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庆的个人简介
李东庆,男,1963年9月生,甘肃武威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学习经历
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硕士毕业,并获自然地理学专业-工程冻土与模型试验研究方向硕士学位;
1999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毕业,并获自然地理学专业-冻土工程与冻土物理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2年-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土木工程系及环境土力学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
工作简历
1986年7月―198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大学毕业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从事工程冻土学与冻土力学实验研究工作;
1988年1月―199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从事工程冻土模型试验原理与试验研究工作;
1992年12月―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多年冻土地区道路路基工程试验研究工作;
1998年12月―199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稳定性试验研究工作;
2002年6月-2004年8月,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土木工程组,环境土力学研究领域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进行含天然气的海底软土工程特性的实验研究(EPRSC项目);
1999年1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有关多年冻土地区工程模拟计算和路基稳定性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工作;
2004年12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果
1.1996年度“方树泉奖学金”,1996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金理事会。
2.1997年度青海省勘察设计优秀QC小组贰等奖,1997年4月24日,《动土层测温技术的改进》,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
3.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8月,214国道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第一期),第五名。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证书号:03-13-05.
4.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1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工程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三名。中国科学院,证书编号:2001J-2-002-3.
5.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2月26日,214国道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第二期),第五名。青海省人民政府,获奖编号:2001JB-2-09-R05.
6.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3月20日,214国道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第二期),第五名。中国公路学会,证书号:02-2-10-05.
7.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4年,高原冻土道路隧道冻害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第十名。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证书号:2004-1-006.
8.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寒区公路与隧道冻害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第十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证书号: 2005-J-232-2-01-R10.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冻土及寒区道路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有关多年冻土退化、冻土工程模型试验与冻土冻融过程数值仿真、冻土路基工程稳定性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用动态模拟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多年冻土的退化情况,为进一步从纵向和垂向上定量分析多年冻土及其各类型冻土岛的退化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次把道路运营时间引入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中,对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为多年冻土地区各类型路段修筑路堤时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思路;分析了渗流水流和周围土介质在不同温度作用下的混合流动边界问题,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综合分析了修筑道路路堤后其下多年冻土在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和降水渗流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温度场和渗流水分场的变化特征。在该方向培养硕士生、博士生5名。
学术论文
1Li Dongqing, Zhu Linnan . Similarity Analysis of Modeling Test of Frozen Soil Under Load, The 6th ICPP,1993, Vol.2,1164-1166.
2.Zhu Linnan, Li Dongqing and Guo Xingming. Similarity Analysis on A Modeling Test for Soil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Without Pressure, The 6th ICPP,1993, Vol.1,835-839.
3.李东庆,朱林楠,郭兴民.荷载作用下冻土模型试验的相似分析,自然科学进展,1994,Vol.4(3), 323-327.
4.李东庆, 马 巍. 冻土二维稳定温度场的复变函数求解.见:第一届全国寒区环境与工程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p90-93。
5.朱林楠,李东庆,郭兴民等.多年冻土区短桩架空通风基础房屋的模型试验研究,冰川冻土,1995,Vol.17(2):164-169.
6.李东庆,吴紫汪,朱林楠,郭兴民.多年冻土退化的数值模拟计算.见: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第五届全国冰川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第二卷,p1082-1086。
7.李东庆,朱林楠,张学珍等.214 国道冻土路基路面实验场测温技术研究,青海交通科技,1996,Vol.16。
8.李东庆,吴紫汪,朱林楠,房建宏.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的模拟预测,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Vol.8:(增刊)。
9Li Dongqing,Wu Ziwang,Fang Jianhong,et al. Modeling and Predicting Permafrost Degradation in the Huashixia Valley,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Under Climatic Warming,1998,The 7th ICPP,page:647-650.。
10Li Dongqing,Fang Jianhong,Li Yichi. Modeling Analysis on the Heat Stability of Embank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ermafrost District of Chang Shitou Mountain in Hua Shixia Valley,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aring Capicity of Roads and Airfields,Trondheim, Norway. 6-8 July,1998,Vol.2:977-984.
11.李东庆,朱林楠,郭兴民, 邢莉莉,房建宏,郭德存.青康公路化石峡冻土路基试验研究站简介,地理科学,1998,Vol.18(No:1),94-95.
12.Dongqing Li,Ziwang Wu,Jianhong Fang et al. Heat stability analysis of embankment on the degrading permafrost district in the East of Tibetan Plateau,China.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8(1998):183-188.
13Li Dongqing,Wu Ziwang,Fang Jianhong,et al Heat stability analysis of embankment of the degrading permafrost district of Chang Shitou Mountain in Northwest Chin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roceedings on Geocryological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in Eastern Russia and Northern China,Yakutsk.1998,Vol.1.41-46.
14.李东庆,吴紫汪,朱林楠等.花石峡连续多年冻土区湿润性地段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 岩土工程学报,1999,第一期:17-20.
15.李东庆,吴紫汪,朱林楠, 房建宏.花石峡长石头山多年冻土及其退化预测. 自然科学进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Vol.9(No:4):346-350.
16.李东庆,魏春玲,吴紫汪. 边坡渗流对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3):175-200.科学出版社.
17Li Dongqing,Fang Jianhong, Wu Ziwang. Calculation determination on the critical heights of embankment in the degrading permafrost region,Ground Freezing 2000,Thimus(ed.), 2000 Balkema, Rotterdam, ISBN 90 5809 1708:15-18.
18Li Dongqing, Fang Jianhong, Wu Ziwang. Analysis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Experimental Railway Embankment in Fenghuoshan Reg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冰川冻土)[J], 2000, Vol.22, Suppl: 20-25.
19.李东庆,马巍,李述训. 修筑铁路路基对冻土条件变化的影响分析.青藏铁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7,p22-24.
20.徐学祖,孙斌祥,李东庆,赖远明. 边界温度周期波动下块石的温度变化规律. 岩土工程学报,2003,Vol.25 No.1:91-95.
21.Binxiang Sun, Xuezu Xu, Yuanming Lai, Dongqing Li, Shuangjie Wang, Jinzhao Zh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conductivity in embankment ballast under periodically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38, n 2-3, April, 2004, p 219-227.
22.孙志忠,马巍,李东庆. 多年冻土区块、碎石护坡冷却作用的对比研究,冰川冻土,2004 Vol.26 No.4:435-439.
23.李东庆,孙志忠,赖远明,何平,房建宏. 青藏高原东部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热稳定性模拟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2005, Vol.27(No.12):1376-1379.
24Li, D.; Zhou Mengqing; Fang, J.; Peng, W.; Xu, A.; Huang, 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n asphalt mixing material under cyclic frost 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Vol.13, 6p. ;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2006,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rrent practices in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Orono, ME, July 23-26, 2006. ISSN: 0270-546X. ISBN: 0- 7844-083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