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考古学家)的个人简介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清华大学,任国学研究院讲师,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1949年后赴台湾大学及史语所。概况
李济( 1896年 7月12日- 1979年 8月1日),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 中国 台湾 人类学家。
1918年,毕业于 清华学堂,后前往美国留学,就读麻省 克拉克大学,学习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
1920年,进入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受 民族学家罗兰·狄克森(Roland Dixon)与体质人类学家恩斯特·虎顿(Earnest Hooton)指导,于 1923年完成论文《 中国民族的形成》,从而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返回中国。
人物简介
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
1925年,29岁的李济任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人类学 讲师,与著 名的四大导师(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同执教鞭。
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 夏县西阴村 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 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
1929年初,应聘出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并参加了安阳 殷墟、章丘 城子崖等 田野考古发掘,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 考古学者。
1936年曾赴欧洲讲学,1938年被推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48年随考古组去 台湾,被推选为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至1950年兼任 台湾大学 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1955~1972年,在 台湾省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46年还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工作,索回 日本侵华期间掠去的中国文物。与 吴金鼎一起调查过城子崖遗址(吴金鼎先期发现,已作多次调查)并做了第一次小面积的发掘,是山东地区考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城子崖》一书的总编辑。
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 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又与他人合著有《 古器物研究专刊》。
故宅
李济的故宅所在地: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双眼井。李济曾取派名李顺井,抑或与此有关。现在这里是钟祥旧城居民聚集区,充满着浓厚的古城韵味。
梦想
这个年轻的 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 西藏、印度、 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
22岁,去 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并没有去新疆、 青海、西藏、印度或是波斯,而是在中原的 河南、山西和 山东。
1926年,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 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他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 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 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 仰韶文化和 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竟也耳熟能详。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他却是闻所未闻。
1945年,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首任馆长。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 底随 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并于隔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 1955年,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
1979年 8月1日,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前后发表考古学著作约150种。其养子李光周亦为台湾重要的考古学家。
李济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是持久与多面向的( 张光直,1981)。他在1928年至1937年所主持的殷墟发掘塑造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的雏形。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中国与台湾考古学的主要领导人物,如 夏鼐、 尹达、 高去寻 、 石璋如、 尹焕章与赵清芳等都曾接受他与 梁思永的指导与训练,并参与 殷墟的发掘工作;他在台湾所栽培的学生,如 张光直、 许倬云等,亦为中国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界的领导人物。
此外,作为中国第一位考古学家,他个人的研究取向与成就产生深远的影响(张光直,1981,99-100)。他坚持以第一手的材料作为立论依据,并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根据可定量的有形物品为基础。同时,他从 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诠释考古资料,并不以中国的地理范围限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问题。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说:“就中国考古学而言,我们仍活在李济的时代。”(张光直,1981,100)
李敖称:“李济三十一岁起就做学阀,八十四岁才在武侠小说中死去。他垄断学术,自己不研究也不给别人机会,u2018安阳发掘报告u2019有始无终,u2018中国上古史u2019计划拖延不做”,又称李济是“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
贡献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 安阳 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我们关于 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他领导的安阳发掘,对20世纪整个下半世纪的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 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 高去寻在内的中国 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是在安阳接受的考古学训练。
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 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往事
1959年,以《考古》杂志为代表的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发起了猛烈的“围剿” 。李济的儿子 李光谟甚至还收藏了当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济。此后,和许多政治上选择错误的著名学者一样,这个名字逐渐消逝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
不知道李济对于此种“围剿”的反应如何,但他曾对1949年后大陆的考古发掘报告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中缺乏实际材料,充满了政治术语,对出土地、器物、尺寸等内容居然都号称“保密”。
“我想,按照他一贯的标准,这些根本都够不上考古学。”李光谟感叹道。
直到后来西安 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出来以后,李济对大陆考古学的印象才有所改变,他自己的文章中也开始引用大陆学界的资料。
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但他对待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其实岂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简直就是可恶。台湾名人 李敖就曾写过文章,称李济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李济因固执而获罪为“ 学阀”,但饶是刻薄如李敖,也从不否认他身上“迷人” 的一面。 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 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心中是否牵挂 殷墟?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 这些问题,由于长期的两岸阻隔,甚至连李光谟也无法回答,但他说:“1977年,李济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 安阳》,可见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著作专书
1. 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研究院丛书, 1928 。
2.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8.
3. 城子崖,与 傅斯年、 董作宾、 梁思永、吴金鼎、 郭宝钧、刘屿霞合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1,1934 。
4. 小屯第三本u2027殷虚器物甲编:陶器上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2,1956 。
5.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ree Lectures Illustrated with Finds at Anyang .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1957. 6. 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
7. 殷虚出土青铜爵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二本, 1966 。
8. 殷虚出土青铜行纹髦芯浚胪蚣冶:献牛醒胙芯吭豪酚镅匝芯克泄脊疟ǜ婕4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三本, 1968 。
9. 殷虚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四本, 1970 。
10. 殷虚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五本, 1972 。
论文
1. 幽兰,《清华学报》 2.2 , 1925 。
2. The Bones of Sincheng ,《中国科学社论文专刊》 31 , 1926 。
3. 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1-2 。
4. 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37-48 。
5. 殷商陶器初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49-58 。
6. 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虚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219-252 。
7. 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337-348 。
8. 现代考古学与殷虚发掘,附载于《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405-410 。
9. 俯身葬,《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1 ,页 447-480 。
10. 发掘 龙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 1.1 , 1931 。
11. “Archaeology,” In: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 , ed., by Sophia H. Chen Zen, Shanghai :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pp. 515-526.
