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凌的个人简介
男,1971年出生,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廖志凌简介
男,1971年出生,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原江苏工学院)电气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江苏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从阮新波教授,获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学位。目前正在江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风光互补水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从事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个基金项目。已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太阳能学报》等重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20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现兼职中国电源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和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会员。受聘为教育部举办的2011年---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工电能新技术》、《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测与仪表》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风光互补并网系统、风光互补水泵系统);
半导体照明(LED驱动电源技术);
电能质量控制(电网谐波抑制与有源电力滤波技术)。
主持项目
1. “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11KJB470005),2011年-2013年,排名1,主持(在研);
2.“农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江苏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2011年-2013年,排名1,主持(在研);
3.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培育与规制问题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项目号2010-2-9),2010年-2013年,光伏发电子项目负责人(在研);
4.“万吨级液压对击锤数控系统关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工业)(项目号BE2011112),2011-2013年,校内排名2,参与(在研);
5. “基于逆系统控制的电能质量调节与光伏发电一体化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10KJB470003),2010年-2012年,排名3,参与(在研);
6.“基于DS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项目号1281140010),2009年-2011年,3万元,排名1,主持(结题);
7. “基于DSP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研究”江苏大学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003 -2005年,1.2万元,排名1,主持(结题);
8. “以专业技能训练和科技制作为依托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号JGYB2009096 ),2009年-2011年,排名1,主持(结题);
9.“多输入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50807024),2008年-2011年,排名2,参与(结题);
10. “无传感器的多电机同步系统模糊神经α阶逆解耦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60874014 ),2008年-2011年,排名3,参与(结题);
11.“海洋生物酶制剂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863课题(项目号2007AA091602),2007年-2010年,排名4,参与(结题);
12.“高压输电线带电作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项目号2005AA420064)2005年-2006年,排名3,参与(结题);
13.“电弧炉除尘装置环保、节能改造集成技术研究与实施”,镇江市社会发展项目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培育项目(SH2008005),2008年-2011年,校内排名3,参与(结题);
成果获奖与鉴定
1. “固体发酵工艺与控制技术及装备”,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2(校内排名第1);
2. “《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课程改革与实践”,江苏大学2011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2009年江苏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7;
4. “应用HPF同时检测高次谐波与无功电流方法的讨论”荣获2004年镇江市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排名1;
5.指导的江苏大学参赛队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6. “KRH-Ⅱ型农业干式发酵装置”,2009年11月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排名2(校内排名第1);
7.“海洋生物酶发酵的关键工艺参数与装备技术的研发”,2009年11月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排名6(校内排名第4);
8. “PU护套蠕变测量技术及计算软件开发”,某军工项目,2006年12月通过江苏省国防科工办鉴定,排名3;
9."新型混合式有源电力滤波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于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的鉴定,排名5;
10.“无轴承(磁悬浮)永磁同步电机及数字化控制系统研究”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项目(BG2001029),于2004年12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鉴定,排名10。
发表论文
1.廖志凌,阮新波,任意光强和温度下的硅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工程数学模型,《太阳能学报》,2009年,30(4),430-435. (EI收录)
2.廖志凌,阮新波,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控制策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7月,29(21).46-52. (EI 收录)
3.廖志凌,阮新波,硅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估算新方法,《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5月第5期,第23卷,第88-92页. (EI 收录)
4.廖志凌,阮新波,一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月第1期,第23卷,第97页―第103页.(EI 收录)
5.廖志凌,阮新波,半导体照明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9月第9期,第21卷,第106页―第111页. (EI 收录)
6.廖志凌、刘国海、梅从立,一种改进的硅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31(4):442-446.. (EI 收录)
7.廖志凌、刘国海、薛文平,三相三线制系统中零序谐波对谐波检测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6(3):266-269. (EI 收录)
8.廖志凌、宋中奇、徐东、徐艳杰、王兆坤,一种改进的不对称半桥磁耦合驱动电路,《电源技术》,2011年,35(6):705-707.
9.廖志凌、宋中奇、刘国海,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损耗分析,《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45(12):112-116.
10.Zhiling Liao, Congli Mei,Estimation of biochemical variables using QPSO-Trained radius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Case study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L-glutamic acid,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Vol. 10(26), pp. 5203-5208, 13 June, 2011.( SCI 收录)
11.Liao-Zhiling, Song-Zhongqi, Xu-Dong, Mei-Congli, Liu-Guohai,Control Strateg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uppressing Grid-voltage Background Harmonics Based on the Improved Passive Damping Method, SCET2012, ( EI 收录).
