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

时间:2024-01-13 15:59:32编辑:资料君

李石曾的个人简介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高阳人。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石曾 - 生平简介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高阳人。出生于公元1881年(清光绪7年)。 其父李鸿藻是咸丰朝的进士,任过同治的帝师,当过各部尚书和军机大臣, 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石曾幼年只有五岁的时候曾被其父带到慈禧的跟前,慈禧见他行礼如仪,曾夸奖他日后必有出息。

2002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之一李石曾先生(1881-1973)赴法留学创业整整100周年(1902一2002)。

李石曾先生早年致力革命,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是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法国是李石曾先生革命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其开创中法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交流事业的地点。而在当今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李石曾了,即使在法国的学人,也很少有人记得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李石曾后于1956年定居中国台湾, 1973年过世, 终年92岁, 葬于台北阳明山。

李石曾 - 经历

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在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李石曾入蒙达顿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生物。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纪社,宣扬无政府主义。同年,经张静江介绍,李石曾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

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为赴法勤工俭学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他在高阳县布里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同时,李石曾还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了留法高等预备班。这个班的设备好,教师水平高,是向法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预备班。1918年,北京成立法文专修馆,李石曾任副馆长并亲自授课。由于赴法学生与日俱增,华法教育会应接不暇,心系勤工俭学事业的李石曾再度到法国,亲自为学生们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经济萧条,大批工人失业,许多中国留学生也无工可做,陷入困境。李石曾利用自己和法国官方及教育界人士关系,多方奔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工作。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同年,他得到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经济支持,在法国建立里昂中法大学。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李、吴、张、蔡四人因关系密切,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了末代皇帝薄仪出宫。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间代表身份参予其事,出任故宫财产清理保管委员会主席。1926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长。

1927年4月,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等人多次开会密谋,鼓动和支持蒋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动政府。

李石曾 - 留学寻求科技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的大火烧醒了中国。少年李石曾看到清政府的无能和官员的腐败使国家“一无宁日”,百姓陷于疾苦,感到要振奋图强,势必先向西方寻求科技和改革制度才行。他动了留学之念,便以世交晚辈的身份去贤良寺晋谒当政的李鸿章征询意见,得到李的赞许和鼓励。
李石曾原本打算去英国,因为当时清朝禁止人民出国,他便被安排在正要出使法国的钦差大臣孙宝瑜的名下,以随员的身份到达了法国。李石曾于是成为了华人留法学生和华侨在法创业的第一人。李石曾到达法国,有感于国家的现状,欲先学习军事。因身高体重不及而改学农科,之后又在著名的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等科。
按说,李以父荫,已具有功名前程,在留洋学成回国,有朝野旧关系,顺理成章就可做官。但李石曾立志做事不做官,1905年他在巴黎发起“进德会”,提倡不为官、不置私产,开一时风气之先,且终生恪守不移。他不仅放弃为官坦途而不惜,相反结交当时的进步分子,如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等。
1907年,李石曾结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李石曾学农,对大豆深有研究,用法文编著的《大豆》一书,轰动一时,引起了西人对豆制品的兴趣。他相应把国人生活中的宝贵食品-豆腐介绍到西方,并邀同窗乡友齐笠山在巴黎创设了一家“豆腐公司”。为使当地人领略“无味道的豆腐”的真味,他在巴黎蒙帕纳斯大街破天荒地创设了法国第一家中国餐馆,名为“中华饭店”(在欧洲恐怕也是首创)。“豆腐公司”的创建,不只是一项简简单单公益事业,它为后来漂泊欧洲的国人提供了做工创业的机会,更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0年左右,欧洲各国由于工业的发展,一些国家纷纷到亚洲(尤其是中国)掠夺人力资源。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外侵内斗的动荡时期。山东、河北、江浙、闽粤等沿海或内陆地区的人们为了活命,或把卖身的钱留给家里,或是干脆直接就上船西渡,漂洋过海来到欧洲。
由于没有任何协议,到来的人们只能去卖苦力、倍受欺凌。李石曾一面安排乡亲做工,一面又通过私人关系使中国政府与欧洲各国会签有关协议,为民众争取到了一些最基本的权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陷于一片混乱,李石曾痛心国家不顾自己贫苦百姓的死活,又深感个人之力单薄。1915年,他在巴黎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欲吸引中国有志无力的志士青年来法留学。“勤以做工、俭以求学”,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即此拉开序幕,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留法史的新篇章。
李石曾1915年在法国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他与法国的热心教育者班乐卫、穆岱等人以及中国教育界人士蔡元培、吴稚晖等分别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社,为国内有志青年赴法留学作好准备。至第二年,“留法勤工俭学会”已接待百多位留法学生。
此行动虽是“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但仍有很多贫寒子弟无力出洋。李石曾又发起成立“法华教育会”,在其家乡河北省高阳县设立勤工俭学预备班,名为“留法工艺学校”(校匾如今仍在一学校大门上)。学校1917年开始招收新生,校内设有实习工厂,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技能。
李石曾又与法船公司交涉,凡持有“法华教育会”证章的学生,船票一律半价。他还同法国各处工厂商洽,安排学生做工。并亲自教授课程。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
此次空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科学家有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艺术家李健吾、常书鸿、潘玉良、林风眠等人各项优秀人才不一而足。(据不完全统计,至1920年周恩来、邓小平是年留法,就已经有1700多名有志青年踏上了法兰西的国土学习。)
李石曾早年此一别开生面的创举,为国家培植人才远大之功绩实不可没。他不仅扶助乡亲安排创业,发起勤工俭学运动,开拓了华侨地之先驱,还开辟了中法文教、科技、经济、建设交流之先河。
他一生创办中外60多项公益事业,(如创建中法大学、中国农工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上海及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世界书局等),但其终生无一私产。李石曾大半生奔波于欧中之间,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创立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在国民党内被尊为四元老之一。

