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的个人简介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陶简介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身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在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首次对建水古窑遗址和陶瓷残片进行的叩访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残片,从此,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了古人无意中传递出的历史与文明。
在1953年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以其 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合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江苏宜兴陶、广西 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的泥料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这便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元素的红色粘土,填色的泥料则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残贴”便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陶器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即新中国成立后曾大量生产的汽锅紫陶汽锅,又称为“杨捏”,为拳头产品,特别是30年代建水艺人向 逢春制作的陶汽锅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时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执地沿用着数千年前发明的制陶工具,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是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 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le 勒)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汽锅是紫陶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驰名中外的“云南汽锅鸡”就是用紫陶汽锅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用汽锅烹炖肉类菜肴,不仅肉丝细腻,味道鲜美,而且汽锅具有耐酸、耐碱、保温持久等特点,同时也是造型美观的美术工艺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1979年中央轻工部批准建水紫陶汽锅为优质产品,同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特地挑选建水紫陶汽锅赠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的夫人。1983年,紫陶汽锅在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胜产品。云南汽锅鸡即建水汽锅鸡被记入《中国名菜谱》一书中。人民大会堂也把汽锅鸡列为国宴佳肴,款待外宾,受到称赞。
建水陶窑传统的建水陶窑称为龙窑,一般呈竖卧状依山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火门在下,切面为上圆下方马蹄形。建水紫陶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上,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窑气的变化使得陶器在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形成可遇不可求的“窑变”。
因了泥料的无砂细腻,可经过精细的打磨而得到陶明如镜的“无釉磨光”效果。高温的焙烧,使得陶制坚硬如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通过七八道工序,使用不同的磨具才能完成。打火皮是第一道打磨工序,用粗砂石去磨,不宜用力过重,过重拉伤陶面则不可救药。随后用细砂石均匀地除去粗砂打磨留下的拉丝。第三道工序用油石将坯面磨光,再用当地找来的鹅卵石做多次上光,直至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进行抛光细研。最后用油脂对陶器进行周身擦拭。经过如此细致繁缛的过程,粗糙无神的陶器,才会显出诱人的光彩。
建水紫陶的特色“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会令你在反复展玩之中爱不释手。
紫陶名人
向 逢春
(1895~1964),建水县碗窑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民国后期迁居城内北门街。11~12岁读旧学。13岁起学习粗陶生产,后转做紫陶。对烟斗、汽锅、花瓶、茶具、文具等在造型上做革新,邀请县城喜爱书画的绅士名人肃茂园、王勉丹、李月娇、吴梅村、马吉生、王和光等在坯体上书画装饰。尔后,向 逢春自己刻苦临摹,自学书法成功,用蓝、黄、黑、白等色泥制成残贴断简装饰,古朴典雅,更胜一筹。1954年12月出席北京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所制各型汽锅、花瓶、直口瓶、美女瓶、文具等80余件产品,送京展览。后任云南省政协委员。1956年加入陶器生产合作社。在社里设美术陶生产小组,与何本金、徐家元等人积极发展紫陶工艺品。当年8月和年底,两次选送产品至中央手工艺业合作社参加出国展览。同年12月任建水县手工艺联合社主任,并被选为建水县人民代表。
向福功
向福功(1919~1987),向 逢春之子,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制陶艺人。自幼随父学习制做紫陶产品,继承和发扬向氏传统紫陶生产技艺,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也练就一手书法绘画和造型技艺。在继承其父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用蓝、黑、黄等色泥料,装饰镶紫陶工艺品,在省内享有盛名,多次制作参加全国和国际博览会展品,获得好评。1980年退休。
张好
张好(1869~1928),字尽美。建水碗窑村人。生于清同治八年,卒于民国17年,终年59岁。从小就从事粗陶生产,善于制作各种陶器及建盖庙宇的琉璃瓦、葫芦、龙头、龙尾、鸟兽头等装饰陶。产品优良精美。紫陶创始后,进一步研究,转请城内绞车巷书画名家王世杰装饰,开始出现断简残贴装饰和磨光工艺,后又发展其他紫陶产品。
潘金怀
潘金怀(?~?),紫陶艺人,建水碗窑村人,后迁书院街。生于清代,死于民国初年。光绪二十年间(1894),潘金怀在制作白陶烟斗中,发现烧好的烟斗上有一小块红色,别具特色,从中受到启示,遂采用当地红、白、黄、紫、青五色粘土,试验研制成红色陶泥,做成泥坯,焙烧后成为紫陶烟斗,产生了第一代紫陶产品,并发展为书画篆刻、磨光工艺。后曾制作花瓶、笔筒等产品,是建水紫陶生产的开创人。
王克敏
王克敏(1876~1892),字勉丹,号慎安居士。建水县城区人。出生于清代书香门第,其父 王永年,光绪癸末进士(1883),官户部主事,书法圆厚秀建,有“ 二王风韵之称”。王克敏少年颖慧,入学为痒生,喜爱书画篆刻。学毕在家办私塾。后赴个旧,任富滇银行个旧分行经理,创办友石仁榛荩ㄑ惺榉ê妥蹋壬铺剩び诹倌 J榉ㄑ趺温ァ 董其昌,几近乱真地步。临摹秦汉、六朝钟鼎,款识各种篆隶,落笔即得其势。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特别擅长博古花鸟,赋色研雅,写意双钩,无不精妙。于紫陶工艺品上做书画,烧成后尤其古意罨然。所制图章印鉴,刀法高妙,工稳秀建,阴文则入汉印,阳文则入钟鼎、古篆,在当时颇有声名,外地人士也慕名以求。常与地方名士如如善长书法的邱梦松,擅长山水的肃茂园,擅长牡丹花的王孝全等吟诗论画,互相鼓励。有时王克敏在陶瓶上先画花鸟,王孝全又画上牡丹,各以所长通力合作,使画幅越显精湛。
汤猛
江西景德镇长大,慕名建水紫陶前去学习,后自成一体。以陶和瓷结合的独特风格为建水陶带来了新气象。在传承建水紫陶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打破了一些传统观念,作品做工精致,造型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