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运周

时间:2023-12-26 08:37:09编辑:资料君

廖运周的个人简介

廖运周(1903年―1996年),安徽人。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一九二七年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做兵运工作,任寿县学兵团教育副官。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任鲍刚师的连长、参谋,参加发动芜湖兵变,任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九团团长,国民党军独立第四十六旅七三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师六五六团团长、三三○旅旅长、一一○师副师长、师长。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廖运周 - 生平简介

廖运周,1903年生于安徽南部凤台县。

河南中州大学肄业,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炮兵团见习,第25师75团1营参谋。参加南昌起义,任25师75团团部参谋、连长。他此时所在的部队,正是叶挺的部队。起义军南下潮汕失利后,廖运周到了南京。

1928年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潜入国民党三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他是杰出的地下党员,长期战斗在敌人内部,曾先后任团部副官、师部副官长、团长等职。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升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副师长、110师师长。1938年恢复中共组织关系,在其任师长的110师建立中共秘密师党委。1946年任110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廖运周率110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起义成功,对取得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委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兼秘书长,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民革中央常委、中央监委副主席,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病逝。

廖运周 - 抗战时期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正酣,侵华日军淞浦师团被中国军队重重包围。处于包围圈之外的日军一部受命向东进攻救援淞浦师团。当这股日军援兵直扑德安时,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为确保全歼淞浦所部,除令5个师南下堵口子外,还令防御面过大的守军适当收缩集中。廖运周在隶属于汤恩伯军团的第110师656团当团长。656团在廖运周的指挥下于茨芭山袭击了日军的辎重队,缴获了大批辎重和其他战利品。

湖北、江西两省交界两山之间的一个坳口。公路在这里拐了两个急弯呈S型,中间是一座十几米高的小高地。廖运周团在此地迟滞日军一个旅团一天多的时间,击毁大批日军坦克和汽车,歼灭数百名日军,自己却无人伤亡。一时轰动了武汉外围各战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电嘉奖,称赞廖团“战果辉煌”。这一战在日本的《Malu》杂志上有过介绍,根据日军纪录,丸山师团(27师团)因为首车尾车被击毁,部队无法机动,在“支那军炮兵集团”打击下损失坦克九辆,其它战车十六辆,卡车四十余辆,人员伤亡六百余,超过了当初攻占东北三省的全部损失。

廖运周 - 淮海起义

1949年的淮海决战中,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歼灭国民党的第七兵团;第二个阶段是歼灭国民党的第十二兵团,也就是歼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是歼灭杜聿明集团。

在第二阶段时,黄维兵团发觉已经被包围以后不想坐以待毙,经与南京方面联络,26日得到指示:“贵兵团应不顾一切,以全力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匪,与李(延年)兵团会师,俾利尔后之作战。”于是黄维开始谋划收缩兵力,准备突围。当天下午,黄维将八十五军一一○师师长廖运周等召到兵团部,部署突围。八十五军一一○师师长廖运周报告该师侦察人员已发现当面解放军的薄弱环节,可以乘隙取得突破;同时建议将齐头并进改为梯次行动,由一一○师为先锋,首先突击,其他三个师随后跟进。黄维很高兴,着实夸奖了廖一番并且采纳了这个建议。黄维没想到,廖运周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在黄维眼里,廖运周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国民党将领。廖运周对黄维说:“这次突围非同小可,如果长官相信我廖运周,我们一一○师的官兵愿以死孝忠,请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先走一步。”大难当头之时,黄维听到廖运周这样一番话,高兴地说:“不愧是黄埔的同学,你要什么武器、装备都给你,坦克、榴弹炮,随你要。”

黄维同意廖运周的建议以后,廖运周立即派人潜往中原野战军6纵报告情况,并请求乘突围之机举行战场起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批准廖运周起义。

1948年11月27日晨,廖运周率领一一○师的两个团从双堆集出发,向解放军指定的大吴庄前进。两小时后,他们顺利通过中野六纵阵地,起义圆满成功。一一○师通过后,解放军立即封锁了通道。黄维不断用电台询问情况,回答都是“沿途畅行无阻”。当一一○师通过后,六纵立即封闭了通道。黄维以为一一○师突围成功,命令后续三个师沿110师的路线跟进,不料随即遭到解放军预伏火力的迎头痛击,尽管有飞机、坦克的支援,仍未能突围出去。黄维还奇怪一一○师是怎样突出去的。为了妥善安排好一一○师官兵,刘邓首长命令对起义的事保密三天。