李石曾 - 豆腐公司

1909年,中国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家豆腐公司,老板,就是后来成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李石曾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学习。他先是在蒙塔日的协奴瓦农业学校学习,3年后以全校第4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接着进入巴黎巴斯德学院学习生物化学,着重研究大豆。1907年李石曾用法文写成《大豆的研究》一书,其中介绍了中国豆腐,引起法国人的极大兴趣。
李石曾还在《豆腐为二十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一文中,极力推崇豆腐为替代牛乳之“极良食品”:“中国之豆腐为食品之极良者,其性滋补,其价廉,其制造之法纯本乎科学。”“西人之牛乳与乳膏,皆为最普及之食品;中国之豆浆与豆腐亦为极普及之食品。就化学与生物化学之观之,豆腐与乳质无异,故不难以豆质代乳质也。且乳来自动物,其中多传染病之种子;而豆浆与豆腐,价较廉数倍或数十倍,无伪作,且无传染病之患。”
当时法国牛奶供应短缺,李石曾萌发在巴黎开豆腐厂的念头,邀同窗乡友齐竺山,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据1946年1月上海出版的《海光》周刊载文,李于1908年“回国招股”,并到老家――河北高阳招聘豆腐工匠。首批招用的20多人,由后来被誉为梅兰芳“戏口袋”的齐如山率领,乘火车经西伯利亚,最终抵法。
中国做豆腐用的是石磨,可巴黎哪有此物?李石曾尝试用铁磨代替石磨,可“铁质过了水,发生氧化铁,黄色铁锈混入白色豆浆中,怎样做出好豆腐、卖出钱”?
李石曾在“极度困难中居然想出新方法,他摒弃旧法,利用酸性作用的化学方法,制造新法的中国豆腐”。1909年初,中国豆腐公司在巴黎西北郊的拉卡莱纳?戈隆勃正式投产,工厂经理便是齐竺山。