12. 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3 ,页 559-578 。
13. 安阳发掘报告编后语,《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44 ,页 729-733 。
14. 殷虚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 祝蔡元培 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 1933 ,页 73-104 。
15. 城子崖报告序,《城子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1 , 1934 ,页 11-17 。
16. “Summary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Work in China ,”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 Vol. IV, Canada , 1934, pp. 2815-2824.
17. 中国考古之学过去与将来,《 东方杂志》 31.7 , 1934 。
18. 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中国考古学报》第一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36 ,页 1-2 。
19. 民族学发展之 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 1941 。
20. 古物,《 中央日报》全国美展特约论文, 1943 。
21. 远古石器浅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次专题展览会》, 1943 。
22. 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中央研究院《学术?刊》 1.2 ( 1944 ): 1-14 。
23. 研究中国 古玉问题的新资料,《六同别录》中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45 ,页 1-3 ;又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3 ( 1948 ): 179-182 。
24. 中国考古学报前言,《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7 ,页 1-2 。
25.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100 。
26.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70 (稿 存 上海);又刊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4 , 1952 。
27. 跋彦堂自序,《小屯第二本u2027殷虚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报集之 2 , 1948 ,页 14-16 。
28. 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2 ( 1950 ): 1-17 。
29. 瑞岩民族学调查初步报告 ── 体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 2 , 1950 。
30. 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 , 1950 。
31. 中国民族之始,《大陆杂志》 1.1 ( 1950 ): 2-5 。
32. 博物馆与科学教育( 中央广播电台讲演辞 1944 ),索子明着 故宫文物浅说代序, 1950 。
33. 值得青年效法的 傅孟真 先生,《自由中国》 4.1 , 1951 。
34. 中国史前文化,《大陆杂志》 2.11 ( 1951 ): 1-5 。
35. 从人类学看文化(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三十五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3.11 ( 1951 ): 356-363 。
36. 傅孟真 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傅所长纪念特刊》,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51 ,页 11-19 。
37. 殷虚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3 下( 1952 ): 523-619 。
38. 小屯陶器质料之化学分析,《台湾大学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 1952 。
39. 关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之创设,《台大文摘》 1.4 , 1952 。
40.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之经过,《大陆杂志》 5.7 ( 1952 ): 219-225 。
41. 北京人的体质与生活,《大陆杂志》 5.10 ( 1952 ): 321-329 。
42. 跪坐蹲居与箕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4 ( 1953 ): 283-301 。
43. 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 , 1953 。
44.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自由中国》 9.9 ;又《三民主义半月刊》 19 , 1953 。
45. 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性质与成就,《中国一周》 191 , 1953 。
46. 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民主评论》 5.4 , 1954 。
47. 太平洋科学会议(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八十八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8.4 ( 1954 ): 3 04-306 。
48. 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中央日报地图周刊》八周年 400 期纪念, 1954.4.23 。
49. 台湾大学现行招生办法之商榷,《自由中国》 10.9 , 1954 。
50. 如何办科学馆,《中国一周》 211 , 1954 。
51. “Notes on Some Metrical Characters of Calvaria of the Shang Dynasty Excavated from Houchiachung, Anyang,”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1 ( 1954 ): 549-558 。
52. “Importance of the Anyang Discoveries in Prefacing Known Chinese History with a New Chapter,”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91-102 。
53. “Studies of Hsiao-t’un Pottery : Yin and Pre-Yin,”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03-117 。
54. “Diverse Backgrounds of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Yin Dynasty,”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19-129 。
55. 对于 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中央研究院院刊》 3( 1956 ):155-160。
56. 论追求真理应该从认识自己身体作起,《中央日报》, 1956.8.5 。
57. 试论 中国文化的原始,《中央日报学人》 1 , 1956.10.2 。
58. 殷虚陶器研究报告序,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8 , 1956 。
59. 人之初,《中央日报学人》 12 , 1956.12.18 。
60. 论道森氏晓人案件及原始数据之鉴定与处理,《现代学术季刊》 1.2 , 1957 。
61. “Pattery and Bronze of the Yin-Shang Period,”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
62. “Hunting Records Faunistic Remain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 from the Archaeologial Site of Anyang,”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
63. 殷虚白陶发展之程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8 下( 1957 ): 853-882 。
64. 由?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 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9 下( 1958 ): 809-816 。
65. ?形八类及其文饰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上( 1959 ): 1-69 。
66. 殷虚建筑遗存序,《小屯第一本u2027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2 , 1959 ,页 1-4 。
67. “Examples of Pattern Dissolution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pecimens of Anyang ,” Artibus Asiae 22.1/2(1959): 138-142.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
68. 文化沙漠,《自由中国》 21.10 , 1959 。
69. 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国际会议开会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5/16 ,1960。
70. 我与中国考古工作(口述,由 李青来笔记),《新时代》创刊号, 1961 。
71.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Collier’s Encyclopedia , New York , 1961.
