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时间:2024-01-03 20:53:21编辑:资料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个人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CatherineManthfield,1888-1923),出生于新西兰,短篇小说作家,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品有《花园酒会》、《幸福》和《在海湾》等。她的全部创作都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她以独特的形式,对女性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

基本资料

姓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本名:卡瑟琳·包姗普

性别:女

生卒:1888年10月14日-1923年1月9日

籍贯:新西兰威灵顿

国籍:英国

个人生平

女作家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1888~1923)短暂的一生却拥有传奇般的经历。她自幼身体孱弱,但以美慧著名。为了得到更好的文学发展,曼斯菲尔德放弃了新西兰安乐、富裕

的生活,独自一人前往英国伦敦。从踏上伦敦土地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决定了她成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流浪的灵魂。个性复杂的曼斯菲尔德经历着同样复杂的人生历程,她的一生始终在漫游――新西兰、法国、德国、英国都留有她的足迹。在四处漫游的生命历程中,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于文学的热爱。其著作有《幸福》(Bliss)、《园会》(GardenParty)、《鸽巢》等中、短篇小说集。作品大多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的苦闷,带有浓厚的印象主义色彩。

凯瑟琳1888年10月14日生于新西兰威灵顿,本名卡瑟琳·包姗普,家族与俄罗斯全无瓜葛。她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在威灵顿社交界享有威望。凯瑟琳的童年在维多利亚式的文化习俗和新西兰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度过。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皇后学院度过;15岁时,她离家来到英国伦敦,进入皇后学院就学,研习法语、德语和音乐课程,她在那里爱上了文学,并开始写作,写一些短篇的散文和诗歌。3年后她不情愿地回到了故乡新西兰,入惠灵顿皇家音乐学院学习。1908年7月,她说服父亲同意她前往英国生活,从此走上文学道路,离开故乡,一去不返。她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定居伦敦,开始写作生涯。 从此她遭受过不少人生的挫折。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使她时常感到孤寂无助,现实生活远非她的想像。一些随机的个人交往和无所顾忌的性生活并没有带给她太多快乐。同乔治·布朗不幸的婚姻使她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他。随后她出游巴伐利亚,1911年出版的《在德国公寓》里寄托了作者幻想破灭的无奈心境。 1912年,她认识了评论家兼编辑墨里,二人志趣相投,生活到了一起。墨里是她生活和文学创作上的良伴。1914年,她的小说集《节奏》和《忧郁评论》在她的第一个房客,后来做了她丈夫的社会学家和前文学评论家米多尔顿·莫里的协助下编辑出版。第二次婚姻给她带来了幸福。一战开始后她不断在英法两国间往返游历,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弟弟,这次见面促使她转而倾情于新西兰故乡和童年生活回忆。然而,她的弟弟死于战场,这不仅使她病弱之躯再添痛创,也让她负疚于对家人感情上的疏远。郁郁之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寄情笔墨,著名小说《序曲》透露了她对新西兰家乡的美好回忆。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系列速写《在德国膳宿里》(1911),没有多大特色。一战期间她弟弟不幸牺牲,她去法国南方怀着沉重的心情写成中篇《序曲》。1920年,小说《幸福》出版,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声望。1922年,又一部小说集《花园茶会》出版,稳固了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也就是在这时,她无的放矢的感情生活似乎突然间找到了寄托。这应该归功于著名的芭蕾舞经纪人谢尔盖·加吉列夫。当时,他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正在欧洲各大都市巡回演出,在欧陆舞台掀起巨大轰动,一场俄罗斯文化热潮随之而来。凯瑟琳满心欢喜地观看着所有的演出,不放过每一场音乐会,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全新的文化气氛之中。

对俄罗斯文化的喜爱使她认为从性格上说自己就是一个俄罗斯人。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俄罗斯式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纠结与挣扎,她的笔法也自然而然地酷似俄罗斯名家。“我无法表达托尔斯泰对我的重大影响和启发,几句感激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在读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鬼》后,她深受作家“微暗的街灯下的人们”所感动,陀式的心理描写在她自己的创作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她的最后时光在法国枫丹白露乔治·古德杰夫主办的“人类和谐发展机构”度过。在这个有40多位俄罗斯文化人居住的,到处弥漫着奇妙的俄罗斯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饲养动物,侍弄花圃,写作和生活得平静恬淡。西方报界也开始将她的艺术成就同契诃夫相比。1923年,苏联官方表示出对她的兴趣,苏联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她的两部小说集的俄文本。稍后,她以自己作品中对下层民众的同情赢得了西方文化界的官方认可。60年代两种最权威的的英语教科书选取了她的小说《一杯茶》用做语法练习文本。