李石曾 - 带动社会改革的风潮

李石曾并翻译“克鲁泡特金回忆录”,和法国著名地理学家、乌托邦主义的雷克吕(Elisee Reclus 1830-1905)的著作。他认为科学和教育,能为落后的中国扫除腐陋的成规和传统的偏见;并可建立一个与时代同步的新社会。李石曾从小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收为义子,赐三品官;惟终李一生,未穿清服。并在一九零六年加入同盟会,反对专制腐败的封建王朝。为创建民国四大元老之一(其他为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可见李的人格独立,不依傍权势。

李石曾就参加该会从事打倒清廷的革命工作。同年和吴稚晖组织“世界社”;以出版、研究、教育。社会四项事业为立社的目的。1907年,蔡元培也到了法国实行俭学,当时李石曾已成为巴黎大学出身的生物学家了。

李石曾致力于出版事业,来配合他唤起国人对中国积弱的的研究,以教育来达成社会的改革,以建立新的社会为目的。这都是相辅相成。李石曾认为,戏剧对社会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认为要打破传统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垄断的中国剧场,必须注入新的思潮,带动传统社会的改革。他以“世界社”杂志的两期开始介绍西洋戏剧。并第一个翻译当时法国流行的讽刺社会的独幕剧“鸣不平”,对阶级、职业的贵贱有深刻的描写。此剧后来在中国演出,更名为“黄金塔”,就是法国原著的“鸣不平”,(出自剧作家L’Echelle 的手笔)。李石曾又翻译了三幕名剧“夜未央”描写帝俄女英雄暗杀沙皇的故事。李有激发人心反抗黑暗专制的战斗精神,当然是配合他的革命思想。原作者为波兰人Leopold-Kampf(中译名:廖抗夫1874-1913)。李石曾得当时主演该剧的女主角 De Sanoit的介绍,与原作者廖抗夫认识;并得他为译本写序。

李石曾的译本把法国舞台剧带进中国,引起了翻译西洋剧的风潮;以后有马君武翻译德国名剧“威廉退尔”;曾朴翻译法国雨果的“枭欤”;陈L译的挪威易卜生的“傀儡家庭”等。打破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垄断了中国社会剧场。表现了真实的题材、新颖的场景和表演形式。李石曾又把中国的戏剧介绍到西方剧场去,通过法国的音乐大师拉格伊(Louis Laloy 1874-1944);连同他翻译马致远的“汉宫秋”、“黄粱梦”介绍到法国。中法戏剧交流又是从李的介绍始。他的确相信戏剧对社会的影响。1903年(九一八事变前一年)他又致力于创办“北平戏曲专科学校。

李石曾 - 翻译的外国戏剧

外国戏剧最早的中译要算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后改编成戏剧。当时春柳社演出的是小仲马的悲剧《茶花女》第三幕。这个剧本是由留学生、春柳社成员曾孝谷(1873―1937)翻译的,可惜的是,这个翻译文本没有流传下来。