当十二兵团得知一一○师起义的消息,士气大受打击。军长、师长们都上下猜疑,互不信任。廖运周起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原野战军的士气,为歼灭黄维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纵队不失时机地向黄维兵团发起攻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之后,廖运周所部改编为十四军四十二师,廖运周任师长。后来有人在回忆录中认为:廖运周的起义,是黄维兵团失败的关键。

1948年12月21日,毛泽东,朱德联名致电廖运周和一一○师起义官兵,高度评价了他们的起义,对他们11月27日英勇起义,脱离黄维兵团,加入人民解放军非常赞赏,并且感到极为欣慰。

廖运周 - 生平年表

生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安徽凤台人,原名廖冠周,字冠渊。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南京军事学院(人民解放军)第一期毕业。

1927年7月军校毕业后派任武汉国民政府第2方面军炮兵团少尉见习排长,旋调任第25师(师长李汉魂)第75团(团长孙一中)团部中尉参谋。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后任民革第25师第75团团部上尉参谋兼警卫连连长。9月在广东梅县战败被俘,旋脱逃避居上海。

1928年2月6日出任国民革命军第33军(军长张克瑶)学兵团(团长孙一中)中尉教育副官。6月因学兵团解散,改任中共寿县县委委员。8月出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团(总司令方振武)参谋处(处长蔡天囚)上尉参谋。12月调任第96师(师长魏光武)参谋处上尉参谋。

1929年1月第96师缩编入第44师(师长阮玄武),任参谋处上尉参谋。4月调任第6路军(总指挥方振武)参谋处(处长蔡天囚)上尉参谋。6月调任第45师(师长鲍刚)第134旅(旅长王占林)第267团(团长乔明礼)上尉连长。9月调任师部参谋处上尉参谋。11月因所部兵变被撤职。

1930年5月出任北京国民政府第2方面军(总司令鹿钟麟)第4军(军长阮玄武)第2师(师长鲍刚)参谋处上尉参谋。

1931年1月调任第2师第2团(团长乔明礼)少校连长。

1932年12月所部改称“抗日救国军”(总指挥方振武)第2师(师长鲍刚),升任第2团中校营长。

1933年5月所部扩编为“抗日救国军”第2军(军长鲍刚)第2旅(旅长乔明礼),升任第3团上校团长。9月第2军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46旅(旅长鲍刚),改任第738团上校团长。

1936年3月23日叙任陆军炮兵中校。

1938年1月独46旅738团改编为第1战区补充第2师(师长张轸)第3旅(旅长辛少亭)第6团,仍任上校团长。2月所部改编为第110师(师长张轸)第328旅(旅长辛少亭)第656团,仍任上校团长。10月调升第110师(师长吴绍周)第330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1939年6月所部缩编为三团制,调任第110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兼野战补充团团长。10月改兼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游击干部训练班(兼主任汤恩伯,教育长马励武)少将大队长。

1940年7月19日晋任陆军炮兵上校。

1941年6月升任第110师少将副师长。

1942年4月1日升任第110师(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4年6月27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5年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4月第110师整编为第110旅(旅辖两团),改任少将旅长。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4月15日晋颁三等云麾勋章。

1948年9月19日整110旅恢复第110师(师辖三团)番号,改任少将师长。同月22日晋任陆军少将。12月27日在安徽濉溪率部起义。

1949年2月9日所部编入人民解放军第42师(师辖三团),任师长。

1952年9月入军事学院学习。

1954年12月军事学院毕业后派任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1955年9月27日授予少将军衔。

1962年8月转业后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委主任委员。

1976年9月调任民革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79年10月当选民革中央常委。

1983年6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6月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1996年5月11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回忆》。

廖运周 - 相关词条

赵亚曾冯祖荀陈宰均丁绪淮高国景毛泽东马占山董海川李洪春吕洞宾司马懿姬际可毛文龙郭雨顺杨延昭沈玉昌郑洞国汪敬虞蒋介石戴安澜

上一篇:克珠杰·格勒巴桑

下一篇:李春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