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画家)的个人简介
金贵1984年农转非进城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优雅环境中由一个农家女成长为女画家,起初,她只是给得诚先生搭下手,铺纸、沾墨、装裱字画。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她萌生学习国画的强烈欲望。她小时喜欢剪纸、布贴,也曾有几十年民间工艺...简历
金贵1984年农转非进城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优雅环境中由一个农家女成长为女画家,起初,她只是给得诚先生搭下手,铺纸、沾墨、装裱字画。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她萌生学习国画的强烈欲望。她小时喜欢剪纸、布贴,也曾有几十年民间工艺爱好的基础。先生极力支持夫人的爱好与学习热情,亲自带她到甘肃老年大学报名,专攻写意花鸟。她学习十分执着与刻苦,整天笔不离手,认真听讲,细心观摹,反复练习,仔细体会,常向先生请教与切磋,相互研讨,共同升华。10多年下来,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收获。她的国画宗法于吴昌硕、 陈半丁、 齐白石诸名家,构图典雅,落墨大方,设色华贵,艳而不俗,凝重中有空灵,鲜丽中寓朴实。已故著名美学教育家张尔进教授称赞金贵牡丹“有词中李清照之风,阴柔中见阳刚之气,细腻中含豪放之情,雅俗共赏,实属难得”。
获奖
近年来,金贵的画在省内外大赛中多次获奖,荣获省文化厅、丝绸之路协会《新千禧书画大赛》创作奖、迈向新世纪中华老年书画大赛优秀奖、《伏羲杯书画大赛》优秀奖,2002年入选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甘肃省老年文化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作品
作品发表于《甘肃工人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金贵现为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以来, 王得诚、金贵夫妇书画联展已分别在天水、榆中、白银、兰州、乌鲁木齐、北京等地举办,受到专家、收藏家和广大读者一致好评。2006年3月下旬,他们夫妇参加了商务部《国际商报》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书画及工艺品展览,作品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展出,好评如潮。夫妇俩的作品均被此次大会评为金奖。
银川书法家
吾友金贵,蒙族学者,出生在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辽阔的草原了造就他豪迈的性格,碧蓝的天空养育了他宽阔的胸怀,悠久的历史滋养了他多才多艺的天分。使他在走出草原的那一天,就与翰墨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年曾拜著名画家 刘文西为师,学习书画。几番寒暑临名帖,几度春秋画众生。勤奋好学使他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刻苦研修使他练就了一手好字,在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集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贵的书法秉承了他蒙古人的天性,恣意奔放,意在笔先,大气豪迈,不拘成法。有 怀素之笔意,含太白之诗韵。出版有多部书画理论书籍和字帖,其《中学生习字本》入选为国家出版局美术教科书,《新毛笔书法章程》亦为莘莘学子们的案头必备。我曾向他索要他所画的《李自成》连环画,他笑答:我现在都没有,早已脱销多年,手中仅存稿本。金贵为人谦逊,成名后仍笔耕不缀,求教四方,曾得国宝级国学大师 启功先生亲自点拨,受益匪浅。虽然 启功先生谢世已有六年之久,但金贵谈起他们的交往过程仍唏嘘不已,金贵曾向启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启功说:“你的字写得比我好。”这虽是 启功做为仁厚长者的谦逊之谈,但也可见金贵的书法功力绝非一般。
我与金贵相交多年,深知其有两大雅好。一好酒,二好藏。金贵的书法精品多出在其酒酣耳热之际。每个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金贵挥毫纸墨间。那时的他面红耳赤,绾袖敞怀,一手端杯一手执笔,落笔如飞,笔走龙蛇,抑扬顿挫,妙趣天成。书成则掷笔干杯,开怀大笑,颇具晋唐名士风采。
书画家大多好藏,宋代米芾向徽宗皇帝装癫索砚的故事更是千古佳话。古今艺术一脉相承,艺术家搞收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审美眼光自然优于常人。其实,美妙与媚俗的差别仅在毫微之间,其辨别能力需要多年的艺术修养才能小有所成。所以,辨别美丑的功力对搞收藏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藏界有个鉴定经验之谈:“美距离真就不远了。”金贵痴迷于收藏古代艺术品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对古砚收藏更是情有独钟,潜心集藏20年,收获颇丰,拥有各式古砚二百多方,材质可分为石、陶、铜、玉等多种。尤以一方唐代歙砚最为珍贵,此砚型制巨大,造型简洁,古朴大方,绝无近人精雕细刻之匠气。此方砚石质细腻,温润如玉,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为典型盛唐遗物。一般歙砚讲究金星砚或银星砚,金星银星有其一则名贵异常。现今国家领导人做为国礼送与外国友人的歙砚上也很少见到金星或银星,可谓一星难求。金贵所藏这方砚却金星与银星共存,黄白相间,交相辉映,宛如夜空里璀璨的星辰,赏心悦目。故宫博物院也没有可与其比肩者,当属绝无仅有,弥足珍贵!
古代文人爱砚成癖,每遇佳石,需请名匠雕琢,成砚后须臾不肯离手,白日做砚,晚上当枕,相伴左右,不离不弃,如君子相随,俗称“君子砚”。能做枕者,必型制巨大。金贵这方歙砚正是君子砚也!
惟愿金贵兄艺术成就登峰造极,古玩珍品精益求精。大步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