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健(飞行师)的个人简介
刘传健,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人,1991年入伍,2006年从部队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川航副总飞行师。他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获得者,也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其英雄事迹曾被北京博纳影业改编拍摄为电影《中国机长》。
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发布,刘传健位列第107名。
人物经历
1991年,19岁的刘传健光荣入伍。
2006年,他从空军第二飞行学院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2018年8月7日,四川航空公司机长刘传健经过面试,正式被清华-ENAC高级管理硕士(航空管理)项目录取,成为清华经管学院学生。
2020年2月2日,刘传健主动申请执飞川航3U8101次航班,承运四川医疗队及物资抵武汉。
2020年2月9日,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此次航班再度由机长刘传健执飞。
2020年3月21日,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第三批撤离队员从武汉抵达成都。刘传建执飞其中一个航班。
2021年1月2日,刘传健参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真机试飞。
个人生活
刘传健是一名老机长,他看过包括《空中浩劫》在内的多部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作为业内人士,他常常从这些世界级航空事故中进行专业研析。
2018年8月7日,四川航空公司机长刘传健经过面试,正式被清华-ENAC高级管理硕士(航空管理)项目录取,成为清华经管学院学生。
人物荣誉
2018年5月17日,为表彰先进,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四川航空刘传健机组“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18年6月8日下午3点,四川省、中国民用航空局成功处置川航3U8633航班险情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中国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刘传健同志“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并奖励500万元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突发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脱落罕见险情。危急时刻,刘传健、梁鹏、吴诗翼同志与其他机组成员临危不惧、处变不乱、果断应对,凭借过硬心理素质和高超业务本领,克服高空低压、低温、低氧、高噪音等恶劣环境影响和仪表盘脱落、双向通信失效等特殊困难,科学完成了险情判断、应急响应、最佳方案选择、旅客安抚等处置,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确保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民航客运史上在极其艰难的紧急突发情况下成功处置险情的奇迹。
刘传健、梁鹏、吴诗翼同志用担当诠释忠诚、用行动践行誓言、用专业化解危难、用协作创造奇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是全省广大党员的优秀代表。
为激励先进、弘扬正气,省委决定,授予刘传健、梁鹏、吴诗翼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8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批复,决定授予刘传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8年11月10日,刘传健被中央宣传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
2018年12月,刘传健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2018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英雄机长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2019年2月18日,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发布,刘传健位列第107名。
人物评价
2018年5月14日下午,飞行界一名资深人士张先生表示,他们飞行圈都关注到此事。大家讨论认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
他表示,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当班机组穿短袖衬衫,由于风挡脱落时对驾驶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他表示,这么大的高空事故,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 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感动中国组委会评)。
独家专访
2018年5月1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记者: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7700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机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
刘:大概20多分钟。
记者: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迫降是否有影响?
刘: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