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乾的个人简介
旷乾,男,1973年8月出生,广西全州人。1996年兰州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西民族大学工作,一直从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义务教育财政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教育财政体制的沿革非常了解。现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兼职硕导;教授,博士。
现为广西教育研究院院长。
个人履历
教育经历
1992.09-1996.07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0.09-2002.07,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3.09-2006.07,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任职信息
2016年9月,拟任正处级领导职务。
2017年12月,任广西教育研究院院长。
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议担任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委员。
教学情况主要从事经济学、财政学和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目前承担着国家民委的教改课题“公共财政学u2018探究性教学u2019的研究与实践”和广西民族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各一项。
研究领域从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义务教育财政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在《上海经济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理论探讨》等学术刊物发表了“关于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省级财政的分析”、“ 中外教育资源配置引进市场机制的比较研究”等论文二十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2007年出版了专著《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并获得2008年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科研课题
1、教育部一般项目《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06JC8804)【2006-2009,3万】
2、广西哲社“十一五”规划项目《完善教育财政体制,推进广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06FJYX007)【2006-2007,0.7万】
3、教育厅项目《完善教育财政体制,推进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4、民大引进人才项目《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2008-2009,2万】
5、国家民委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立项《公共财政学“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8-2009,0.7万】
6、广西民族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 》【2008-2009,1.0万】
主要论著
1、(独著)《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冲击及在此问题上认识的误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独著)《浅谈政府对农业进行资源配置的原因及其措施》【《宜春学院学报》2003(1)】
3、(第一作者)《关于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省级财政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2)】
4、(第二作者)《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主体的改变看“三农”问题的解决》【理论探讨 2004(3)】
5、(第二作者)《自发秩序、诱制性秩序与强制变迁:改革思路的选择》【理论与改革2004(5)】
6、(独著)《教育社会化理论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7、(独著)《论价格机制的缺陷与弥补》【《商业研究》2005(4)】
8、(独著)《制度变迁中的义务教育财政Ⅰ》【《上海教育科研》2005(4)】
9、(独著)《制度变迁中的义务教育财政Ⅱ》【《湖北教育科学》2005(2)】
10、(独著)《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法律缺失》【《教书育人》2006(12P6―7)】
11、(独著)《建构和谐新农村的经济哲学之维D从取消农业税看我国农村社会的制度变迁》【《特区经济》2007(3)P143-145】
12、(独著)《重塑政府与民办教育学校之间的关系》【《中外企业家》,2007(11),P73-76】
13、(独著)《竞次的制度分析》【《领导之友》2007(4),P36~37】
14、《跨国公司参与地区产业集群的分类、形成机制及成长模式研究》【载《促进跨国公司参与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第107-131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
15、(独著)《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基于中国现状的分析》【《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35万字】
16、(独著)《劳动力、环境竞次的制度分析》【《特区经济》2008(1)P116-118】
17、(独著)《政府应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就业》2008(8)P40-41】
18、(独著)《建立统一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广西日报》2008-7-1】
19、《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教育银行》【《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9(3),P25-28】
20、《激浊扬清,正本溯源――论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4),P140-142】
获奖情况
《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基于中国现状的分析》(获得2008年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