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桢(历史人物)

时间:2023-12-22 11:04:59编辑:资料君

李桢(历史人物)的个人简介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人,即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概述图片来源:明人绘《李桢像》辽宁省博物馆藏)

人物生平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人,即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民族政策

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青海长火落赤侵犯洮河。李桢上奏朝廷,极力论说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立贡市不是什么好政策,并历数了边疆官吏的四大失误,是导致民族骚乱的根本原因。神宗皇帝接纳了这个建言。但设立贡市已20余年,就没有再追究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婚配

大臣赵用贤原将女儿许配于御史吴之彦之子吴镇。但吴氏父子过赵门不为礼,并在公共场合污辱赵,赵愤而返礼绝婚,吴氏父子以“论财逐婿、蔑法弃伦”的罪名告到了神宗皇帝那里。户部郎中郑材又落井下石,上书毁谤赵用贤。李桢知道后,义愤填膺,为赵鸣不平,并深恨郑材的卑劣。于是上书朝廷,严词驳斥了郑材的上书。但在上书言词中稍有不慎,侵犯了郑材的父亲郑洛。郑材抓住这个把柄,再次上书毁谤李桢。李桢更是怒火如炙,觉得宦海险恶,公理难辩,愤而上书朝廷,要求辞职退隐故里。神宗皇帝因了解其中原委,没有同意李桢的辞职。李桢、郑材同属户部,因此御史宋兴祖请求朝廷将郑材调任其他职务,以此来避开李桢,同时也顾全了大臣的体面。神宗皇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将郑材调往南京去任职,也将李桢从户部调出,就任兵部左侍郎。

军事观点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日本入侵朝鲜,明朝廷想用封平秀吉为日本国王来换取日本撤兵,但日本不认账,此策略失败了。当时朝廷任宰相的是赵志皋,任兵部尚书的是石星,他们都被御史上书弹劾。朝廷内大臣就日本拒封这件事讨论战与守的问题,凡是有关这方面的奏章全部下发到兵部,由兵部归纳汇总,拿出具体意见。李桢等人说:“现今讨论的主要是出战、是防守、还是继续封赏这三件事,若要坚持封赏,虽然首席使臣李宗城被征召回朝了,但副使杨方亨还在国外,还可以继续这项事。如果贸然决定撤封出兵,那么由杨方亨带领的数百人就要留在异国他乡,而我们的军队和后勤保障工作还没有准备好,其势很难远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命令杨方亨耐心等待。日本关白大臣(相当于中国的宰相)若去迎接杨方亨一行,就继续封赏;否则就停止封赏,再不提此事。我们应利用这段时间把备战工作搞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要务。这样,我们就能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游刃有余。而且朝鲜一直遵守礼仪,与我们和睦相处,岁贡不辍,是我们联合共同对付日本的友邦,应该命令我朝兵马,在所驻守的地方严禁侵扰、抢掠,以巩固这种联盟关系。”此上疏呈报后,神宗皇帝就下旨要求按这个意见办。上疏中说到宰相赵志皋、兵部尚书石星在处理日本封贡事上,先是置措失当,此后束手无策,如此失职,应当免官他去。这个意见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下诏责问李桢:“你只说如何战、如何守,为什么要擅自讲大臣的去留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不要过问。”赵志皋对李桢在上疏中谈论他的去留问题很不高兴。第二年,石星得罪皇帝被关进监狱论死,神宗皇帝命李桢全面负责兵部的事。李桢因平壤、王京、釜山等为朝鲜的军事要地,请修建大城,兴办屯垦,派兵镇守,所以上呈战守十五策,朝廷都同意照行。此后多次上呈安国治军的方略,深受神宗皇帝的嘉许。

四川被敌兵侵犯,李桢上奏说:“四川与陕西地域相接,而其接界处的松潘从来就无敌寇侵扰,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里居住的是少数民族。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严密防守,所以平安无事。自从瓦剌部的俺答向西侵犯,陇右动乱不止。以后陇右进行了严密防备,敌寇就不能得逞,而把他们侵扰的矛头指向了四川,如今瓦剌军已强行占据了四川西部。我查阅了地图,从北面沿川陕边界向西可以通过捷道到达四川,所用时间不会超过三天。庆幸的是川陕边界重峦叠嶂,到处都是天险雄关。如镇虏堡,是漳腊的门户;虹桥关为松城咽喉。除去雄关和险堡之外,或是山岭,或是悬崖,都可以派兵据守。守好玉岭,敌寇就不能越过咂际而偷袭镇虏堡;守好黄胜场,敌寇就不敢超过塞墩而侵犯虹桥关。还有横山、寡妇崖等,尤为要害部位,应当商议出防御的良策,命令巡抚、镇守使拿出具体计划上报朝廷审批。”神宗皇帝的朱批仍然是可行照办。

