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同壁的个人简介
康同璧1907年2月入纽约巴纳德学院就读,成为1909年届学员,她致力于争取女权与改革,打算在巴纳德引进来后扩大其社会事业的参与。国外读书
纽约邮报晚报曾引述她的一段话,“等我念完书, 我将回国唤醒 中国妇女。 我特别关心妇女参政权, 望能唤起 中国妇女实现其权利。” 1903年11月, 康同璧到达 纽约,因没有名额而被威尔斯利女子学院拒绝后,入 马萨诸塞州拉德克利夫学院念书,后又往 康州 三一学院求学,在1904~1905年间,她有自己的私人导师。 1905年5月,她申请 巴纳德学院的入学考试,但直至1907年,她才以“学院客人”的名义入学,这应该是时任教务长劳拉?吉尔专门为她而发明的一个身份。在这一身份下,她可以不修所学课程的学分,但仍然是1909届班上的一名学生。这种特殊待遇并不表明轻视她的智力或以前的教育情况,而是由于学院考虑到她不时需要陪同父亲履行使命,加之她年龄小、英语不够纯熟,吉尔教务长担心她可能通不过正规的毕业考试。然而,毫无疑问, 康同璧完成了学院中必修课的23门课,包括历史、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 尽管不时需要陪伴父亲在世界各地旅游,不遗余力地推动 中国的改革运动,但 康同璧依然积极投入学校的学术和社会文化生活。她在新建的 布鲁克斯宿舍租了最贵的一套房间,并有私人仆人照顾,她时常在房间里举行茶会招待同学。 康同璧致力于争取女权与改革,在 巴纳德读书时,她曾赋诗支持 美国女性获得投票权;她打算在 巴纳德结业后扩大其社会事业的参与。《 纽约邮报晚报》引述过她的一段话:“等我念完书,我将回国唤醒祖国的妇女。我特别关心妇女参政权,望能唤起 中国妇女实现其权利。”她像父亲一样支持 中国的政治、社会改革和妇女权利的改革,但她可能比父亲更激进,她将妇女的选举权视为一种基本的民主权利。
回国
康同璧1909年从 巴纳德学院毕业后,有关她的英文记载就很少了。1911年,清朝灭亡,她回到 中国,继续献身女权运动。她积极参与 上海的妇女运动,通过集会和演讲呼吁女性权利。她曾在 中国最早的妇女刊物《女学报》任编辑并为之撰稿,这是中国的第一份女性期刊。她同父亲一样反对缠足,并与其他女权运动者成立并领导“天足会”。她曾担任万国 妇女会副会长、 山东道德会长、 中国妇女会会长等。1951年后任 中央文史馆馆员。1958年,她编写了《康有为年谱》。 康同璧的丈夫 罗昌是 梁启超的弟子,先留学日本 早稻田大学,后留学英国获博士学位,他们有一子 罗荣邦和一女 罗仪凤。晚年的她和女儿共同居住 北京。“文革”中曾受到冲击,1969年8月17日逝世。
评价
石德葆说, 康同璧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一位诗人、画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妻子和女儿,她的传奇故事是 中国也是 巴纳德学院的财富;她在 中国、 美国和世界各地为女性权利奋斗,为的是让这个世界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