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钟的个人简介
1941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65-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参加了国家顺丁橡胶攻关项目会战,从事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与开发工作。
人物简介
李洪钟,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
人物履历
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和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对外工作委员会主任,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多相流专业组成员,“化工冶金”期刊第五届、第六届副主编,“燃料化学学报”第三届编委,“基础研究”编委。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党委书记和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与“九五”重点项目、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石化总公司及大中企业科研项目。李洪钟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工业气固移动床和流化床动力学行为的量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和5章,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相关成果“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和 “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分别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发现当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散式流态化。发现加入流化床中的铁磁性颗粒可形成“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李洪钟院士谈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
李洪钟院士谈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网)李洪钟院士谈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讲座一开始,李院士引用《辞海》中的解释介绍了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而引出了化学工程中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分子尺度、颗粒尺度和设备尺度。在谈到颗粒-设备尺度之间的介尺度结构时,李院士强调,在传统的化学工程中将不均匀结构拟均匀化是引起预测偏差和工程放大失败的根源之一。
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以及调控难、放大难的瓶颈问题。那么,作为科学研究者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何处考虑着手呢?6月28日下午,中科院过程所李洪钟院士在玉泉路园区阶一五教室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学子带来了《化工系列讲座》的第五讲: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讲座一开始,李院士引用《辞海》中的解释介绍了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而引出了化学工程中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分子尺度、颗粒尺度和设备尺度。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及流程是关系工业产值的重要因素,而影响这两个因素的关键是分子-颗粒、颗粒-设备、设备-流程之间的构效关系,合理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李院士用一张张直观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三种尺度的结构,尤其是漂亮的空心球、绣球和花瓣的颗粒尺度结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颗粒-设备尺度之间的介尺度结构时,李院士强调,在传统的化学工程中将不均匀结构拟均匀化是引起预测偏差和工程放大失败的根源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李院士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复杂的介尺度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得到各个工程参数,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李院士还提到了与闵恩泽院士组的合作项目,介绍了闵院士的一项创新工程――磁稳定床代替搅拌釜。李院士鼓励同学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李院士一一详尽的进行解答。李院士深入简出、图文并茂的报告使同学们对化工过程中的结构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寻求解决的思路及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