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清的个人简介
(1921―1945),安徽省潜山县人,东江纵队猛豹大队政委。李家贫,仅读了两年书就当童工。个人简介
李少青(1921―1945),安徽省潜山县人,东江纵队猛豹大队政委。李家贫,仅读了两年书就当童工。在爱国思想的熏陶下,1938年初,他从潜山步行数百里到武汉参加了“孩子剧团”,活跃于长江中游一带,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演出。1940年秋,党组织把他安排到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当图书资料管理员,到了重庆。
维特 为我英雄事迹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还封锁消息,阻挠《新华日报》的发行。这时,八路军办事处布置李少清等,把当天的《新华日报》散发到各地机关和市郊群众手里。他完成任务后,为了扩大影响,又回文委会连夜刻腊纸,把《皖南事变的真相》和周恩来的题词题诗印成传单,用军邮寄出,还特地寄了一份给蒋介石。这一行动,国民党立即追查,抓走了李少清。后在郭沫若的关怀下,被救出并离开重庆,于同年春来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开始他的战斗生活,历任小队政治服务员、中队政治指导员和猛豹大队政治委员。1942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秋,李少清奉命率大队开进水乡,配合三龙大队开辟水乡,并与三龙大队合力攻克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1945年1月18日夜,他和沈标、何清、莫浩波等分别率领游击队到达东莞县凌屋村。次日凌晨,队伍按原定计划将步高村敌人分别包围在东、西、南、北四座大楼里。拂晓前,先后歼灭了北、东、西楼守敌。他在南楼集中兵力打退援敌400多人的进攻,迫使守敌投降。共歼、俘敌250多人,缴获轻机枪9挺、长短枪180余支。翌年4月重返山乡。1945年6月9日,猛豹大队在贝岭村附近的公路上与到大朗抢粮的一队日军遭遇。少清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一举歼敌35人,残敌被包围于竹山村的炮楼,负隅顽抗。李少清在乘胜追击中不幸中弹牺牲,时额外提问年24岁。
生平
幼时曾当童工。1938年 委托给各位初,步行300余公里到武汉,参加“孩子剧团”。1940年,到重庆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曾因散发登载事变真相的《新华日报》被捕。后到广东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游击队政治指导员和中共支部书记。1944年秋,任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主力猛豹大队政委。1945年1月19日,率队袭击东莞步高村敌军,并击退敌军援兵,共毙伤和俘虏敌人250余名。同年6月9日,率部伏击100余名下乡抢粮的日军,歼敌35名。在追歼残敌时,中弹牺牲。时年24岁。
浙江省军区原顾问
湖北红安人,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宣传队长、组织股长、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浙江省军区原顾问(正军职待遇),因病于 2000年12月23日在杭州逝世,终年84岁。
额外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唐高祖李渊认为李姓的始祖是皋陶,所以追尊皋陶为「德明皇帝」。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邴氏、胡氏、弘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朱邪氏、董氏、罗氏、舍利氏等十六姓),因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建立唐王朝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赐从皇族姓李。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