12.Liao-Zhiling, Xu-Dong, Wang-Shengdon, Mei-Congli, Liu-Guohai, Control Strateg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uppressing Grid-voltage Background HarmonicsBased on the Improved Passive Damping Method, SCET2012,(EI 收录).
13.Liao-Zhiling,Wu-Ben, Xu-Dong, Mei-Congli Liu-Guohai,Hybrid Power System Composed of Photovoltaicand Commercial Power, SCET2012,(EI 收录).
14.Zhiling Liao, Dong Xu, Zhongqi Song and Yanjie Xu ,An Improved Asymmetrical Half-Bridge Driving Circuit,IISME2011,(EI 收录).
15.Zhiling Liao, Yanjie Xu and Dong Xu ,An Improved Engineering Model of Silicon Solar Cell,IISME2011,(EI 收录).
16.Zhiling Liao, Xinbo Ruan. A Novel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Strategy for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n Proc.IPEMC2009, pp.445-449,(EI 收录).
17.Liao, Zhi-Ling, Xinbo Ruan. Control Strategy of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a Novel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n Proc.VPPC 2008,pp.277,(EI 收录).
18.Liao, Zhiling; Jia, Hongping; Liu, Guohai, “Comparative study on vector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decoupling control method of induction motor ”,in Proc. ICEMS 2005,VOLS1-3,pp.1539-1543.(EI收录).
申请或授权专利
1.廖志凌,施卫东,梅从立,宋中奇,刘国海,“一种隔离型可快速关断的MOSFET驱动电路”,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034432.5;
2.廖志凌,施卫东,梅从立,徐艳杰,刘国海, “一种新型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037347.4;
3.廖志凌,梅从立,徐东,杨兆银,“一种多功能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056051.7;
4.廖志凌,梅从立,徐东,杨兆银,“一种多功能光伏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056031.X;
5.廖志凌,徐东,梅从立,刘国海, “基于无源阻尼改进的并网逆变器电压背景谐波抑制方法”,发明专利;
6.廖志凌,宋中奇,“一种不对称半桥磁耦合驱动电路”,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40300.0;
7.廖志凌,施卫东,梅从立,宋中奇,刘国海,“一种隔离型可快速关断的MOSFET驱动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049426.2;
8.廖志凌,施卫东,梅从立,徐艳杰,刘国海, “一种新型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053273.9;
9.廖志凌,梅从立,徐东,杨兆银,“一种多功能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079699.1;
10.廖志凌,梅从立,徐东,杨兆银,“一种多功能光伏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079647.4;
11.廖志凌,宋中奇,“一种不对称半桥磁耦合驱动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602089.6,已授权;
12.叶小松,刘国海,吴振飞,廖志凌,邢鸣,梅从立,“基于神经网络逆的电容器补偿容量和介质损耗的软测量及在线监测”,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110193144;
13.叶小松,刘国海,吴振飞,廖志凌,邢鸣,梅从立,“一种变压器绕组振动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110193145;
14.叶小松,刘国海,吴振飞,廖志凌,邢鸣,梅从立,“基于局部放电监测的电容器在线监测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110193173 ;
15.刘国海,刘颖,陈兆岭,廖志凌,刘慧.“一种谐波电流检测仪检测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910184307,已授权;
16.刘国海,黄从月,刘颖,廖志凌,陈兆岭,刘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逆系统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910184310 ;
17.刘国海,滕成龙,施爱平,廖志凌,孙晓军等,“电动泵”,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910184309;
18.张先宝,廖志凌;“废水采样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3 2 77809.0,已授权。
个人部分荣誉
1.2010年:江苏大学讲课竞赛高级组二等奖;
2.2007年:由江苏大学党委组织部推荐,作为镇江市千名共产党员好人好事入选镇江市政府编写的《本色》;
3.2006年:评为江苏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职工”;
4.2002-2006年度: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5.2002年:江苏大学讲课比赛(讲师组)校二等奖;
6.1998年:被江苏省教委授予“大学生风采工程活动先进个人(教师)”;
7.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双优”毕业生(优秀毕业生与优秀毕业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