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个人简介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КонстантинМихайловичСимонов,Simonov,KonstantinMikhailovich(1915~1979),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简介
1915~ 生于1915年11月28日,卒于1979年8月28日。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文学报》主编。西蒙诺夫的成名作是头一个剧本《我城一少年》,接着又创作了表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英雄主义精神的《俄罗斯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任《红星报》战地记者。1943~1944年西蒙诺夫完成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此外,卫国战争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50年代后西蒙诺夫致力于表现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代表作为战争三部曲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 最后一个夏天》。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是无可争议的苏联军事文学第一人。他的诗作《等着我》、《阿廖沙,你可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剧作《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洛帕京札记》以及《生者与死者》长篇小说三部曲等作品已经永久载入史册,成为伟大卫国战争的“文学的纪念碑”。
生平
军官世家原名基里尔,1915年11月15日生于彼得格勒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沙皇军队中的现役军官,战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疆场,由继父(军校教官)抚养长大。童年在梁赞和萨拉托夫度过。1930年从萨拉托夫7年制学校毕业,随后进入工厂技校学旋工。1931年西蒙诺夫随父母迁居莫斯科,在莫斯科读完精密机械工技校之后到飞机厂、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些工厂工作的时候,他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写作,并考入苏联作家协会附设的高尔基文学院夜班,一年后转为日班。《青年近卫军》以及《十月》杂志发表了他最初的一批诗作。四年的创作专业学习提高了他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能。1938年他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随后进入文史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上校记者但1939年学业被迫中断(后来他没有返回文史哲学院)――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蒙古的战争,西蒙诺夫他接受红军政治部的任务,作为《英勇红军报》战地记者前往蒙古哈勒欣河采访。不久,他又转到北方苏、芬战场进行实地采访。他根据在两个战场耳闻目睹所得的印象,写了许多报道苏联红军战斗生活的通讯和特写。1940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军事记者培训班学习,同年秋至次年6月就读于军政学院。1940年西蒙诺夫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情史》 列宁共青团剧院将它搬上舞台,1941他又写出第二个剧本《我城一少年》,并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卫国战争爆发后西蒙诺夫在第一时间应征入伍,在《战旗报》(也有资料说是《红军真理报》)工作,随后是《红星报》。1942年参加苏联共产党,并被授予营级政委军衔,1943年是中校,战争结束时已经是上校。在整个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他一直作为《红星报》等报刊的战地记者,奔波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最前线。他参加过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跟随苏联红军对希特勒侵略军的英勇反击,足迹到过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等许多地方。他是柏林之战的见证人之一。长期的战地生活里,西蒙诺夫采写了大量的战争题材的报道和政论文章,揭露控诉法西斯匪徒的罪恶兽行,热情歌颂了苏联及东欧各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英雄行为,成功地塑造了在苏维埃政权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作家在战争年代创作的剧本《俄罗斯人》曾荣获1943年斯大林奖金。
不朽作品西蒙诺夫在1943年至1944年完成的《日日夜夜》是苏联文学中最早最及时地反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中篇小说。它以红军炮兵大尉沙布洛夫率领一营指战员进入被敌军团团围困的斯大林格勒,成功地保卫了市内三座大楼的经过为主线,塑造了从沉着、果断的师长普罗庆柯到勇敢好胜的青年战士马斯林尼可夫,纯洁而善良的年轻护士安娘·克莉缅柯等一系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苏联军民平凡而又高尚的英雄行为。小说发表后很快被改编成话剧,拍摄成电影。1949年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结束后,西蒙诺夫曾以作家和《真理报》记者身份访问过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1949年他还采访过南下的刘伯承将军,称他为所有谦逊的人中最谦逊的人。他创作的剧本《俄罗斯问题》、中篇小说《祖国炊烟》和诗集《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随着战争期间创作上的多方面成就,西蒙诺夫在苏联社会上和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提高,到四十年代末、五十年初,他已成为苏联文坛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被选为全苏作协副总书记。西蒙诺夫用十二年的功夫写成了反映战争题材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后一个夏天》。第一部写的是卫国战争初期的情况,故事从1941年夏天希特勒向苏联进攻和由于斯大林错误造成苏联大片领士失守开始,以苏军 1942年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结束。第二部主要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个侧面。第三部的故事发生在卫国战争后期,集中反映1944年夏天白俄罗斯战役胜利后苏军正准备向东欧进军追歼德军时的情况。在这三部曲中,西蒙诺夫以切身的战争经历和长期的写作经验,把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策到前线具体的战斗活动,把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苦难同苏军指战员的坚强、勇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较完整地反映了卫国战国的全过程。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后期陆续发了几部战时札记,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记摘录》。西蒙诺夫曾任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52―1956),苏共中央临察委员 (1956―1961,1976―1977)。他的一生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被人们称为:“走上战场的军事记者。”
晚年的西蒙诺夫采访了许多政坛失意的苏联高官,比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莫洛托夫等人,记录了大量的珍贵口述史料,后来结集出版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与莫洛托夫的156次谈话》使研究者看到了许多档案都无法表现了内容。
葬礼
西蒙诺夫曾担任《新世界》杂志主编(1946-1950、1954-1958)、《文学报》(苏联作协机关报)主编(1950-1953)、苏联作协副总书记(1950-1954)、书记(1954-1959、1961――逝世)以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得3枚列宁勋章,1974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79年秋天,塔斯社播报了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死讯。第二天早晨,克里切夫市(苏联莫吉廖夫州城市)地方志专家米哈伊尔.梅利尼科夫家中忽然响起一阵电话铃声。打电话的是拉丽莎·扎多娃,她的父亲是犹太人 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扎多夫大将――当年正是将军率部解放了克里切夫城。1941年,将军曾指挥第四空降军保卫过克里切夫。拉丽莎·扎多娃是作家西蒙诺夫的妻子。在电话里她说,要赶到克里切夫来办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梅利尼科夫去莫斯科的时候经常到科西蒙诺夫家中造访,他本人也认识扎多夫将军。于是,1979年秋季的某一天,和作家的儿子阿列克谢一起,他们(应该是指扎多夫将军父女俩)带着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骨灰来到 莫吉廖夫。 作家在遗嘱里指明,应当在什么地点抛洒他的骨灰――在布依尼契斯克原野(这里的“原野”指战场遗址)上。西蒙诺夫的遗嘱还指明了应当有哪些人出席这一仪式。名单里有他的朋友米哈伊尔.梅利尼科夫。就这样,为数不多的人――作家的遗孀,儿子,梅利尼科夫,军事委 员部以及州执委会的代表们,等等――参加了这一悲伤的葬仪。 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梅利尼科夫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文中没有说明布依尼契斯克原野上葬礼的详情。
若干年过去了。如今,布依尼契斯克原野已经成为那场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的一个象征。假如说,法国曾经将法西斯军队抵挡了一周时间,波兰――两周,那么莫吉廖夫则抵挡了整整23天。今天,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片光荣的战场上,他们没有忘记英雄们。1941年的时候,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写下一首诗:《祖国》。是的,他自始至终对她――祖国――忠贞不渝,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
作品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先后6次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
剧本《情史》1940年
诗歌《祖国》1941年
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 1942年获奖
剧本《俄罗斯人》1942 1943年获奖
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 1946获奖
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 1947年获奖
诗集《友与敌》1948 1949年获奖
剧本《异邦阴影》1949 1950年获奖
1974年获得列宁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
《生者与死者》1954-1959
《军人不是天生的》1963-1964
《最后一个夏天》197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