歌唱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李开敏女士的家庭可谓艺术之家,其家庭成员都在扬剧界很有建树,李女士之子李政成先生亦是当地著名的扬剧表演艺术大师,业界有“扬剧王子”之称。
1992年,李开敏女士荣获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大奖,成为海内外38位获奖艺术家中,唯一的江苏获奖演员,她用辛勤的汗水以及对艺术的刻苦执着,为家乡人民争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