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子(南宋学者)

时间:2023-12-29 00:26:26编辑:资料君

李方子(南宋学者)的个人简介

李方子(1169―1226),字公晦,号果斋,李绍祖之子,李吕长孙。福建邵武人。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袁甫榜进士第三人。李方子为人严肃谨慎。初见朱熹,朱熹便对他说:“看先生为人定是沉默寡言,但心胸宽阔,律己严格。外表平静,办事果断。”李方子就以“果”命名自己的书斋。进士及第后,调任泉州观察推官。后任辰州通判。师友真德秀、袁甫曾经将李方子《禹贡解》奉献给皇上,授其朝奉郎职务。

人物生平

字公晦,号果斋,光泽县乌洲人。生于宋乾道五年(1169年)。少博学能文,为人端谨纯笃。从叔父西山先生李郁学,深得其旨,朱熹许为学友。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历任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等职。在泉州时,真德秀以师友礼之,郡政大小事,都一一征询,辩论经训至深夜不倦。

宋代规制,为官任满,必先通书朝廷,考核后以待升迁。李方子不屑于此,宰相史弥远听说后十分恼怒,唆使人弹劾,李方子因此被解职归田。在故里创云岩书院,讲论学问,学者毕集。他恪守朱熹学说,终身习究,致知力行。人誉“独采其奥,尤精其粹”。

主要作品

著有《朱子年谱》、《禹贡解》、《传道精语》。《宋史》有传。

主要事迹

李方子从小就在“家学之传,远有端绪”的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尚未成年就与其弟李文子,继先行在武夷精舍求学的闳祖、相祖、壮祖三位叔父师从朱熹,后至考亭书院续学。熹喜其“端谨纯笃,天资近道”乐其弟文子“笔力超拔,似李方子”。兄弟俩先后随朱熹左右,承接记录整理朱语之要。特别是李方子,深得朱熹理学要旨,被誉为在朱子学方面“独探其奥,尤精其粹。”系朱子得意门生之一。 嘉定七年(1214),方子进士及第廷对列第三,调泉州任观察推官。时隔三年(1217),真德秀以文殿修撰出任泉州知府。对方子非常推崇,以师友礼之。

李方子一生有两件大事值得重视。一是在朱熹被打成“伪学党魁”,含恨而终后,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撰写《辑晦C先生事实》,为朱熹辩护。对朱熹一生进行了全面总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文步步深入,从“先生之道之至,原其所以臻斯阈者无他焉,亦曰主敬以立其中,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敬者又贯通三者之间,所以成始而成终也。”“自孔孟以降千五百年之间,读书者众矣,未有穷理若此其精者也。” “自孟子没千有余年,而后周、程、张子出焉,历时未久,失其真。及先生出,而后合濂、洛之正传,绍邹鲁之坠绪,前圣后贤之道该编全备,其亦可谓盛矣。”“先生于是考订讹谬,探索深微,总裁大典勒成一家之言。仰包粹古之载籍,下采近世文献,集大成以定万事之法。然后斯道大明如日中天,有目者皆可睹也。夫子之经得先生而正,夫子之道得先生而明。”李方子据理力争,替朱熹鸣冤叫屈,为朱熹去世一段时间后的恢复名誉,为理学宗旨地位的复立,为后来的拨乱反正创造了氛围。

李方子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在朱子去世后上报朝廷并奉旨作序,印刷出版了《资治通鉴纲目》,完成了朱熹生前辛勤为之但终而未竞的事业。

朱熹于1179年邀李吕上庐山讲学前就已着手编撰《资治通鉴纲目》,但其生前却未能出版。李方子于1210年在朱熹后人处得此文稿后,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整理后上报朝廷,要求准予刻印发行。八年多时间的执着、不懈,朝廷“俾方子书其所为刻之”,并奉旨作后序,府台真德秀又给予资金支持,《资治通鉴纲目》终于嘉定己卯(1219)付梓面世,完成了恩师的未竞事业。

上一篇:李永大

下一篇:里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