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北宋)

时间:2024-01-10 16:08:16编辑:资料君

李涛(北宋)的个人简介

李涛(898年-961年),字信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文学家,唐敬宗李湛之后。

李涛最初随父避祸于湖南,后于后梁任河阳县令。后唐时登进士第,累官右补阙、起居舍人。历仕后晋、后汉两朝,官至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汉隐帝时被罢相。后周时起复为太子宾客,历刑部、户部尚书,封莒国公。北宋建立后,出任兵部尚书。建隆二年(961年),李涛去世,年六十四。获赠右仆射。

李涛能言善辩,言辞诙谐逗趣。为人慷慨有大志,以社稷为己任。又工于诗文,“笔札遒媚”,与其弟李瀚均以文学闻名。《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诗》等均收录其作品。

人物生平

流亡宗子

据《宋史》称,李涛为唐敬宗之子、郇王李玮的十世孙(唐敬宗与李涛之间只差八十九岁,故其为郇王“十世孙”之说存疑)。

天v四年(907年),梁王朱温(即后梁太祖)篡唐建后梁,李涛之父、将作监李元自衬宗室身份可能会带来灾祸,带着李涛避祸于湖南,依靠于割据一方的楚王马殷,被署任为衡阳县令。李涛的堂兄李郁仕于后梁,因而将李涛父子的行踪告诉朱温,朱温令马殷让李涛父子北返京师。李涛回到长安后,被补任为河阳县令。

转仕唐晋

后唐天成(926年-930年)初年举进士甲科,历任建雄军节度府从事、监察御史、右补阙等职。宋王李从厚出任魏博节度使时,辟用李涛为魏博观察判官。一年多后,入朝任起居舍人。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李涛改任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

秉公执法

天福二年(937年),后晋高祖前往大梁(今河南开封),洛阳巡检使张从宾抗命叛乱,控扼虎牢关。已故齐王张全义的儿子张继祚参与谋反,高祖将要族灭张氏。李涛上疏力陈张全义的功勋,请求只降罪于张继祚一家。高祖同意。

李涛曾经奉诏担任宋州括田使,前任雄州刺史袁正辞送给他束帛(古代的一种赠礼),求他保全自己的田庄。李涛秉公执法,将此事禀奏朝廷,受到高祖的褒奖。袁正辞因此获罪,被降官一阶,李涛则出任浚仪县令。又改为比部郎中、盐判官及刑部郎中。

泾原节度使张彦泽残害幕僚张式,霸占其妻子,张式的父亲张铎前往开封府诉冤,高祖因张彦泽有军功而不追究其罪。李涛“伏阁抗疏”,坚持要求依法制裁,终将张彦泽撤职,“止令削夺一阶一爵而已”,张式的父亲、弟弟、儿子也被拜官。

天福七年(942年),高祖驾崩,李涛因不赴京临丧的罪名被停职。不久后,被起用为洛阳县令,转任屯田职方郎中、中书舍人。

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投降契丹的张彦泽引契丹军攻陷开封府,灭亡后晋。开封失陷后,张彦泽领骑兵肆意杀掠,李涛主动谒见,得以保全性命。

跻身相位

天福十二年(947年),后汉高祖进入洛阳,李涛携带百官的表奏由开封前往洛阳觐见高祖。高祖向李涛询问京师开封的财赋在契丹撤离后还剩余多少,李涛应对详备且得体,深得其赞赏。高祖抵达开封后,任命李涛为翰林学士。

归德军节度使杜重威据邺城叛乱,高祖命大将高行周、慕容彦超前往讨伐。但高行周、慕容彦超二人相互交恶,耽误军情。李涛密奏请求高祖亲征杜重威,高祖览奏后,认为李涛之才能胜任宰相之职,于同年九月擢升他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成为宰相。

乾v元年(948年),后汉隐帝即位,由枢密使杨、郭威掌握机密事务,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领有兵权,与武德使李邺等人争权,各重臣之间互相争权夺利。李涛上疏隐帝,请求将杨等全部罢职出任藩镇节度使,改由同僚苏逢吉、苏禹掌管枢密院,以肃清朝政。隐帝不能决断,与李太后(李三娘)商议。李太后也只是召来杨等人,对其加以戒谕(一称李涛受苏逢吉诱导,请求罢免杨、郭威等,杨将李涛奏疏告知李太后,太后大怒,认为他离间大臣,因此加以重责)。三月,李涛反被构陷罢相,遣回私宅。等到郭威以“清君侧”名义起兵时,李太后仓惶泣涕道:“没有采用李涛的建议,灭亡是应该的啊。”

晚年及病逝

广顺元年(951年)正月,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即为后周太祖。二月,李涛被起用为太子宾客。

广顺三年(953年)十月,升任刑部尚书,后改为户部尚书。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后周世宗驾崩。七月,李涛担任山陵副使,负责督造世宗陵寝。九月,新即位的后周恭帝加封李涛为莒国公。

建隆元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建宋,即宋太祖。北宋建立后,李涛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建隆二年(961年),李涛患病,并于同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太祖闻讣讯,追赠他为右仆射。

主要成就

李涛在后晋任宋州括田使时秉公执法,拒绝前雄州刺史袁正辞的赠礼,将其占有田庄详情禀奏朝廷;泾原节度使张彦泽残害幕僚张式,李涛坚持要求依法制裁,最终使其得到了降级处罚。后汉时期,李涛力劝后汉高祖亲征归德镇杜重威叛乱,并在后汉隐帝时请求外放重臣杨、郭威、史弘肇、李邺等,解除其兵权,以肃清朝政,被认为“国家安危未形而能见之”。

