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谟的个人简介
刘光谟,字文卿,射洪县洋溪镇高石桥(今互助乡岱钦桥村)人。清道光二十六(1846)年出生。方志学家。 光绪元年(1875),刘光谟应岁贡生试,考中第一名,被选,札调省城尊经书院肄业十年,潜心治学,研究经史,自谓“目览三万卷,家藏八百部”,学有所得则札记成篇,积稿1000余纸。治学勤奋严谨,造诣日深。后任尊经书院斋长。基本内容
刘光谟(1846-1916),字文卿,射洪县洋溪镇高石阶村人(今洋溪镇岱钦桥村)。
他出身于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刘国翼以教书为业。幼年随父亲就读私塾,勤奋学习。每得范文名篇,必反复诵读习作,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光绪元年(1875年),他参加贡生考试,中第一名,被选进省城尊经书院肄业。他专心致志阅读经史,研究学问。光绪五年(1879年),以学识优异,委任为尊经书院斋长,管理图书典籍。这项工作为他的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还得到著名学者王壬秋、伍崧孙、钱铁江的教诲指导,为日后在学术上的成就奠定了深厚基础。
刘光谟在科举场中很不顺利。光绪二年(1876年),第一次参加四川选拔举人的乡试,未能入选。以后在光绪五年、八年连科赴考,均名落孙山。值得称赞的是,他在考场受挫后,能处之泰然,并不把科举作为自己的唯一出路,而是认为“金榜无名,自立有路。”
他在《复某先生书》中说:“科举的事情,大权操在别人手中;著述的事情,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都可以成为继承和发扬学术文化的传人,关键在于能否有恒心长期不懈地努力学习。”他立下著书立说,为思想文化作贡献的宏愿。
在尊经书院十年间,夙兴夜寐,口诵手批,坚持不懈,博览群书。自称“目览三万卷,家藏八百部”,学有所得,就札记成篇。计有《香涛夫子说文口义》、《高石斋札记》、《高石斋日记》、《六书义经解浅说》、《蜀汉职官考》等书稿,师友请刊印流传,他都以谦辞推却。后仅有《高石斋文钞》三卷,在富顺县出版。
光绪九年(1883年)春,县人罗希堂邀请他参加筹修《射洪县志》,他欣然同意,并从省城运回书籍数千卷,广泛征集文献资料,作好修志准备。为了进一步作好修志的指导工作,他写了《射洪县修志议》及《县志分篇议》,这是两篇包括修志方法、纲目、体例的学术论著。后来又写了《答罗希堂进士论修志书》、《答罗希堂进士书》、《答修志局书》等关于方志理论方面的著述。
《修志议》全文分正名、辨体、博征、分门、补订、征文六条,除“博征”一条属于方志取材外,其余各条均为方志编纂的设计,议论比较广泛。《分篇议》提出记、表、传、志、序等为志书宏纲,缺一不可,并逐一追源溯流,作出恰当解释,提出撰修方法。如认为“大事记始于《史记》”,所记都是重大事件。修县志仿照这个办法,列大事记以提挈一书的纲领,可以开卷了然,如提网抓住了总绳一样。明确肯定了“大事记”的作用,是很有见地的主张。其余所论也多有独到之处。还对射洪的建置沿革,根据史料,作了严格的考证,对射洪历代旧志做到“增其所无,补其所略,考其所讹,订其所误。”
他的上述论著,以二十四史和著名的地方志为先例,以射洪的史事和旧县志存在的问题为依据,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结合实际,阐发新意。实际上是对明、清以来的修志经验作了概括总结,反映了乾、嘉以后方志思想的发展。“两议”、“三书”构成了他的方志理论体系,对当时的修志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受到近现代方志学家的赞赏,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刘光谟应聘参与编纂《潼川府志》,又有机会实践自己的修志理论。
刘光谟曾在自贡、合川等地的书院任教多年,晚年回乡,继续教书并整理校刊著作。当时西方列强不断对我国进行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志之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为求有助于挽救危急的时局,他进一步扩大治学范围,开始研究欧美的自然科学。在自流井曾请机器局一个技术人员为师,学习科技知识。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学而不厌,对农政、水利、军事等均能学有所得,以期能为国效力。在外患频仍,国家多难的时候,表现出了可贵的爱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