没有谁像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那样,用自己的创作惊扰过那么多的作家。人们说她像D.H.劳伦斯,又跟V.伍尔芙有所类似。她创作的年代伴随着孤寂无着和病痛的折磨,她的作品因而较多涉及家庭事件和婚姻的不幸。她刻划人物细腻入微,时常在细节上精雕细刻。在她辞世多年之后,她对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影响才渐次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她的一生恰似她在1921年写下的那篇著名的《园会》,而她就像小说中的劳拉。我们看到一个单纯而执拗的富家女子从园会的喧闹中挣脱出来,勇敢地接近外面的世界,接近死亡的面孔。那是一副宁静的,与世上的一切都不相侵扰的面孔,这死亡的面孔看来甚至比她身边的活人更真实、更具活力、更漂亮。

1923年1月9日,常年罹患肺结核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逝世,年仅45岁。在凯瑟琳的世界里,死亡是静穆和安逸,甚至是美丽的。看,她临终前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我喜爱雨,我想要感到它们落到脸上的感觉。”由遗稿整理成的短篇作小说集《鸽巢》、《稚气可掬》分别于1923和1924年出版。1927年,她的日记出版后,大受欢迎。1928年出版了与墨里书信集,1930年出版文学评论集《小说和小说》。她留下的代表作有《在德国公寓》、 《节奏》、 《忧郁评论》 、《园会》等。

风格源流

曼斯菲尔德的写作风格酷似俄罗斯名家。对俄罗斯文化的喜爱使她认为从性格上说自己就是一个俄罗斯人。她曾说过“我无法表达托尔斯泰对我的重大影响和启发,几句感激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心理描写在她自己的创作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应该说,对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影响最大的人还要数契诃夫。契诃夫不仅是令她心仪的短篇小说大师,还是能暗中与她分享忧虑和恐惧的伙伴。她时时在自己的日记中同契诃夫谈话:“唉,你何以会如此早年夭折?我何以从此无缘再跟你倾谈!”在给她的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信中说:“我是如此地感伤于身心的孤寂和身体的病痛,就像我再也无法恢复完整的自我……契诃夫会明白这种痛苦的。”她自己也被评论界称为“英国的契诃夫”。

评论家历来认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从契可夫那里“借来”素材来写自己的作品,不少人无情地抨击她的创作有时就是剽窃。平心而论,凯瑟琳的作品是在大师提供的养分中进行的再度酿制和精心构造。就连俄罗斯文学界也认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是对俄罗斯文学巨匠们的最诚意的恭维。凯瑟琳第一部被译成俄语的作品在她逝世前3个月出现在1922年9月的苏联报纸上。

作品分析

曼斯菲尔德的三类题材与女性主题的嬗变

第一类

一类表现为生存而苦斗、挣扎的年轻女子。这些作品多产生于她创作的早期,有《求职女》、《一杯茶》、《罗莎蓓儿惊梦记》、《莫斯小姐的一天》、《女主人的财身女仆》、《巴克妈妈的一生》等。这些作品融汇了曼斯菲尔德早期的经历。

《莫斯小姐的一天》

《莫斯小姐的一天》这篇小说中,莫斯小姐四处求职毫无结果,又冻又饿。房东太太撵着叫她交房租,给她下最后通牒,限她晚上八点以前交房钱,否则,就不要怪她不客气。莫斯小姐只好出门再找机会。她在外边四处找职业未遂,来到一家咖啡馆,对面很快坐了一个结实的绅士,他把她当成了妓女,最后她因此就顺水推舟,跟绅士一起走了。

