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亭的个人简介
刘方亭,1943年生于北京艺术世家,长期专心于中国书画的研究和探索。擅长写意花卉梅、兰、竹、菊、松。以画猫最为见长,并在书法上有深厚的造诣。1970年拜在欧阳中石老师的门下,成为最早的入室弟子。1987年又拜孙菊生老师,专攻画猫艺术。后又得到陈大章、泰岭云、刘继瑛各位老师的教导。
刘方亭著名书画家简介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并获得各种大奖。著作有《小写意画猫技法》、《中国画动物技法普及教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刘方亭专辑》、《中国当代书画家刘方亭作品选》。多幅作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驻外大使馆,并被编入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珍藏集。
现任: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常务副会长、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北京市工商企业家书画会副会长、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园林绿化形象大使等。
画风特点
著名画家刘方亭爱猫,更擅长画猫。他笔下的猫有的可爱顽皮,有的憨态可掬,无论动态的静态的无一不栩栩如生。我在一次为南方雪灾捐款义卖的笔会上见到了他,这次他没有画猫,而是画了一只雄鹰,几笔勾画,几分晕染,一笔点出炯炯有神的鹰眼,神气威风的雄鹰就跃然纸上。
成长历程
刘方亭出身于武术世家,7岁跟随父亲学艺,上世纪60年代参加中国京剧院学员班。作为京剧演员,师傅要求他们学一些其他的技艺,一是为了培养深厚的艺术底蕴,二是为了能多一技傍身,刘方亭就选择了与京剧一脉相承的国画。他在上世纪80年代加入书画社,从师于画猫专家孙菊生先生,从此与画猫结下了不解之缘。刘方亭与茶的缘分也是从学京剧开始的。他说:“那个时候每个京剧演员在演出后台都端着一个小茶壶,为的是提神下火,保护嗓子。久而久之,他见得多了自己就无形中受到了影响。”于是刘方亭从学戏曲开始喝上了茶,年轻时是学着样子当水喝,几十年过去了,茶无声无息地伴随着他的生活,伴着他台下练功,伴着他写字作画,他说自己不太讲究喝茶,但茶默默无闻却成为了他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他说:“我最好的休息就是坐在摇椅上,喝着茉莉花茶,听着蛐蛐一声声或长或短或高或低的叫声,那声音比唱歌都好听。”养蛐蛐就是他茶之外的又一爱好,他养蛐蛐不为别的,就是喜欢听蛐蛐的叫声。多么惬意的生活,其实最难得的是刘方亭的这份悠然自得的心境,在蛐蛐的叫声中听出旋律,在茶香中品出生活的真滋味。
刘方亭年过花甲,但依然行动矫健,活力和精神头儿都不输给年轻人。谈起养生之道,他告诉我,画画和饮茶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画画是一种瘾,一种追求。它给我的生活带来安定祥和,使人心情愉悦舒畅。喝茶养生不仅仅是因为茶中有着种种有益于身心的物质,还因为它带给人内心的平静与思想的开阔。”
茶是安静的,沉稳的,淡定的,大气的。茶开拓出一方无限的心灵空间,任由艺术思绪驰骋其中。绘画是一种“以静带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讲究气沉平稳,要求心静如水下笔有神的状态。茶带给刘方亭的正是作画时所需的境界。
很多人都是习惯于喝早茶,但刘方亭不同,他偏爱午休过后喝茶。在安静的画室中,摊开宣纸,一边喝茶一
边构思,一边喝茶一边沉静。通过茶的过滤,置身于纷扰的世事之外,完全沉浸在绘画的艺术境界中。刘方亭说:“常说茶通六艺,茶文化和书法、绘画、戏曲表现方式不一样,但它们从理论上还是一样的,戏曲、书画与茶都有个联系。传统的艺术和民族的艺术都有种韵律,这种韵律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直接,需要回味。喝茶得品,画画得沉住气,心情特别平稳,环境还要好,它都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不论是京剧艺术,还是绘画艺术,茶恰似一抹艺术的底色,蒸腾起幽幽茶香,熏陶浓浓情怀。茶中的韵律就是那千回百转的香气口感,画中韵律就是那明暗浓淡色彩的转换,如同戏曲中经典的唱腔和精彩的锣鼓场,越是琢磨,越是耐人寻味。 (摘自紫砂之家网 茶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