72. 故院长 胡适 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上( 1962 ): 1-3 。
73. “Some Anthropological Prodlems of China :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62.
74. 我在 美国的大学生活,《传记文学》 1.5/6 , 1962 。
75. Chinese People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20 , 1962 。
76. 我的记忆中的 梅月涵 先生,《清华校友通讯》 2 , 1962 。
77.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3 ( 1962 ): 351-370 。
78. 侯家庄 1001 号大墓序,《侯家庄第二本u2027 1001 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3 , 1962 ,页 1-3 。
79. 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一(比较觚形器的花纹所引起的几个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下( 1963 ): 699-739 。
80. “Foreword in Kuang-Chih Chang’s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81. 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21/22 , 1963 。
82. 古器物研究专刊发刊辞,《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4 u2027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3 。
83. 古器物研究专刊序,《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 之 4 u2027 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5-10 。
84. 殷商时代青铜技术的第四种风格,《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 1964 ):343-351 。
85. 南阳 董作宾 先生与近代考古学,《传记文学》 4.3 , 1964 。
86. 想象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比较(历史博物馆专题讲辞),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丛刊》 2.3 , 1965 。
87.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及其所引起之问题,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4 , 1965 。
88. 回忆中的 蒋廷黻 先生,《传记文学》 8.1 , 1966 。
89. 如何研究青铜器,《故宫季刊》 1.1 , 1966 。
90. 关于中美 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一般问题和建议,灵辉译,《新时代》 6.7 , 1966 。
91. 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星岛日报创刊号廿五周年论文集》, 1966 。
92. 大龟四版的故事,《 董作宾 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集》, 台北, 1966 。
93. 红色土时代的 周口店文化,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6 , 1967 。
94. 我的初学时代,《传记文学》 11.3 , 1967 。
95. 自由的初意,《 自由谈》 19.4 , 1968 。
96. 考古琐谈(一)──古物保存法颂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一),《自由谈》 19.5 , 1968 。
97. 考古琐谈(二)──敦煌学的今昔,《自由谈》 19.6 , 1968 。
98. 考古琐谈(三)──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自由谈》 19.8 , 1968 。
99. 考古琐谈(四)──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自由谈》 19.10 , 1968 。
100. 华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别、分布与编年,《大陆杂志》 36.4 , 1968 。
101. 械男沃萍捌湓迹独酚镅匝芯克 39 上( 1968 ): 335-350 。
102. 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附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40 下( 1968 ): 913-944 。
译述
1. 甘肃史前人种说略( Davidson Black: Notes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s of the Prehistoric Kansu Race, Memoir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 Series A, No. 5 ), 1925 。
2. 奉天沙锅屯及河南仰韶村之古代人骨与近代华北人骨之比较( Davidson Black: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es from the Sha Kuo T’un Cave Deposit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from Yang Shao Ts’un and with Recent North China Skeletal Remains, Palaeontologia Sinica , Series D. Vol. 1 ), 1925.
3. 周口店储积中一荷谟形的下臼齿( Davidson Black: The Lower Molar Hominid Tooth from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 Palaeontologia Sinica , Series D. Vol. VII. ), 1927.
4. Manchuria in History: A Summary (节译傅斯年:东北史纲),历史语言研究所, 1932 。
5. 人类学( A. L. Kroeber: Anthropology, Scientific American 183.3(1950) ),中央文物供应社五十年来科学的进展, 1951 。
书评与介绍
1. 历史圈外(介绍一本有关先史学的小人书)( Beyond the Bounds of History , by Henry Breui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ary E. Boyle; P. R. Gawthorn Ltd., London , 1949 ),《大陆杂志》 1.8 ( 1950 ): 4-6 。
2. 猎熊(介绍一本有关先史学的小人书)( Beyond the Bounds of History , by Henry Breui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ary E. Boyle; P. R. Gawthern Ltd., London , 1949 ),《大陆杂志》 1.11 , 1953 。
3. “Asia and North America Transpacific Contacts,” Assembled by Martin W. Smith, American Antiquity , Vol. XVIII. No. 3, Part 2, Jan. 1953,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 , 1953 。
4. 中国思想史之研究,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 ed., by Arthur F. Wrigh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No. 1.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Vol. 55, No. 5, Part 2, Memoir No. 75, Dec. 1953, pp. XIV+317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3 , 1954 。
5. 中国科学技术史,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 by Joseph Needham F. R. S. With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Vol. 1.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pp. XXXVIII+318.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4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6 , 1955 。
6. 中国铜器时代 古兵:北京故宫博物院 杨宁史旧藏三代青铜兵器图录, Chinese Bronze Age Weapons: The Werner Jonnings’ Collection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 by Max Loehr, Ann Arbor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6, pp. I-XIII; 1-233.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7 , 1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