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荣(厦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刘根荣,男,厦门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
基本情况
教育工作经历教育经历
2008、1-2008、12、: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6、4-2009、4: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博士后
2001、9-2004、6: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博士
1996、9-1999、6: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硕士
1990、9-1994、6:湖南科技大学工学学士
海外学习经历
2008年1月-2008年12月: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经济系访问学者
最高学历
2004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99、7-2001、8: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见习研究员;
2001、9-2007、8:厦门大学助理研究员、讲师;
2007、9-至今: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主授课程在厦门大学承担了《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核心课程教学;
学术兼职厦门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与项目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转型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研究;
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校级课题1项、省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江苏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首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在研课题3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厦门市社科基金1项);
主要学术成果
已发表论文近50余篇,出版专著《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
学术专著
[1] 转型经济学, 教材 参加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市场通论, 教材 参加编写,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 市场秩序理论研究:利益博弈均衡秩序论, 专著 独立完成,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4] 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 译著 参加编写,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论文
[1] 促进消费视角下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学家, 2012 年 9 期
[2] 转型时期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中国流通经济, 2012 年 8 期
[3]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流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经济问题, 2012 年 3 期
[4] 转型时期城乡流通一体化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问题, 2011 年 3 期
[5] 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年1期
[6] 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0期
[7] 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价格月刊, 2010年9期
[8] 构建城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中国经济问题, 2010年3期
[9] 转型时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中国经济问题, 2009年6期
[10] 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经济问题, 2007年5期
[11] 转型时期经济利益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 江苏社会科学, 2007年4期
[12] 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 教学与研究, 2007年7期
[13] 中国经济转型的低成本路径:和谐与合作, 经济问题, 2007年3期
[14] 速度竞争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新视角, 现代财经, 2007年2期
[15] 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人口研究, 2006年第6期
[16] 风险、能力、成本三重约束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机制, 当代财经, 2006年11期
[17] 阻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经济评论, 2006年6期
[18]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
[19] 中国传统诚信商业伦理的内涵及其发展, 中国经济问题, 2006年第3期
[20] 提升福建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 福建商贸, 2005年期
[21] 传统百货业路在何方?, 厦门日报, 2005年3月4日
[22] 加快我市小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厦门特区经济, 2001年3期
[23] 公司并购中的投资银行, 中国经济问题, 1999年3期
[24] 物价,当前形势与今后走势预测, 价格与市场, 1998年12期
[25] 走出东亚模式的困境-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南洋问题研究, 1998年3期
[26] 面对WTO: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第三产业, 2001年10期
[27]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江苏高教, 2000年4期
[28] 放开搞活小企业的关键是放开, 中国经济问题, 2001年2期
[29] 调整价格工作思路,迎接入世挑战, 中国物价, 2001年1期
[30] 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战略意义、困难及对策, 经济学家, 2000年增刊
[31] 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海峡高教论坛, 2000年6期
[32]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治理, 经济研究与评论, 2001年1期
[33] 当前我国粮价改革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粮经纵横, 1999年3期
[34] 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福建商贸, 1999年5期
[35] 当前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改革, 1999年5期
[36]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及借鉴, 特区与港澳经济, 1999年3期
[37] 取消外资后的福建零售产业, 闽商, 2004/12
[38] 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繁荣, 福建商贸, 2004/4
[39] 信任:基于市场利益协调机制的理解,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5/3
[40]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构想, 陕西金融, 1999年3期
[41] “论二次创业阶段”中国高新区支撑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特区经济, 2002年6期
[42] “政策优势”向“规则优势”的迈进, 特区经济, 2002年10期
[43] “创新国企经营者物质激励机制的探索”, 当代经济科学, 2002年
[44] 加快厦门软件产业发展的条件、战略及措施, 厦门月刊, 2002年12期
[45] 外资零售业对我国零售产业组织的影响及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问题, 2003年3期
[46] 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秩序, 价格月刊, 2003年5期
[47] 面对FDI:中国零售服务产业政策的选择, 商业经济文荟, 2003年4期
[4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零售服务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 商业经济文荟, 2003年3期
[49] 厦门软件产业发展七良策, 厦门商报, 2003年6期
[50] 厦门软件产业发展四大威胁莫轻视, 厦门商报, 2003年6期
[51] 市场法治的基本原则, 中国经济问题, 2004/5
[52] 市场秩序的元制度分析, 《财贸研究》, 2005/1
[53] 市场秩序的利益博弈透视, 《特区经济》, 2005/6
[54] 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管见, 《厦门大学学报》, 2005增刊
[55] 面对假冒伪劣:不同市场主体行为分析, 《中国经济问题》,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