《求职女》

《求职女》是曼斯菲尔德早期的作品,写一个刚得到家庭教师职位的小女子孤身一人乘轮船、火车前往绿荫饭店,与来接她去她家的一位太太会面这段时间的经历。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外出旅行夜间孤身一人在异乡旅行,从英国到德国去。求职女最担心的是来自陌生男子的性骚扰,她在这方面惊恐不安的心理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评价:

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缺陷甚多,她做不到对所描写的事件作合理引申,探索它产生的根源,进而达到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否定,使作品获得深广的背景的历史内涵。她的思索和描写极少超出自己的现实经历之外,过分宽容、谦和,在淡淡的哀伤和自我安慰中化解现实的残酷。

第二类

曼斯菲尔德的第二类作品表现中产阶级女性的婚姻家庭生活。这类作品,有《幸福》、《陌生人》、《起风了》、《鸽子先生》和《夫人》、《花园茶会》、《理想家庭》、《序曲》、《在海湾》等。第二类作品的出现,开始从单纯描摹外在生活现象转向精神探索,标志着她女性主体意识走向自觉。

《幸福》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贝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妇,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得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友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幸福的火焰被冰冷的失望和痛苦浇灭了。

在这篇小说里,有一点应该注意,就是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爱唤起了贝莎很少出现的情欲,却被哈里打入了冷宫。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这种情节的陡转,也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的严重性。

《幸福》中透出了人物幸福的虚幻性,也透出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不信任。

曼斯菲尔德关注婚姻关系稳定,却没有幸福的家庭模式。在大多数家庭中,很难说有直接来自男性压迫,欺凌或暴力,相反,在女性的威慑下,男性则失去了自信和权威。如《摩登婚姻》、《理想家庭》。男人在家庭中的处境令我们想起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中女性的遭遇。

曼斯菲尔德自身经历和个性在小说中的充分扩张,传达了对传统女性价值观念的反思和破坏。这是理解曼斯菲尔的第二类和第三类作品的关键。

贝莎清醒后怎么办?小说结尾,作者的调子是比较沉静的。热心的读者不禁要为贝莎设计两种前途:要么学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毅然出走,要么忍辱负重,与哈里继续同床异梦。女人发现了自己只是丈夫养的小鸟儿。发现了又怎么样呢?在19世纪,易卜生的答案是让娜拉出走。而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的作家,她提供的是一条心理解放之途。这正是曼斯菲尔德的独特之处。

曼斯菲尔德其实是个具有很强独立性格的作家,从小就渴望当作家,但在艺术生活贫瘠的新西兰,她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于是年仅20岁的她就只身一人住在具有丰厚文学传统的伦敦,每年靠父亲提供100英镑生活。但她的生活基本上是不幸的,肺痨的折磨和爱情上的失败都是导致她过早离世的原因。在曼斯菲尔德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厌世和对现存世界的厌倦,她甚至渴望到非洲和印度去换取心灵的宁静。在她去世不久前的1922年10月,也就是徐志摩拜访她之后的两个多月,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精神已经死亡。我生命的源泉已到了源流堵塞却还没有枯寂的时刻……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可救药的废人。我的生命像什么?像一个寄生虫在苟且偷生”。

写作特色

曼斯菲尔德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短篇小说,写的非常诗意和散文化,显示了那个时代富裕知识分子的那种闲散的艺术趣味。,她的全部创作都指向女性的生存处境,她以独特的形式,对女性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主题往往不难理解。她的小说很像契诃夫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转折和时空变化。同时她的文字也力求简化,力争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她使用了不少现代派表现手法,但用得自然。曼斯菲尔德擅长表现男女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激情发展方向。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用手中的笔,融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的同类在闯世界的奋斗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

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的思考和无声的叹息,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

象征历来是作家们钟爱的写作手法。凯瑟琳u2022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大量地使用了象征,并且在象征中除传统意义之外还赋予了自己特殊的主观感情和意义,从而形成了传统象征和现代象征的有机交融。她的象征中意象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她的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意象群,形成了特殊的意象模式,这些意象以缩影的形式展示了小说的寓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她作品中的”无情节”表现手法匠心独具、风格鲜明,对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影响非凡。而她作品中意象、象征以及不同的叙述视角等形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其作品魅力经久不衰。

凯瑟琳u2022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而闻名。“无情节”结构是其写作技巧和风格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形式,开创了一种完全崭新的叙述手法,为英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结构特点:

