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谦(作家)

时间:2023-12-26 18:50:37编辑:资料君

李玉谦(作家)的个人简介

李玉谦,著名战地记者,诗人,作家,书画家,独立纪录片制片人。

人物资料

1962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刘官庄乡解家庄。

1978年16岁高中毕业入伍,考入军校,学习新闻专业。

1981年19岁军校毕业,分配到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驻济南军区记者站从事电视新闻报道。

1984年―2000年担任中央台驻济南军区记者站记者,拍摄纪录片50多部,有20多部纪录片获全国大奖并在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作为纪录片经典样片供学生学习观摩。

199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5年7月毕业。

1995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攻读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生。1996年―1997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纪念建军70周年纪录片编导、撰稿,费时两年完成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背负民族的希望》,片名由江泽民题写,1997年8月1日前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段播出。

2000年调入解放军画报社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2009年1月,诗文集《灵魂图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自主择业,成立北京大道广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影视、出版、书画展览等文化产业的创意、策划、制作和运营。

人物故事

1985年的故事

那一年,时任中央电视台驻济南军区记者站记者的李玉谦23岁,而中越的仗也已经打到第六年。就在那年的中秋节,彭丽媛把《在希望的田野上》带到了老山,李玉谦则被央视派出做总政歌舞团赴老山前线慰问演出的报道。

三个月的时间,李玉谦几乎把老山前线所有的部队走遍,最后他把自己的摄像机对准了济南军区第67集团军199师596团“双大功七连”。

他提前一个月得知这只队伍将在1985年12月2日发起一场进攻,而战争之后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士肯定会有牺牲和伤残的。记者的敏感让他决定有意识的对这个连队的战士一个一个的进行拍摄,从平日的训练、生活一直到“122”前一天的写遗书、喝出征酒,李玉谦的镜头细致的扫过每一位战士的脸,尽量为他们保留一些难得的影像。

1985年12月2日7:30分,打响了战斗。“双大功七连”的50名突击队战士冲上战场,李玉谦也背着他的摄像机在血雨腥风中穿梭。战斗在25分钟后结束,“炮火的激烈,远超过你想象,像下雨一样,地面还被掀翻好几层。”经历过一番战场洗礼的李玉谦陈述起往事来有着沉淀后的平静。

他的拍摄从当天的早四点一直进行到晚八点,累计五大盘录像带总共1小时40分钟:炮火轰鸣中,一个又一个战士从阵地上被送下来救助时,年轻的躯体无一不被炮火摧残的遍体鳞伤,而凯旋的凯歌奏起时,幸存的战士们则是抱头痛哭。

25分钟的“12.2”战斗,我军50名突击队员阵亡11名,七成伤残,越军阵亡87名,以我军攻克968高地作为终结。尽管在军事上,它被认为是现代战争丛林作战的经典样板,然而,对于那些冲锋陷阵的战士而言,他们的个体命运就此改变。

战斗结束三天后,带着战后心理阴影的李玉谦离开了战场,无法从战争环境中摆脱的他,回来后跟朋友团聚,喝第一杯酒时,必然要面朝西南方向祭奠,这成了他保留的习惯。

24年后的追随

1小时40分钟的录像被李玉谦带回济南后,因为影像纪实的战争太过真实和残酷,这段录像就此被封存,无法公映。很难说清他有多少次梦回战场,这段战争的阴霾成了他一直想理清的心病,事实上,自从他离开战场,当年的那段影像资料,他只看过一次,多年来,他对所有的战争小说和战争影视都避而远之。2009年,正赶上中越战争(1979年)30周年,当年那些参战的20多岁的小伙子,已经成了50岁左右的人。此时的李玉谦也已是年近“知天命”的年纪。

2009年,时任《解放军画报》社二编室主任的他申请自主择业,开始了他一直想进行的计划--以1985年他拍摄的原始影像为一条线,寻访当年参加“12.2”战斗的亲历者,追拍他们如今的生活。

这些年来,他们是如何生存的?面对生活的考验和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奋斗拼搏的?

带着百般疑问,李玉谦找到了当时“双大功七连”的副连长、“122”战斗突击队队长孙兆群。24年后的孙兆群已经是山东省济宁预备役炮兵师的副师长,多年来,他一直跟其他战友保持着联系,受伤的战友遇到什么困难,他会尽力解决,他也一直照顾16个烈士的父母,每年的节假日都要去看望那些老人,他帮着每一家做过无穷无尽的事情。他像是一个领头羊,找到他以后,就自然能够找到其他的人。

吃不准如何配合李玉谦进行拍摄的孙兆群,又找来了当时的老连长张长岭和老营长张风洋,三个人和李玉谦一拍即合,还一起看了李玉谦当年拍摄的影像资料,而孙兆群一看到战斗打响的那一刻便扭头不忍再看。

李玉谦自己拿出30多万元存款买了前期的摄像设备和后期的编辑设备,当年战地前沿救护所所长、自己开医院的许新升提供了40万元的资助,李玉谦在两三天之内组建了摄影团队,连人带设备一股脑的都拉到了山东。

2009年6月10日开机,大半年的光景,他和他的摄影团队驾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寻访到了1985年“122”战斗中包括孙兆群、张长岭、张凤祥在内的八位幸存者的战后生活--炸断一条腿的高俊忠、两次负伤的马军,军医许新升、外号“孔大侠”的孔凡超,以及失去了一只眼一只胳膊一条腿的特等残废陶世德。

2009年底,他和他的团队粗编制作出这八人的十集纪录片,每集三十分钟,名字暂定为《战友-寻访122战斗亲历者》。

2010年12月1―3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连续播出了纪录片《生死兄弟连》上中下三集。 25年前,老山前线的战地记者李玉谦拍下了这场战斗; 这部片子反映的是25年前老山轮战中的一场战斗――“12.2”战斗,以及战后参战者的命运和对战争的思索,给人心灵的震撼力极强。

所获荣誉

2010年12月,李玉谦因策划拍摄反映边境防御作战的纪录片《生死兄弟连》,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2010年中国魅力人物50人”。

人物评价

历史就是历史,战争就是战争,还原历史的真相,再现战争的真相,是新闻和文学工作者的责任,更是一个战地记者以及多年从事新闻工作者的良心。玉谦老兄的所作所为给迷迷瞪瞪也算活着的人们敲了重重的一锤。一个人的灵魂到底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但是一个人的灵魂到底能有多大的分量是每个人且只有本人内心的那杆秤才能称出来的;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完全取决于他的目标追求以及内心的容量……

2012年11月,【国家记忆2012?致敬历史记录者】给予“年度公民写史”获奖者李玉谦 的致敬辞:

他以一人之力,策划拍摄中越战争纪录片《生死兄弟连》,通过战地影像资料、参战老兵及其家人口述,真实呈现老山前线老兵们的生存状态;他以个人视角回望27年前的那场战争,诠释生命个体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所呈现的特殊基调、情态和价值。这是一个战地记者的私人记录,也是一个公民对待历史的态度和责任。

2013年,在【国家记忆2013?致敬历史记录者】评选中,由战地记者李玉谦策划拍摄的《生死连 兄弟情》获“年度历史影像”的获奖辞:《生死连 兄弟情》,那是一场离我们最近,却离我们最远的战争;那是一群仍在我们眼前,却被视而不见的青春身影;那是一个已经逝去,却被呼唤回归的年代;那是一卷在历史中被潜像,而在今天才得以显影的底片。

上一篇:李甜芬

下一篇:李斌(圆号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