李石曾在青年时代颇喜爱文学,他在法国学习的专业虽然是生物学,于当时外国的戏剧却十分关注,大约这也是受到了梁启超等人所宣传的“小说(包括戏曲)救国论”的影响吧。
李石曾翻译的第一个剧本是波兰廖抗夫(LeopoldKampf,1881-?)的戏剧《夜未央》(AmVorabend),这是一个三幕剧。1908年法国万国美术研究社出版。剧本是写俄国虚无党著名的女英雄苏菲亚暗杀帝俄沙皇一事。作者廖抗夫是一位波兰的戏剧家,从剧本主旨和他为李石曾的中译本所写《序言》看,他当是一位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 《序言》中说:“地球上必无无代价之自由。欲得之者,惟纳重价而已。自由之代价,言之可惨,不过为无量之腥血也。此之腥血又为最贤者之腥血。”而剧本的译者李石曾当时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他之所以首先翻译廖抗夫的《夜未央》这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剧本,是与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党的暗杀风潮分不开的。所以剧本在法国有了中译本后,很快又在广州革新书局出版(1908年10月初版,1928年5月出第四版),并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欢迎。
1930年上海启智书店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译本,题名为《前夜》,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时,巴金又改名为《夜未央》。此剧的巴金译本,抗日战争时期,文化生活出版社于1943年又在重庆出版渝一版。由此可见廖抗夫的这一戏剧深受中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了。廖抗夫早在李石曾中译本《序言》中就说过:“吾甚喜吾之《夜未央》新剧,已译为支那文,俾支那同胞,亦足以窥见吾之微旨。夫观今时世之黑暗,沉沉更漏,夜正未央,岂独俄罗斯为然?”他又说:“吾属此草,虽仅为绝短时代一历史,然俄罗斯同胞数十年之勇斗,精神皆在文字外矣。支那同志,其哀之乎?抑更有狐兔之悲耶?”剧作者是希望他的这个剧本能激起中国人民反抗黑暗专制政府的热情和战斗精神,看来廖抗夫的《夜未央》在中国受众特别是青年爱国者的思想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也是1908年,李石曾又翻译了法国蔡雷的剧本《鸣不平》(1908年万国美术研究社刊),这是一出社会讽刺喜剧,原名《社会之阶级》。剧本通过社会上对于因不同职业而区分贱贵及其不同态度:鄙视和骄傲,讽刺了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此剧1901年首先在巴黎文化剧院演出,十分轰动。1906年法国昂端剧院又上演此剧,此时李石曾正在法国留学,亦亲临剧院看戏,据译者所见:“此剧连演数周,每夜座客充塞,车马阗溢门外,不得入场卷,怏怏而去者甚多。”可见此剧受社会欢迎的程度。译者有感于当时中国门第观念之深、社会不平等现象更为严重,亦出于“开启民智”、“有功社会”之意,译了这一讽刺喜剧,用心之善,灼灼可见。
李石曾在法国两次居住十余年之久,他至少精通法文,但他翻译的外国作品不多,就我所知仅有这两部戏剧。《夜未央》和《鸣不平》是我国翻译戏剧有文本可查并公开出版的最早的两部剧作,仅就此而论,它们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李石曾 - 近代学术界留法派的形成

留法的李石曾积极推动国内学子到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留学,以求将学习先进知识的途径拓展到更广的西方世界。这一趋向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李石曾为首的留法派,学界主要成员包括易培基、李书华、褚民谊、李麟玉等,从而构成与留学英美学人抵角相争的局势。而感到遭受边缘化危机的留日学人,如沈尹默、顾孟余、周(树人、作人)氏兄弟等,更多地体会到英美派咄咄逼人的挤压,也转而支持李石曾。因此留法派在当时的教育与学术界形成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造就留法派这一群体的关键人物李石曾及其所推动的留法教育运动。
关于留法教育运动,以往研究已是汗牛充栋,但由于大多数作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其中的勤工俭学运动的政治意义上面,李石曾等人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忽视甚至遭到否定,作为整体的留法教育运动对中国教育和学术的影响也缺乏系统的梳理。诚然,勤工俭学运动在短期内造就的一批共产党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政治进程,但是延绵发展近半个世纪的留法教育运动的初衷――培养人才振兴教育学术以改造社会,则被李石曾贯穿始终,这一评价该运动的核心因素,往往被许多研究者忽略了。
留法教育运动可以溯源到1902年李石曾离乡赴法,而正式的发端是他后来在法国开展的华工教育和俭学运动,高潮则是1919年的赴法勤工俭学和1920年中法大学的成立,最后这一举措使得中国在随后的近30年时间里不断向法国派遣留学生;其间李石曾于1928年力主模仿法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随后又致力于北平研究院的筹备与建设,继续派遣年轻人到法国深造。可以这样说,以留法学者为主体组成的国立北平研究院,作为这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社会运动的最突出成果,足以说明留法派在我国学术界的规模和质量。因此,追溯核心人物李石曾推动留法教育的经历,不仅能够说明当时何以能够推动较大规模的留学运动,又为何选择法国,同时可以揭示学术界以李石曾为首的留法派的形成过程,这对我们理解民国时期学术界的派系格局,乃至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制度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李常青(中医)

下一篇:李君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