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上海交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李侠,男,生于1967年,辽宁省辽阳人。博士,教授。200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大教授。个人简况
李侠,男,生于1967年,辽宁省辽阳人。博士,教授。200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7月,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并担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担任哲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7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会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
已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哲学》、《学术界》、《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学术论坛》、《中国书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多家核心期刊发表90多篇学术文章,并在《中国青年报》、《科学时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等报刊发表120余篇学术评论文章,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两本学术专著《断裂与整合――有关科学主义的多维度考察与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喧嚣与凝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科学出版社,2007年)、《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研究方向
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
研究项目
2004:获得第3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编号为:2004036327,经费1万元。
2006: 承担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攻关项目(编号:04JZD0004)子课题:自然主义哲学研究,经费1万元。
200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计算心理学框架下的表征自然化问题研究。编号:08BZX019,经费9万元。
2009: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二批特别资助。编号为:200902229,经费10万元。
2009: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基金项目:非概念性内容与语义问题研究,编号为:09TS08,经费5万元。
2008:荣获2008年西南铝教育奖。
主要论著
十余年间,共发表学术论文95篇,报刊评论文章125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
学术著作1. 李 侠.《断裂与整合――有关科学主义的多维度考察与研究》,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1月.
2. 李 侠. 《喧嚣与凝视――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主要论文第一部分:对科学主义的批评
1. 李侠, 邢润川.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主义的消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2)转载.( CSSCI)
2. 李侠, 邢润川,赵东. 试论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生成与演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 李侠,邢润川. 近期中国科学主义研究述评.《山西大学学报》(哲社会科学版)2003(2).( CSSCI)
4. 李侠,邢润川. 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的危机与局限. 《学术界》2003(2).
5. 李侠, 邢润川. 论科学主义与现代性认同的危机.《东南学术》2003(4).
6. 李侠, 邢润川. 论科学主义的起源与两个案例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4).
7. 李侠. 论科学的社会控制的结构化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4(2). (CSSCI)
8. 李侠. 简评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
9. 李侠. 预言与咒语―重读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书屋》2004(8).
10. 李侠 . 论早期科学主义的理论渊源与嬗变《学术论坛》2004(4).
11. 李侠.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一段我们必须经历的历史《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5).( CSSCI)
12. 李侠. 试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断裂与整合《齐鲁学刊》2004(5).
13. 李侠. 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6)。
14. 李侠. 弱反科学主义与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场域的构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5).( CSSCI)
15. 李侠. 简评纽拉特博士的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求》2005(1).
16. 邢润川, 李侠. 论后现代主义消解科学主义的策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 CSSCI)
17. 李侠. 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辩护《江西社会科学》2005(3).( CSSCI)
18. 李侠. 解释学视域中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 CSSCI )
19. 李侠. 论科学主义概念的内涵与特征《中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
20. 李侠.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科学主义的缺失与局限《兰州学刊》2006(11).
21. 李侠. 科学主义:阅读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社会科学论坛》2007(5).
22. 李侠. 科学主义与启蒙的两条出路《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722-725.
第二部分:科技政策
1. 李侠, 邢润川. 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科学学研究》2001(2),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1(9)转载.( CSSCI)
2. 李侠, 邢润川, 李春选. 存在与毁灭――HGP技术发展的风险分析.《哲学动态》2001(8).
3. 李侠, 邢润川. 论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变迁与模型选择.《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
4. 李侠, 邢润川.论建筑艺术中的后现代文化走向.《中外建筑》2001(6).
5. 李侠, 孙立贞, 于兆吉. 论舆论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学研究》2002(1).
6. 李侠, 邢润川. 浅谈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寻租现象.《科学学研究》2002(3).
7. 李侠, 邢润川. 论科技伦理主体与伦理责任的结构性失衡.《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4).
8. 陈学东, 李侠. 论科技活动中如何避免寻租现象.《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8).
9. 李侠, 邢润川. 论后现代视域中科技伦理主体的消解.《现代哲学》2002(3).( CSSCI)
10. 陈学东, 李侠. 特殊时期科技政策制定的几个问题研究.《科学学研究》2002(6). ( CSSCI)
11. 李侠. 对科技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基础的考察. 《科学学研究》2003(增刊)71-76.
12. 唐云锋, 李侠. 论我国科技政策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科技论坛》2004(4).
13. 李侠. 由科技评审负结果公开的案例想到的 《民主与科学》2006(1).
14. 李侠, 蒋美仕. 论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伦理基础缺失问题《中国科技论坛》2006(4).( CSSCI)
15. 李侠, 李树业. 科技政策决策中的民主《民主与科学》2007(3).
16. 李侠, 苏金英. 论构建中国科技政策的质量测度体系的一些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8(5).
17. 李侠. 关于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的结构的一些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8(7). ( CSSCI)
18. 李侠. 科技“雇佣军”与科学地图上的飞地现象《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CSSCI)
19. 李侠. 政策歧视视角下的科学界“走西口”现象《中国高等教育》2009(5).(CSSCI)
20. 李侠. 由拉弗曲线想到的科技投入与产出问题《发明与创新》2009(6).
第三部分:自然化认识论与心理表征
1. 薛勇民, 李侠. 论福柯权力视野下的技术.《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2(12)转载.( CSSCI)
2. 李侠. 有关自然主义的几个问题的辨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 ( CSSCI )
3. 李侠. 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有前途的领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4).( CSSCI)
4. 李侠. 简评自然化认识论的替代命题的理论旨趣与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1).( CSSCI)
5. 李侠. 观察一定渗透理论吗?《兰州学刊》2006(2).
6. 李侠 . 历史视域中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演化与嬗变《学海》2006(2).( CSSCI)
7. 李侠. 协同与回归:自然化认识论研究纲领的重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8. 李侠, 刘中路. 论知识的确证与观察语句的关系《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13卷第一期, 第17-21页.
9. 李侠. 自然化认识论转换命题的理论旨趣与存在的问题《学术研究》2007(4)60-65. ( CSSCI)
10. 李侠. 人类认知模式的转变:从J.A.福多到卡米洛夫-史密斯《哲学动态》2007(10).( CSSCI)
11. 李侠, 范毅强. 从思想语言到心的计算理论――J.福多思想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9(5).
12. 李侠. 盲人如何看路――从知觉缺失情况看认知问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5).
13. 李侠, 郭巧懿. 论思想语言与心里表征中的语义加载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
14. 李侠 , 论自然化认识论无害命题的理论旨趣与存在的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
其他:
1. 李侠, 马兆俐, 杜宝贵. 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的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1(3)转载.
2 . 李侠. 科学共同体的缘起与边界约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阐释《我们的科学文化·快乐的民科》2007(2).
3. 李侠. 科学传播困境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模式《我们的科学文化·异域的科学》2008(3).
4. 李侠. 科学冲突视角下的承认与蔑视《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 李侠. 六十年的叙事与表达:从政治乌托邦到文艺复兴《社会科学论坛》2010(2). u2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