一、小说的开头从中间开始(inmediasres);

二、细节的安排以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为线索,同时注意时间的转换与流动;

三、粘连式与迂回式两种结构在较长的小说中的运用;四、小说以一个有意义的瞬间的洞察为高潮;;

四、负结尾或零结尾。

她的短篇小说题材多取自曼斯菲尔德亲身经历,主题多为女性的幻灭感、孤独感,以淡化情节与女性视角诗化的语言,印象主义技巧的运用及象征主义的运用为表现的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她的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文章对曼斯菲尔德小说在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细节描写艺术的成功是她的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她的短篇小说常常反映出两种主题:一是悲剧感――孤寂和死亡;二是童心――真善美和无序。通过对比,曼斯菲尔德认为孩童是人生最佳的自然状态和最高人格理想,为此她倾注毕生精力来回忆祖国和童年,抒写孩童式成人,由此反映出一种返始归根与”“复归孩童”倾向。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像一颗橄榄一样,酸涩淡雅,它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这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来支撑那种散淡的时光流逝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场景,这使我感觉作家在看似无所事事的、轻松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曼斯菲尔德与徐志摩

曼斯菲尔德死的时候年仅35岁(1923年),而正是在她去世的半年前,诗人徐志摩和她见过一面。此后徐志摩写下了那首有名的诗歌《哀曼殊斐儿》 。

1920年徐志摩离开美国,横渡大西洋抵达英国,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教授拉斯基(HaroldLaski))后,他又在1925行。在英国学习和旅行期间,

他结识了不少英国作家和诗人朋友,包括狄更生、罗素、卡本特、威尔斯、魏雷、曼斯菲尔德和哈代等。其中,与曼斯菲尔德的会面和交往最令徐志摩感到刻骨铭心。

徐志摩首先认识了曼斯菲尔德的丈夫――伦敦《雅典娜》杂志的主编、诗人、文艺评论家麦雷。1922年7月的一天,徐志摩和麦雷在伦敦一家嘈杂的茶店里讨论英法文坛的状况。徐志摩说到中国小说受俄国文学影响极大。麦雷深有同感,他们夫妇最崇拜俄国契诃夫等大师。于是,徐志摩答应星期四去看望体弱多病的曼斯菲尔德。

那天晚上,细雨霏霏,徐志摩拿着雨伞和几卷中国字画,冒雨前往伦敦彭德街10号,开门的是麦雷。进门后,一位将近中年、和蔼可亲的妇人,笑盈盈地从壁炉前的沙发上站起来,和徐握手问安。麦雷陪伴徐志摩聊天,谈及东方的观音、基督教的圣母以及希腊、埃及、波斯宗教里的女性。此时进来一位年轻的女郎,徐志摩以为是曼斯菲尔德,但却是房主人。之后陆续来了两个人,都上楼见曼斯菲尔德。这令徐颇感失望,冒雨前来,本想见《幸福》的作者,偏偏她又不下楼。十点半了,徐志摩只得起身告辞,麦雷送出房门。徐志摩一边穿衣服,一边说了自己想见她的愿望。麦雷却说:“若你不介意,不妨上楼一见。”徐志摩听后,喜出望外,脱下雨衣,跟着麦雷一步一步登上楼梯。

房子很小,一张大床差不多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墙壁用纸裱糊着,挂着几幅油画。曼斯菲尔德坐在床边的沙发榻上,穿着锃亮的漆皮鞋,闪光的绿丝袜,枣红丝绒的裙子,嫩黄的上衣,领口是尖开的,胸前挂着一串细珍珠,袖口只及肘弯,黑色的头发梳得光滑异常,式样犹如中国的“刘海”。

