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椿芳

时间:2024-01-07 00:39:21编辑:资料君

姜椿芳的个人简介

姜椿芳,笔名林陵、贺青等。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哈尔滨《大北画刊》编辑,上海《时代》杂志主编,时代出版社负责人,上海《时代日报》总编辑。

姜椿芳,(1912,7,28―1987,12,17) 江苏常州人。常用笔名有林陵、化之、蔡云等。当代著名翻译家,中国百科全书奠基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哈尔滨英吉利亚细亚通讯社俄文翻译。1936年到上海后,任中共上海局文委文化总支部书记、《时代》周刊主编。1945年主办《时代日报》,并任总编辑和时代出版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上海俄文学校校长,上海市文化局对外联络处处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顾问。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的编译和部分译文的定稿工作。1978年后主持筹办《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工作,并先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会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姜椿芳 - 生平

1912年7月28日生于江苏常州。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加入共青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主编《满洲青年》(后改为《东北青年报》),编辑《满洲红旗》(后改为《东北人民报》)。

1936年参与创办《大北画刊》。同年8月到上海,在亚洲影片公司做苏联影片的发行宣传工作,并发起成立中苏电影工作者协会。10月10日,鲁迅抱病前往上海大戏院看电影,姜椿芳向鲁迅介绍这次配合放映出版的《纪念普希金100周年纪念册》中有关内容,都是根据鲁迅所主编的《译文》月刊的资料辑成。他赠给鲁迅的电影票,成为鲁迅生前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

1941年创办《时代》中文周刊,任主编。抗日战争胜利后,创办《时代日报》,任总编辑和时代出版社社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军管会文管会剧艺室主任,市文化局对外文化联络处处长, 创办上海俄文学校(后改为上海外国语学院),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1952年调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斯大林著作翻译室主任,1953年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参与翻译出版《马恩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3 部著作的组织领导和审校工作。自60年代起领导《毛泽东选集》和中央文献的外文翻译工作。

1975年酝酿编辑《中国大百科书》,1978年5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出版局联名提出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报告,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他负责筹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年11月正式成立出版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1986年改任顾问。他把晚年的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姜椿芳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常委,文化组副组长、组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等。

姜椿芳 - 事迹

“闯关东”的常州人

姜椿芳迫于生计,十六岁就随母亲从长江南岸的常州,来到东北,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找到已在那里做苦工的父亲。1930年初,最后由朋友介绍到了哈尔滨光华通讯社当俄文翻译。他埋头苦译,译报工作延续了近两年,俄文水平被“强迫”提高了。

杨靖宇的棉袍

1931年底,日军攻入哈尔滨,光华通讯社停办,姜椿芳也失业了。1931年“9?18”事变前夕,他受李大钊同学楚图南的影响,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哈尔滨团市委及满洲省党委的宣传部长,开始了革命生涯。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罗登贤派他到英亚通讯社工作。英亚社是苏联塔斯社的化身,姜椿芳一边做党团工作,每天下午到英亚社工作,一边靠业余翻译来维持全家的日常生活。那个时期,所有东北的各种消息。尤其是关于各地义勇军和抗日部队的消息,以及来自上海、天津等地工人斗争、农民运动、社会名流营救被捕共产党人的消息,都是他通过英亚社这个渠道发送出去的。他负责编辑《满洲青年》、《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人民报》)。省团委、省党委先后设立在他家中,他父母充当放哨员、交通员。这个革命家庭为了斗争需要搬了十三次家,其间李兆麟、李实、何成湘、杨靖宇、赵尚志等人都在他家开过会或住过。有一次杨靖宇将军在他居住的哈尔滨家中,因革命经费紧缺,把自己的仅有的一件棉袍拿到当铺当掉,临走时都没钱赎回,只得将当票交给姜椿芳。后姜椿芳筹到钱再将其赎回,全家人视棉袍为珍宝,洗净后不舍得穿,压在箱底总等着靖宇将军再来时送还给他。可现在离开哈尔滨了,也始终没等到,更没想到的是棉袍随他们全家人到上海又过了八年。解放以后回北京才知道靖宇将军已经壮烈牺牲,全家人最后将棉袍作为遗物,送到吉林通化的杨靖宇将军烈士纪念馆。

出生入死上海滩

1936年8月,姜椿芳到上海进入专门经营苏联电影发行业务的亚洲影片公司,翻译苏联影片的说明书、影片中的对白(作字幕),因此有更多机会观看苏联、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影片,其视野也扩大到艺术领域。1936年10月10日,他拜访了鲁迅先生,并邀请鲁迅看电影,但万万没想到一星期后鲁迅先生病逝。在这个时期,地下党组织分配给姜椿芳的工作是搞戏剧运动,他翻译了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我的艺术生活》、果戈里的《赌棍》、丹青科的《往事点滴》、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等等,成为专门的戏剧翻译家。1938年,他任中共上海总支书记,后又任文委书记,是上海革命文化运动的秘密领导者之一,团结文化界进步人士和左翼文艺工作者,认识几乎所有的进步电影、戏剧艺术工作者,并进一步扩大到文学、音乐、宗教等领域,如宋庆龄、赵朴初、梅兰芳、周信芳、夏衍等,为他们做了许多实在而具体的事。

