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勋

时间:2024-01-04 01:53:52编辑:资料君

李宏勋的个人简介

李宏勋,男,当代写手,家住内蒙左旗富河兴隆庄,此地风景优美山川秀丽,是一处人间绝好胜地,颇有古风,其民古仆。少时家贫,读书甚少,知识也不渊博,所学泛泛,后来打工之时所学无数,但一项不精,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创作,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画家

人物简介

李宏勋,汉族,中国画人物画家,安徽省濉溪县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曾先后任淮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淮北市政协常委,宿州师专美术系书记。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宿州市神龙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大宿州地区分校教授,曹州牡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泰山书画院特聘教授,中国书画交流协会理事,名誉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人物荣誉

1993年被授予《世界艺术书画名人》荣誉称号:1996年被授予《二十世纪成就奖》荣誉称号。上百件作品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展出、发表。1996年,两件世副作品《八仙过海》、《松鹤延年》同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其代表作《国母宋庆龄》一画,《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海外时报》等多家报纸相继发表,宋庆龄故居陈列馆特约收藏;1996年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五十周年而举办的“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该作品获优秀奖并入编《优秀作品集》。《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辞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中韩书画名家大师精品选》、《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集》等多部辞书有传,《唐诗三百首书画集》、《宋词三百首书画集》特约画师、顾问。2001年6月,《八仙过海》为中国驻法使馆收藏。其论文《对当今画坛历史文化嬗变的思考》,已入编大型论著《中国当代思想宝库》,并评为一等奖,深受广泛影响和好评。1997年,其作品和传略入编香港出版的《天下名人传》载入史册。

人物评价

著名书画艺术老人朱海波先生曾这样评论:观李先生画作,意境高雅,笔墨凝重;刚劲中见灵巧,深沉中见俊秀,大有青春激荡,超逸妙灵之风。细品之,就象欣赏一泓活水,忽而清澈见底,忽而浪花翻卷,忽而叮咚作声,忽而溢香泛彩,从美学角度看,可概括为:诗家的意境,书家的笔墨,美学家的灵感。相信必将震惊于中国画坛。

作家简介

李宏勋,男,1986年5月15日生人,当代写手,1998年曾写过《走过的日子》和《古代侠》两部小说,《走过的日子》一书曾以三十万册的成绩轰动了整个家乡,这本书虽不是书市上销售的最好的成绩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是一个喜欢静的男孩,03年念到中学时由于家庭的经济原因缀学回家,在家之时一边看书一边帮助父母操持家务,等到06年姐姐出嫁时跟着姐姐来到了广东省给姐姐打工,当时他数字观念强就担任物料统计的工作,后来因其工作压力大而后迷恋于上网,不久沉迷于网络小说。到了零八年后看到许多网络小说都不满意,自己开始动起笔来,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写出了《走过的日子》写了十五万字而告终,当时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的书刚上市就一抢而光。在此情况下他坚定了创作的决心,此后的他专注于文,从此步入了写作生涯。

个人作品

他的第一部《走过的日子》一上市轰动了整个市场后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动力,开始打算写长篇网文,现在《现代侠》正与起点隆重签约,这本书最早起草于2008年底,在写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所以写的粗糙了一点,而后经过一年的改正强势进入起点。

实体与网络

曾经有人问过李宏勋为什么要写网络小说,为什么不写实体出版的书,李宏勋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网络小说节凑快,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以后要从网络小说上着手,也可以靠近实体。

现在正着力写《古代侠》,着力打造第一部长篇网络巨著。

教授

个人简介

1985年7月毕业于石油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1998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01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2003年10月晋升教授,入选东营市“社会科学人才库” ,兼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和经济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为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管理、经济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研究生、本专科生和函授生讲授过《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管理沟通》、《能源战略专题》等近十门课程。

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东营市项目、胜利油田项目等在内的研究项目若干,已在诸如《中国工业经济》、《理论探讨》、《天然气工业》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近三分之一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EI》等全文转载、摘要收录和索引收录,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部。

论文及著作

1.专著《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

2.《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家级期刊《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2000年第10期全文转载,2001年获东营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人第1;

3.《美日德公司内部监控模式的特点及借鉴》《理论探讨》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6期索引,获东营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人第1; ere

4.《日本政府促进天然气消费的政策措施及借鉴》,《天然气工业》02年第6期,《EI》(光盘版)03年检索;

5.《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探讨》03年第4期;

6.《国外培育天然气市场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天然气工业》01年第4期;

7.教材《现代企业管理》,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8.《打造我国企业巧实力的研究》,《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9.《产业市场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商业经济、物资经济》98年第5期全文转载,2人第1;

10东营市2004年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招标项目《东营市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山东省东营市2005年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3人第1;

11.东营市重点项目:《东营市产业投资指南》,2003年10月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石油大学2003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9人第3;

12.东营市重点社科研究项目《东营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2003年10月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石油大学2003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8人第3;

13.《油田开发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探讨》,《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获山东省东营市1997年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人第1;

14.《世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趋势》,《中国能源》,1999年第2期,中科院《国土资源文摘》1999年第8期摘要收录,2人第1;

15.《加快东北、环渤海、东南沿海、产气区天然气市场开发》,《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4期,2人第1;

16.《我国石油企业资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9期索引;

17.《降低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的对策》,《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98年第7期全文转载,获山东省东营市1998年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18.《中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及其启示》,《理论探讨》,2005.6,2人第1;

19.《安全投资―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6,2人第1;

20.《纯梁采油厂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11月通过评定,5人第1;

21.《中石油质量战略分析研究》,2009年5月通过评审,5人第1;

22.《中石油―石油高校科技国际化研究》,2009年7月通过评审,5人第1;

23.《国外主要石油公司质量管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12期;

24.《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的我国石油公司跨国产权投资方式选择》,《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6期,并于2010年12月获得东营市第十九次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3人第2;

25《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战略设想》,中文核心期刊《天然气工业》,2005年第11期,《EI》光盘版06年检索,2人第1;

26.《中国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获东营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人第1;

27《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研究综述》,《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索引,2人第1;

28.《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对策》,《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95年第6期全文转载,获中国石油学会经济学会95年年会“优秀论文奖”;

29.《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途径探讨》,《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94年第2期全文转载;

30.《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看我国天然气调峰》,《天然气工业》,2011年第2期。

获得荣誉

获得科研奖励十多项,其中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两项,市(局、校)级优秀成果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若干。如《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获2000年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和东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美日德公司内部监控模式的特点及借鉴》获2001年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和东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并于05年、10年分获“中国石油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

上一篇:李空谷

下一篇:康斯坦丁·约瑟夫·伊尔查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