当时曼斯菲尔德正患肺结核,说话时声音稍高,肺管里便如吹荻管似地呼呼作响。每句话语收顿时,总有些气促,双颊间便多添了一层红润。徐志摩看着她说话困难的情形,心里很难受,便将自己的声音放低,希冀她也跟着放低,这一招果然有效,她声音也降低了不少。他们之间交谈的内容大部分是对英国文坛现状的评论,曼斯菲尔德批评了当时最风行的几个小说家,接着又谈到她对中国的景仰与爱慕,说最爱读中国诗词,盛赞中国诗艺是一个奇迹。她还劝徐自己翻译中国诗词,因为中国诗只有中国人才能译得好。曼斯菲尔德还问徐志摩喜欢哪些作家,徐答说有契诃夫、哈代、康拉德。最后曼斯菲尔德问起徐志摩回国后打算做什么,希望徐不要过问政治,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谈起她的著作,徐志摩说她的作品是纯粹的艺术,恐怕一般人很难理解。曼斯菲尔德说:“正是如此,通俗流行绝不是我所追求的。”徐志摩又说了愿意以后有机会翻译她的小说,希望得到作者的同意。曼斯菲尔德说她当然愿意,并谦虚地说自己的著作不值得翻译。末了,曼斯菲尔德邀请徐志摩到瑞士去找她,说自己非常喜欢瑞士的风景,日内瓦湖的妩媚,乡间牧场的宁静。徐答应将来回欧洲时,一定去瑞士拜访她。

短短20的会面,徐志摩受到了一次美的洗礼。后来在《曼殊斐儿》一文中,他写道:“至于她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静,我其实不能传神于万一;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水洗静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或是南洋莹彻的星空,你只觉得它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地领会了造化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性灵。我看了曼殊斐儿像印度最纯彻的碧玉似的容貌,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的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讶她粹极的灵彻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

1923年1月9日,曼斯菲尔德在法国枫丹白露逝世,3月11日,徐志摩写下了《哀曼殊斐儿》一诗,寄托自己对曼斯菲尔德的一片哀思:

我昨夜梦入幽谷,

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

我昨夜梦登高峰,

见一颗光明泪自天坠落。

古罗马的郊外有座墓园,

静偃着百年前客殇的诗骸;

百年后海岱士黑辇之轮,

又喧响在芳丹卜罗的青林边。

说宇宙是无情的机械,

为甚明灯似的理想闪耀在前?

说造化是真善美之创现,

为甚五彩虹不常住天边?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

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时间!

谁能信你那仙姿灵态,

竟已朝露似的永别人间?

非也!生命只是个实体的幻梦:

美丽的灵魂,永承上帝的爱宠;

三十年小住,只似昙花之偶现,

泪花里我想见你笑归仙宫。

你记否伦敦约言,曼殊斐儿!

今夏再见于琴妮湖之边;

琴妮湖永抱着白朗矶的雪影,

此日我怅望云天,泪下点点!

我当年初临生命的消息,

梦觉似的骤感恋爱之庄严;

生命的觉悟是爱之成年,

我今又因死而感生与恋之涯沿!

同情是掼不破的纯晶,

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

死是座伟秘的洪炉,此中

凝炼万象所从来之神明。

我哀思焉能电花似的飞骋,

感动你在天曼殊之灵?

我洒泪向风中遥送,

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 1923年10月29日,徐志摩翻译了曼斯菲尔德小说《园会》中玖思小姐的一段唱词,刊于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后收入1927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版《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

这样的生活是疲――倦的,

一朵眼泪,一声叹息。

爱情也是要变――心的,

这样的生活是疲――倦的,

一朵眼泪,一声叹息。

爱情也是不长――久的,

时候到了……大家――回去·

这样的生活是疲――倦的,

希望来了,还是要死的。

一场梦景,一场惊醒。…………

徐志摩还接受了翻译曼斯菲尔德小说的重托。1924年11月,他和陈源合译的《曼殊斐儿小说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小说月报丛刊》第三种。徐志摩写了《曼殊斐儿》,同时翻译了《一个理想的家庭》。1925年,徐志摩又写了《再说一说曼殊斐儿》一文,刊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3号,称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写道:“她的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的缝道里下工夫。她的方法不是用镜子反映,不是用笔白描,更不是从容幻想,她分明是伸出两个不容情的指头到别人的脑筋里去生生的捉住成形不露面的思想的影子,逼着他们现原形!短篇小说到了她手里,像在柴霍夫的手里,才是纯粹的美术(不止是艺术);她斫成的玉是不仅没有疤斑,不沾土灰,而且都是成品的。最高的艺术是形式与本质化成一体再也分不开的妙制;我们看曼殊斐儿的小说就分不清哪里是式,哪里是质,我们所得的只是一个印象,一个真的、美的印象,仿佛是在冷静的溪水里看横斜的梅花的影子,清切、神妙美。”1927年,他又自行翻译成《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由北新书局出版,除保留《曼殊斐儿》和《一个理想的家庭》外,增加了《园会》、《毒药》、《巴克妈妈的行状》、《一杯茶》、《夜深时》、《幸福》、《刮风》和《金丝雀》。

