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胜的个人简介
廖平胜(1952-2006),1952年7月生,湖北恩施人。
1975年9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1988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0年担任考试学硕士生导师,自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晋升为教授,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人事管理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教育考试研究委员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天津市考试院兼职研究员,厦门大学高教所兼职教授,华中师大考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职业技能鉴定研究所所长。
人物生平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首倡并负责创建考试学以来,始终守"开拓进取,务实求真,驰而不息,能苦必胜"的研究理念,全力于考试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开拓。他相继组建中国第一个考试学研究室、第一个考试科学研究中心、第一个职业技能鉴定研究所和第一个考试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主持国家、省级考试科研项目3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独撰、主编、参编并已出版《考试学》、《考试学原理》、《考试管理学》、《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中国考试通史》、《国家公务员考试大辞典》等著作、工具书及考试专业用书89本,其中学术专著11部;主持开发人才测评量表3套、局域网络人才测评软件1套、中学全科多功能题库软件1套;为中央及省市招考和人资部门提供研究、咨询、诊断、评价报告160余份。其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成就及荣誉
以他为主笔的《考试学》,肥田野直、刘本固、戴光前、陈永照等中外考试专家称其是“第一部研究考试科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专著”,“不仅具有开拓性,而且具有导向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均提出了独到见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就其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988,1989年该著作两次于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并为前苏联、日本、美国、加拿大、港台等地的专家学者索取,自出版至今一直为高校和全国各类考试业务培训用作教材,1990年获湖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被国家教委评为改革开放以来优秀教育著作之一。由他主笔的《考试管理学》,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中国大学版协优秀学术著作奖。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编写组专家,1999年获劳动部突出贡献奖。他的学术论文有3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数种报刊转载或选入国家部委主编的学术文集出版。他提供的各类报告有140余份为中央及省市招考和人资部门采用。
个人其它信息
20多年来,由于他及其同工驰而不息的锐意进取,所创考试学被誉为"朝阳学科",1996年湖北电视台免费拍专题片播放,并为中央二台转播。他为学科创建倾心竭智的精神和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事迹为多家报刊报道后,被国家人事部、中央民委《人民日报》社收入《东方创业者丛书》、《中国当代改革者丛书》、《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百年人物篇》、《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等文献。时下,廖平胜教授在承担国家软科学和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研究的同时,仍潜心于考试学“四位一体”学科模式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2006年11月9日廖平胜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3岁。
教育专家廖平胜谈“中学生留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中心主任廖平胜教授认为:中学生出国留学的问题事实上已经是一种现代文化现象,应该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
他认为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异,当两种文化碰到一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每种文化都有其特点和长处,文化的冲突对于本民族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早点出国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学生可以在冲突中,利用国外提供的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吸纳异族文化的长处。
出洋留学也能锻炼青少年的能力,如现在的中国小孩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使他们的依赖性很强,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而外国小孩十几岁后以不能自立为耻,到那样的环境中,对锻炼自理自立、意志等方面都会有帮助。
中国目前的现状决定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受教育程度呈金字塔形r此外,“重文凭不重水平”的现象在国内依然存在。因此,出国留学也成为受教育的渠道之一,对未来就业也有很大帮助。地球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国留学同样是顺应这股潮流,对人才的发展、前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但廖教授同时指出,出国留学千万不能盲目,千万不要认为一出国就身价百倍。每个民族都必须根植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精华和糟粕,没有一定的本土民族文化,没有明确的留学目标,那么,留学后回来,所学到的东西不一定能适应中国的社会,所以留学一定要有选择性、方向性、明确性,选择留学的最佳阶段和方向,明确留学的目的,这样对于学生个人、对于社会、民族、国家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