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

时间:2023-12-21 12:46:10编辑:资料君

姜绾的个人简介

姜绾,字玉卿。弋阳人,明朝中期大臣。成化十四年进士。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初,陈治道十事。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

人物简介

陈治道十事。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

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

人物生平

【明朝人物】

姜绾,字玉卿。弋阳人。成化十四年进士。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初,陈治道十事。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

绾疏言:“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用揭帖而抗诏旨,扬言阴中,胁以必从。其他变乱成法,厥罪有十。以内官侵言官职,罪一。妒害大臣,妄论都御史秦,罪二。怒河闸官失迎候,欲奏罢之,罪三。受民词不由通政,罪四。分遣腹心,侵渔国课,罪五。按季收班匠工银,罪六。擅收用罢闲都事,罪七。

官僚忤意,辄肆中伤,罪八。妄奏主事周琦罪,欺罔朝廷,罪九。保举罢斥内臣,窃天子威柄,罪十。”事下南京三法司。既,复特遣官覆治以奏。先是,御史余F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率同官缪樗等劾祖生及文武大臣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等十一人,而诋祖生益力。祖生衔向切骨。时向方监后湖黄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诏下法司勘。勘未上,而琮为绾所劾。

于是琮、祖生及吉合谋削锦籍,谪向官,复逮绾及同官孙、刘逊、金章、纪杰、曹玉、谭肃、徐礼、余F,给事中缪樗,赴京论鞫,皆谪为州判官。

绾谪判桂阳,量移宁国同知,迁庆远知府。斩剧贼韦七旋、韦万妙。其党纠贼数万攻城,绾坚守,檄民兵夹击,破走之。东兰诸州蛮悉归侵地。总督刘大夏奇其材,荐为右江兵备副使。思恩知府岑F逐田州知府岑猛,绾献策总督潘蕃。

蕃令与都指挥金堂合诸路兵大破贼,思恩平。绾条二府形势,请改设流官,比中土,廷议从之。绾引疾还。俄起河南按察使,寻复以疾归,卒于家。

翻译:

姜绾,字玉卿,是弋阳人。成化十四年考中进士。由景陵知县提升为南京御史。弘治初年,陈述治国之策十件事。又说午朝应当讨论重大政事,不要泛泛地陈说琐细小事,都得到了皇帝答复。弘治二年二月,南京守备太监蒋琮因芦场事件下批给姜绾复查,蒋琮嘱托姜绾请求帮助自己。

姜绾上疏说:“蒋琼任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借公事来满足私欲,用揭帖( 古代公文的一种)来抵抗圣旨,扬言暗地里中伤(告发者),胁迫(他们)必须顺从。其他更改扰乱既定法规,其罪有十项。以太监侵犯谏官的职权,是罪行之一。嫉妒迫害大臣,毫无根据地弹劾都御史秦,是罪行之二。恼怒河闸官有失迎候,打算上奏罢免他,是罪行之三。受理百姓的讼词不通过通政司,是罪行之四:分头派遣心腹之人,侵吞国家赋税,是罪行之五。按季度收取轮班匠人的工役银子,是罪行之六。擅自收留任用已经罢官赋闲的都事,是罪行之七。官僚中有冒犯他旨意的就肆意中伤,是罪行之八。毫无根据地上奏主事周琦有罪,欺骗朝廷,是罪行之九。保举已经罢免斥退的太监,盗用天子的威严权柄,是罪行之十。”此事下交南京三法司处理。后来,又特地派遣官员复审后上奏。在此之前,御史余睿弹劾太监陈祖生违犯祖制开垦后湖田地,湖因此淤塞,奏章下交南京主事卢锦勘察后回复朝廷。卢锦过去与祖生有隔阂,而给事中方向曾弹劾祖生不称职的情况,又因为打雷震动了孝陵的柏树而弹劾大学士刘吉,所以谴责祖生更加用力。祖生病恨方向入骨。当时方向正在管理后湖的黄册,祖生于是揭发方向、卢锦确实侵占湖田。皇帝下诏将此事下交法司勘察。勘察结果还未上报,而蒋琼被姜绾所弹劾。

于是蒋琮、祖生及刘吉合谋削夺卢锦的官籍,贬谪方向的官职,又逮捕姜绾及余睿等人,将他们押赴京城审讯,都贬为州判官。姜绾被贬为桂阳判官,酌情减罪移任宁国同知,升任庆远知府。斩杀大盗韦七旋、韦万妙。他们的党羽纠集盗贼数万人攻城,姜绾坚守,传令百姓士兵夹击,打败并赶跑了盗贼。东兰各州蛮人全部归还了侵占的土地。总督刘大夏赏识他的才能,推荐他为右江兵备副使。思恩知府岑睿赶走田州知府岑猛,姜绾向总督潘蕃献计。潘蕃命令他与都指挥金堂集合各路军队大败乱贼,思恩平定。姜绾逐条上奏二府形势,请求改设流官,比照中原,廷臣商议后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因病辞官回乡。不久起用为河南按察使,再次因为患病回乡,死在家中。

人物诗文

过云门二绝

明?姜绾

(一)十里云门四面山,鸟啼深树石痕斑。时平地僻公文少,两片柴扉白昼关。

(二)春老云门雨歇初,梨花结子鸟将雏。日长睡醒邮亭卒,闲把书筒剔蠹鱼。

云门,即云门铺,位于城西南五十里处(今甲路镇境内)。古代为政令下达、下情申告的需要,以县城为中心,在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上每十里设一铺。铺建有铺舍,设“铺司”一名,“铺兵”四名。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先写云门当时的环境:云门方圆十里,四面环山,鸟在茂密的树林中不停地鸣叫,人车行走的石板路苔痕斑斑。显然,作者是有意点出此时的云门山静人稀。那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诗的后两句作了精辟地回答。一个原因是“时平”。时平是指当时的社会比较安定,没有战争,没有灾荒,老百姓安居乐业,也没有什么事找官府。另一个原因是“地僻”。地僻是指云门是一处偏僻的山村,平时来往的人就比较稀少。因此,官府的公文也比较少,以至于铺舍的两扇柴门大白天都关着。句中的“深”作“茂盛”解。“扉”即“门”。

第二首诗进一步把无事的现状作了更形象地阐述。前两句点出作者经过云门铺的时间是暮春。“春老”也就是“春暮”,“梨花结子”和“鸟将雏”都发生在暮春。而暮春的云门刚刚经历过一场春雨的洗刷,显得尤为青翠欲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第一句中把“雨初歇”改成“雨歇初”,其目的是为了与二、四两句的韵脚相押,因为绝句对押韵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继第二句写梨子和小鸟以后,三、四两句接着写人,写那个从事公务的“邮亭卒”。这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而“邮亭卒”才睡醒,睡醒之后也无事可做,拿起装文书的竹筒,剔除筒中的蛀虫来消磨时光。句中的“蠹鱼”即“衣鱼”,是蛀食衣服、书籍的昆虫。作者写人时没有写到云门的乡民,因为暮春时节乡民要忙于备耕,是没有闲工夫的,而“邮亭卒”的闲逸正好衬托出诗的“时平地僻公文少”的主题。句中的“邮亭”是古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驿站。

上一篇:李兆彩

下一篇:李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