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厚(医生)的个人简介
刘宝厚(1932年-),男,生于甘肃省兰州,1957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现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
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肾病,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擅长领域
擅长中西医结合肾病。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兰州市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项目成果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6年,肾脏病专业38年。擅长诊治各种急慢性肾脏病,提出的“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在诊治肾脏病方面,经过30余年的潜心钻研,现已形成“标本兼治,祛邪安正”,“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瘀血不去,肾气难复”的学术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研制出的系列纯中药制剂,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发表的论文统计,治疗慢性肾炎374例的总有效率为93.23%,肾病综合征238例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同时还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144例,总有效率87.84%,不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脏功能,延缓透析时间,也有显著的效果。由他提出的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方案,1985年被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采纳为全国试行方案,并由卫生部收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上世纪7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将血液流变学检测用于肾小球疾病血瘀证的诊断、辨证、治疗和疗效评定上,为国内学者广泛应用,成为一项公认的客观指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1994年受聘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协助创建了中医肾脏病专业,经省,市卫生厅(局)批准,分别成立了省、市中医肾病治疗中心,现已发展为省、市级重点学科。近年来坚持每周查房2次,门诊3次,年诊治肾脏病患者7000余人次,为培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人才和诊治肾脏病患者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国内率先将血液流变学检测用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上,创立了肾小球疾病血瘀证的微观指标,开拓了微观辨证的思路。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如《血液流变学测定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指标的关系》等文,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应用和重视。建立了13项指标对130例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作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方案》,1996年为全国中医药学会采纳并确定为全国试行方案。其科研成果1998年获得甘肃省高教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具备培养和指导硕士研究生及国家级学术继承人的资格,现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名,国家级学术继承人1名,目前正培养省级学术继承人2名。
科研成果:1、《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的研究》获1998年甘肃省高等院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内科诊断与治疗》(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1987年获甘肃省卫生厅优秀论著一等奖。3、合编《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扶正升压片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实验研究合临床研究“200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扶正升压片已按中药新药六类药开发。
获得荣誉
198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高教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