1930年,徐志摩又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三首诗《会面》、《深渊》、《在一起睡》,以《曼殊斐儿诗三首》为题名,发表在8月15日《长风》半月刊上。在这三首译诗的前面,徐志摩写有一篇小记,全文如下: 曼殊斐儿,她只是不同,她的诗,正如她的散文,都有她独有的气息与韵味。一种单纯的神秘的美永远在她的笔尖上颤动着。她一生所想望,所追求的是一种晶莹的境界;在人格上,在思想上,在表达的艺术上,她永远凝视着那一个憧憬。她有一个弟弟,她最爱他。他是夭死;这于她是莫大的打击,她感到的是不可言宣的悲哀。同时这件大事也使她更透深一层观察人生,在她的作品里留有深刻的痕迹。这三首小诗,我疑心都是为她弟弟写的。我的翻译当然是粗率到一个亵渎的程度,但你们或许可以由此感到曼殊斐儿,低着声音像孩子似的说话的风趣。她的思想是一群在雪夜里过路的羊;你们能让它们走进你们的心窝如同羊归它们的圈不?

现在再看徐志摩纪念曼斯菲尔德的文章颇感觉像个受宠若惊的少年,他对曼斯菲尔德的美貌极尽描摹之能事:“我看了曼殊斐儿像印度最纯澈的碧玉似的容貌,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

徐志摩多少是个有些浮夸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惊艳和修辞上造作实在无法和曼斯菲尔德的简洁的文体相容,而中国早期留洋的作家多少都有些浮夸的毛病。但无论如何,这次见面留给了徐志摩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虽然曾经有好事者竟然以为她们之间有一段隐秘的爱情,大概也是看了徐志摩的那篇写《曼殊斐儿》的文章的缘故。曼斯菲尔德的绝望和厌世是沉浸在惊艳之中的徐志摩所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影响评价

在西方的男性作家当中,D·H·劳伦斯是真崇拜曼斯菲尔德的,他认为莫瑞在从曼斯菲尔德的纸篓里给读者淘东西,还说是“天才之作”。无独有偶,中国诗人徐志摩对曼斯菲尔德同样也是充满了崇敬之情。他可能是中国作家中唯一见过曼斯菲尔德的人,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却被她的才貌双全深深打动了。在得知曼斯菲尔德过世后,徐志摩深情切切地写下了悼念她的文章《曼殊菲尔》(当时的称呼)。那个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但曼斯菲尔德还是非常好读的,她的很多小说只是一杯茶的功夫就可以使你回味那种恍惚的寂寞,那种从平淡的生活中观察和琢磨的趣味。

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极不相同的叙事风格,经其革新后的英国短篇小说面目一新,自此开始广受世人瞩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英语短篇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她转型期的作品《序曲》成功地融入了戏剧、诗等文学形式及绘画等非文学形式,拓宽了小说这一艺术载体的内涵和容量.。曼斯菲尔德也许称不上是一个小说大家,但她富有情味,敏感、正直、对不公正的社会充满着厌倦。一种真切的生活体验比所谓的博大更为重要。在瞬间的流逝中感受到艺术家最纯粹的心灵震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

流派背景

女性主义的发展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的。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主义却认为,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当中,男性也受压迫,但是他们是由于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成员而受压迫,而不是由于是男性而受压迫。女性则不同,除了因为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等原因之外,还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压迫。

第一个阶段是从19末开始的,其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但是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再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女性主义循着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并对它做了女性主义的改造。一个最主要的改造是提出了下列论点:男权制是先于资本主义制度就存在的,因此推翻资本主义只是结束男性对女性压迫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微观理论门类繁多,主要包含交换理论、网络理论、地位期望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新弗洛伊德理论等。

上一篇:凯伦·杨

下一篇:李佩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