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棠的个人简介
李培棠,男,出生于1916年2月2日,河南人,1938年,参加了睢杞游击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农家子弟报国从戎
1916年2月2日,李培棠生于河南省民权县双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父亲十分能吃苦耐劳,能做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尽管家境贫寒,李培棠还是有幸被送到村中的私塾读书。
但李培棠的求学路并不顺利,在他刚上五年级时,由于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好在父亲始终坚定培养孩子读书的信念,不惜加班加点干活,使辍学半年的李培棠又回到学堂。成绩优异的李培棠读完五年级后,便顺利考上了睢城简易师范。
1937年,李培棠学成毕业,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的号角吹响,一腔热血的李培棠报名参加了抗日救国班。1938年,李培棠参加了睢杞游击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
1938年10月,李培棠已升任睢杞游击队副排长。同年10月8日,新四军游击大队、先遣队、水东抗日游击队在西华县杜岗村会师整编,全支队1200余人,下辖三个大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李培棠所在的中队被编入第三大队,代号“淮阳”,李培棠在七连任副排长。从此,李培棠跟随彭雪枫在豫东大地上抗击日寇。身经百战的他,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身经百战屡立奇功
1943年秋,李培棠奉命到华东党校学习。一年的政治军事学习使他如虎添翼。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奉命挥师西征,李培棠被师长彭雪枫调到特务营当教导员。
1944年8月,李培棠奉新四军四师组织上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之命,到睢杞太地区工作。同年10月初,李培棠被任命为克威县县委书记。在这期间,李培棠带领县委班子与县大队,与顽敌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恢复并建立了部分党组织和地方政权,迅速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当地的影响,受到地委的肯定和表彰。
日本投降后,豫东平原和全国形势一样,国民党反动派收编了伪军,勾结和利用各种反动武装,处处与人民作对。1946年3月3日拂晓,驻扎在傅集的国民党八七一师的二四三团偷偷向我驻地进发,李培棠率领杞东独立团奋勇反击,打死敌人200余人,缴获各种枪炮100多只,从而拉开了豫东人民反抗国民党围剿的序幕。
1948年12月6日,李培棠奉组织之令,上任合并后的民权县县委书记,开始了他又一次新的征程。
父子英雄革命伉俪
李培棠从读书到参加革命,直到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这与其父亲李秀亭的教育、影响和支持密不可分!
李秀亭老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曾5次被捕。日本兵动用各种酷刑,逼他交出抗日组织名单,但他宁死不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豫东闹灾荒期间,李秀亭受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等领导的委托,三次冒着生命危险,运送新四军拨给睢、杞、太人民的巨额救济款,拯救了广大灾区千万百姓的生命,还为部队买粮买药,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解放战争中,李秀亭因通共罪名被国民党反动派使用假活埋、假枪毙等手段,威逼其说出我党的秘密,李秀亭老人视死如归,正义凛然,让反动派毫无办法。
李培堂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妻子杨荣珍,这也是他革命征程中的亲密战友。杨荣珍1941年就追随李培堂参加新四军,曾在四师师部任卫生员。她长期在豫东地区从事妇女救国会工作,任民权县妇联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杨荣珍依然是李培堂的好助手、好战友,先后在原商丘地区医药局和西北电力局等单位工作至离休。
建设祖国壮心不已
新中国成立后,李培棠全身心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1952年担任武汉冶电业局局长;1956年在清华大学深造,毕业后担任河南省经委副主任;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任命为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1963年秋调任西北电业管理局副局长(正厅级),1980年调回河南,任省水利厅副厅长(正厅级)……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李培棠都是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任劳任怨做人民的公仆。
在李培棠先后担任多种重要职务期间,他的父亲李秀亭老人仍是农民身份,默默无闻地在当地筹款办学、捐款修路、救济老人,做了数不清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称赞。
1983年,李培棠光荣离休,经中央批准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本来他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却每天骑着自行车到郑州大学学习中文、世界贸易等4个专业,而且经过十年的努力竟然拿到了郑州大学的毕业文凭。
与此同时,李培棠积极发起并参与各种利国利民的社会活动:历时十年撰写了《战斗在豫皖苏边区》一书,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发起组织筹建“黄河中华儿女抗日英雄纪念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还多次参加有关中医药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推广活动,热情支持筹拍40集电视连续剧《神医华佗》,还亲自担任《中华两千年神方秘诀荟萃》的编委会主任……
李培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
李培棠一心为公,满门忠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豫东,在中原大地树立起一座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载史册。
戎马一生为革命,壮心不已兴大业。2012年10月11日,红色老人李培棠在郑州去世,享年96岁。这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老战士、老英雄,虽然走完了他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令人难忘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