1941年,在上海沦陷区几乎所有进步报刊被封杀,姜椿芳由苏商名义创办中文版《时代周刊》。《时代周刊》8月20日创刊发行,后发展成为时代出版社。三十岁的他既是社长又是总编,新闻、电影宣传、编辑、翻译、戏剧、统战等等工作都要做。在百忙之中,他还有选择地翻译了许多诗歌、剧本、小说,如葛洛斯曼的《人民不死》、吉洪诺夫的《列宁格勒的故事》、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森林》、《肥缺》、高尔基的《小市民》、西蒙诺夫的《俄罗斯问题》等等,成了一位出色的文学翻译家。

1942年8月,姜椿芳主持创办《时代日报》,利用苏商的特殊条件,刊载新华社战讯、军事述评,传播解放军战争胜利消息,声援国统区内的民主运动。《时代日报》的宣传效应引起了国民党的嫉恨,由淞沪警备司令部下令停刊,并要对姜椿芳下毒手,准备用汽车制造车祸来撞死他。敌人内部的我地下工作者火速将这一情报送出,党组织让他立即离开上海到香港。他西装革履,伪装成草帽商,并在夫人陪同下通过了关口检查。

接管上海 任职北京

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人民解放军占领了上海,他和其他同志只在香港停留了十几天就听从党中央的指令回到北京。在北京饭店,周恩来接见他们说:“你们这些老上海要协助陈毅同志去接管上海。”于是,姜椿芳同潘汉年、夏衍、许涤新等人又回到了上海,并第一次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佩上手枪扬眉吐气地走在大街上。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指示,他接受一项新的任务,一切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组建上海俄文学校(简称“上俄”,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他在陈毅市长的大力支持下,不孚众望,竭尽全力建学校,张罗招生,亲编教材,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951年冬天,中共中央组织部调姜椿芳到北京,任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主任。朱德总司令代表党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欢迎他们这些从外地调到中央工作的同志。1953年,党中央为了集中翻译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决定把中共中央俄文编译局、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合并,成立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由师哲任局长,陈昌浩、姜椿芳任副局长。姜椿芳负责《斯大林全集》和《列宁全集》的定稿工作。他还经常被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点名做俄文的口头翻译。1960年,他负责把《毛泽东选集》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翻译成外文,具体从事中译俄的工作。在之前,党中央指定他为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翻译定稿五人小组成员之一。他作为常任代表多次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会议。

秦城监狱里的伟大构想

姜椿芳在“文革”中他被“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北京秦城监狱,关押近七年之久。他在狱中的单身牢房里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怎么会发生“文革”这样的悲剧?中国需要科学,中国需要启蒙。他觉得出版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当务之急,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能没有一部大百科全书!他人在狱中,脑海里却在勾勒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轮廓。

1975年4月19日,姜椿芳终于获释,他为百科全书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1982年由国务院总理颁发聘书,任命他为百科全书总编辑。他及时汇集各方精英,研讨编辑计划,拟订各卷主编、编委会成员名单。这部巨著举世瞩目,共收有77859个条目,1.3亿字,涵盖了哲学、历史、社科、文艺、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在内的66个学科及知识门类,汇集了当代和世界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参加编撰者有两万多人,囊括了一流的专家学者。

1985年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见了姜椿芳及国际友人,同时受到接见的有美国大百科全书主编吉布尼等人。姜椿芳向邓小平赠送了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

姜椿芳 - 翻译作品

人怎样变成巨人(科普小说)苏联伊林著,1939,读书

列宁在十月(电影剧本)苏联卡普勒著,1939,海燕

有钱的“同志”(短篇小说集)苏联雷进等著,海燕

上海―罪恶的都市(特写)苏联韦尔霍格拉斯基著,1941,读书

演员自我修养(上册,创作经验)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著,1941,剧场艺术

贵族之家(剧本)1941,剧场艺术

人民不死(中篇小说)苏联葛洛斯曼著,1945,时代

战线(剧本)苏联柯尔纳楚克著,1946,时代

苏联卫国战争诗选 苏联米哈柯夫等著,与知白等合译,1946,时代

小市民(剧本)苏联高尔基著,1946,时代

索莫夫及其他(剧本)苏联高尔基著,1946,时代

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史迹(报告文学集)1946,时代

列宁格勒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吉洪诺夫著,1946,时代

鲍利斯?戈都诺夫(剧本)俄国普希金著,1946,时代

俄罗斯问题(剧本)苏联西蒙诺夫著,1947,时代

海滨渔妇(独幕剧集)苏联雅鲁纳尔等著,1947,海燕

赌棍(独幕剧集)俄国果戈里著,1948,海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剧本)俄国奥斯特罗夫斯基著,1949,时代

花园(剧本)苏联伊里英可夫著,1950,时代

伊凡?苏达廖夫的故事(中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50,时代

侵略(剧本)苏联李翁诺夫著,1950,时代

为了生命(短篇小说)苏联杰米尔昌等著,1958,新文艺

高尔基剧作集(第2卷)与芳信等合译,1959,戏剧

敌人(剧本)苏联高尔基著,1960,戏剧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I、II)总编,198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I、II)总编,198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姜椿芳 - 参考资料

[1]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d9c770100cd70.html

[2] 文学会馆 http://shwomen.eastday.com/renda/node5661/node5663/node5676/u1a1331348.html

[3] 中国常州网 http://culture.cz001.com.cn/changzhou/2008/0624/120525.shtml

上一篇:井上晴二

下一篇:李军良(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