人物评价

刘承v:早预朝伦,素亏时望,继践清华之列,曾无倜傥之名。先皇帝应运开阶,济物成务,未明求理,虚已待贤,擢自禁林,升之槐路,既委宰衡之任,蔑闻帷幄之谋。迨及眇躬,初亲庶政,被顾问之际,屡睹醺酣;当献替之时,无闻诋讦。复亏严重,但务诙谐,讵为君子之儒?殊失大臣之体。(《李涛罢相制》)

李三娘:不用李涛之言,宜其亡也。(《宋史》引)

柴荣:①涛轻薄无大臣体,朕问相而卿(张昭)首荐之,何也?(《资治通鉴》引)②……然如涛者,终不可置之中书。(《资治通鉴》引)

张昭:昔晋高祖之世,张彦泽虐杀不辜,涛累疏请诛之,以为不杀必为国患;汉隐帝之世,涛亦上疏请解先帝兵权。夫国家安危未形而能见之,此真宰相器也,臣是以荐之。(《资治通鉴》引)

王明清:五代李涛与弟(李)瀚俱负才望。(《挥麈录》)

脱脱:①涛慷慨有大志,以经纶为己任。工为诗,笔札遒媚,性滑稽,善谐谑,亦未尝忤物,居家以孝友闻。(《宋史》)②李谷、边归谠、窦贞固、李涛辈,或在庙堂,或侍帷幄,世主之所宠任,社稷之所倚赖,而更事异姓,不能以名节生死,伦义废矣。(《宋史》)

个人作品

李涛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及书法,史称其“笔札遒媚”,与弟弟李瀚均以文学闻名。

《全唐文》录有其文一篇:《颜哙赞》。

《全唐诗》录其诗三首:《春社从李P乞酒》、《题僧院》、《答弟妇歇后语》,以及断句若干。《全唐诗续拾》补诗两首。

《全宋诗》录其诗最多,有《春社日寄李学士》、《处事》、《春昼回文》、《次韵平竿踝雍竦窍嗌讲患跋喙贰兜歉咔鸲逗!贰抖寥罴交呈呤住贰斗昧至贰都姆端霸阂泻狻贰独计鹿 贰赌仙健罚ㄈ祝肚偈椤贰度率瘴骱哦啪椤贰渡揪蛎扇濉贰妒缰杏懈安拐摺贰妒炎魃娼煞蛉荽ゲΡ伤家喑梢皇住贰短獯κ苛滞ぁ贰短饽嗨夭欢鹪骸贰短忭旖跽赂γ肪场贰短庠Ц干裥木帷贰段闶俪だ衔慕芩滇韵省贰段苋食だ媳径怂滴扪з省贰缎履昕骞萁套迨糇又蹲魇阒贰对邮住罚ㄋ氖祝对邮氖住罚ㄋ氖祝对净ㄐ熘傧妗贰对轿獭贰

轶事典故

直对张彦泽

彰国军节度使张彦泽投降契丹后,引契丹军攻陷开封,灭亡后晋,肆意报复。众人都为曾经得罪张彦泽的李涛担忧。李涛亦无可奈何,主动求见张彦泽,通刺(出示名片以求延见)谒见说:“上疏请杀太尉人李涛,谨随状纳命。”张彦泽看后,“欣然降阶迎之”。但李涛仍是不安,又说:“太尉真的宽恕我吗?”张彦泽答道:“看到您的门状,见到u2018纳命u2019二字,让人怒气顿消,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李涛确认没有生命危险后,又编排了一套伶人词说:“太尉既相恕,何不将压惊绢来。”张彦泽闻言大笑,最后善待李涛。

但据另一种记载,李涛前往拜谒后,张彦泽先问他:“舍人(指时任中书舍人的李涛)害怕吗?”李涛答道:“现在我的恐惧,就像足下当年的恐惧(指张彦泽被李涛弹劾一事)一样。如果先帝(后晋高祖)听从了我的建议,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张彦泽听后大笑,斟酒与李涛对饮。李涛自始至终都神态自若。

戏谑嘲僧

李涛能言善辩,言辞诙谐逗趣,却不触犯他人。他还是平民时,常常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汜水关(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境内)有一座名为“不动尊院”的寺院,寺中有位僧人,十多年不曾跨出院门,李涛每次路过此寺休息时,都会前往问候此僧。其后,这座寺被大火焚毁,僧人们都迁居到他处。李涛再次经过此地时,只剩下了残存的门扇,他于是在门上题诗道:“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力疾草奏

李涛为人慷慨且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在家中也以孝顺、友爱闻名。宋太祖即位后,李涛成为兵部尚书。当时军校尹勋监督疏浚五丈河,参与浚河的陈留民夫乘夜逃散,尹勋擅自斩杀队长陈i等十人,有七十位丁夫都被施以一百杖刑,还被割去左耳。时已病重卧床的李涛听说后,奋笔草拟奏疏,请求斩杀尹勋来告慰天下百姓。李涛的家人对他说:“您患病已久,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朝廷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李涛愤言道:“人都会有一死,但我身为兵部尚书,坐视军校无辜杀人,怎么可以不上奏?”太祖览奏后表示嘉赏,随即下诏削去尹勋的官爵,将其发配至许州服役。

亲属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先祖李湛唐朝第十三位皇帝,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李玮唐敬宗李湛之子,封郇王。《宋史》称其为李涛的十世祖。祖父李镇唐末官至临濮县令。父亲李元唐末任将作监。后梁建立后曾避地湖南,后又回到长安。平辈弟弟李瀚一名浣,有文学之名,后晋时官至翰林学士。后晋灭亡后被掳至契丹,终老北方。子辈儿子李承休官至尚书水部郎中。孙辈孙子李惟勤宋真宗时被授为许州司士参军。李仲容李承休之子,官至户部侍郎。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

上一篇:李玲玉

下一篇:克里斯蒂安·奥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