任职

李桢在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任上曾上书朝廷: “梁道凝是个遵理守法、但无所作为的循吏,上面反而叫考核上报,予以提升。应该惩罚那些带有私人观念调升官员的吏部有关人员,用以惩戒其他人。推荐提升下属官吏,不应该专门照顾品级高的官员,下级吏员如赵蛟、杨果等人,品德高尚,才干突出,政绩显著,也应该大张旗鼓地表彰提升。”赵蛟、杨果是万历初年非经考试人仕、而从吏员超升为官员的。神宗皇帝下诏书,赞同了李桢的意见,并将李桢召回朝廷就任左佥都御史,又调迁为户部右侍郎。

李桢性格正直刚强,人事谋划恰当妥贴,有人建议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宰相赵志皋因对李以前上书中论及自己的进退一事而耿耿于怀,所以在暗地里阻挠。而且张位、沈一贯平时就与经略邢蚧、经理杨镐等人关系好,意见往往相通,也都不与李桢方便,说李桢不是一个将材,认为只有萧大亨才能胜任尚书职务,但神宗皇帝没有听他们的意见。后来,邢蚧、杨镐等将领在朝鲜地界上对日本作战劳而无功,赵志皋等人又以李桢措置无方为由请神宗皇帝罢免李桢的职务,御史况上进而弹劾李桢平庸无能,神宗皇帝虽然没有听这些馋言,但任命李桢为兵部尚书一事却被搁置下来。

甘肃巡抚职务空缺,朝廷要补选一人,李桢便推荐了刘敏宽。给事中杨应文却说:“刘敏宽因犯事正在受审查,怎么能推荐他呢?”神宗皇帝用这个话来责问李桢,李桢回答道:“我是奉了诏书推荐人的!刘敏宽正是当巡抚的最好人选,所以我才推荐了他。”神宗皇帝对李桢不引罪自责而愤怒,就把他调往了南京去任职。后来,朝廷派人考察南京的御史、拾遗等官的政绩,并又考察了李桢,认为李桢年老不能任职了,朝廷就命李桢退休。

免职

过了很长时间,神宗皇帝又想起了李桢的才干,便起用李桢任南京刑部尚书。过了一年,李桢提出自己年老多病难以履行职务,要求退休,还没得到朝廷的批准就自行离职回家了。神宗皇帝知道后,认为李桢是对朝廷上次命他退休不满而采取的一种对抗行为,非常愤怒,要对他治罪。大学士叶向高说:“李桢确实是有病,不能对他过于责备惩罚。十余年来,大臣年老要求退休的,在百人中没有一两个获得批准。李廷机、赵世卿被拖了多少年,要求退休的上疏不知写了多少;最近,尚书孙丕扬、李化龙又因为考察军政上疏呈言,朝廷未作答复,使他们进退维谷,无所适从,都要求退休。若果现在把李桢处置了,那么必须一视同仁,就得跟着处理这些大臣,一次处理这么多人,实在是有伤国体。这些大臣要求离职退休,原因有几方面:有的是年老多病要求去职,有的是被御史弹劾而自动要求去职,有的是觉得对自己职务安排不恰当要求去职。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可以留下的就挽留下来,不可留下的则同意他们体面地退休。”神宗皇帝不听,竟然下诏撤了李桢的职务,让其在家闲住。

主事安希范上疏说:像孙龙的清修公正,李世达的练达刚明,李桢的耿介廉正,都是朝廷表率。孙龙、李世达先后都退职回归故里了,李桢也坚决要求退隐,天下都为这些忠良之臣不能用其才而感到可惜,相反朝廷却认为这些大臣纵恣狂妄,忌恨朝廷,不使他们尽量发挥作用。这个意见神宗皇帝不但不听,相反将安希范削官为民。不长时间,李桢怀着忧愤的心情去世了。

身后

李桢去世后埋葬在故里庆阳县城南十里坪路东。墓前修建有石坊三间,书“帝臣封兆”;石人四尊,石虎、石狮各一对;诰封谕祭文碑三座。碑题:“大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南京刑部尚书前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克庵李公神道。”现今墓、坊、碑均毁无。

所著六国论

原文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上一篇:孔门十哲

下一篇:李伟健(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