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遐东的个人简介
景遐东,男,1964年10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院长、校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个人履历
1982年9月景遐东由江苏省重点中学南通市曲塘中学考入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在学期间学业优秀,并开始对中国古代文史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一直担任学生团支部干部。相继荣获校“学习标兵”和“三好学生”称号。1986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考取湖北大学中文系,师从欧阳德威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此间开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89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我国著名文献学研究及唐宋文史研究专家陈尚君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其间担任中文系博士生沙龙古典组负责人,2002年荣获复旦研究生三等奖学金。2003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89年7月始任教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93年10月晋升讲师。1994年至1999年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3月始任系党总支副书记。1999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4年3月始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2005年11月晋升教授。
研究成果
景遐东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讲授本科专业基础课《魏唐文学》、《宋元文学》,本科与研究生选修课《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散文批评》、《唐宋词史》、《唐宋文学专题研究》等,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跨系选修课《唐宋诗词名篇鉴赏》。他教书不忘育人,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其参与的《古典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项目成果,荣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效果突出。严谨生动、深入浅出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2001年12月荣获湖北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年参加院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景遐东科研主攻方向是唐宋文史研究,在诗学、唐史、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等方面做出较突出的成绩。他努力秉承复旦名师古代文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注意不断吸收掌握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重视基础性史料的收集工作,综合哲学、史学、地理学、文化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研究,从而有所突破。其博士论文《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就是这种追求的产物,该论文27万字,首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江南文化在唐代文学发展中的实际影响,细致考察江南历史文化传统、地理民俗等社会性因素,是如何进入唐代文学作品内部、如何成为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影响唐代区域文学整体倾向等理论问题。不仅对唐代区域文学状况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流变研究均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学术价值突出。景遐东的该项研究对今天发展祖国丰富的传统地方文化,促进并加强区域文化的健康活泼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正因此,论文得到了著名学者王水照、董乃斌等先生的赞誉,并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2005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已被推介到港台及日本等汉学界。
著作
近年来,他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了三十余篇学术论文。代表作有《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白居易的江南情结》、《先秦至唐文献目录分类观念的演进及应用》、《唐代江南地区的私学教育述论》、《论孟郊诗歌意象创造》、《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风》等。相关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情况述论》被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并荣获湖北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目前承担了两项省级、一项市级科研项目。2007年9月与南京大学文学院、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戏曲学术讨论会。
近期情况
在担任中文系总支副书记以及书记期间,奉行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开拓创新为全系师生谋利益的原则,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这个核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学者的联系,积极扩大湖师中文系在全国的影响,依靠全体教师创造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采取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扎实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长期负责学生工作,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关爱学生,尽心尽职。1998年主持创办了中文系综合刊物《中文通讯》,使之成为报道中文系学生工作状况、展示学生文学创作才华的具有较高品位的杂志。2003年底始兼任中文系网站站长,努力打造中文网络精品,网页制作新颖精良,信息丰富,成为宣传湖师的重要窗口、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