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

时间:2023-12-20 04:16:34编辑:资料君

刘春艳的个人简介

刘春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1986-1988年在德国学习和研究胶体催化、电催化。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了150余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中文著作1部、译著1部、国外著作1部(章节)、发明专利8项。长期从事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光催化和纳米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在金属、半导体及其复合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纳米结构的表面和界面性质与功能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经验。特别在(1)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研究(2)尺寸、结构与形态可控的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3)同属晶种核壳结构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工作。社会任职:理化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颗粒

简介

1986-1988年在德国学习和研究胶体催化、电催化。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了150余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中文著作1部、译著1部、国外著作1部(章节)、发明专利8项。长期从事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光催化和纳米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在金属、半导体及其复合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纳米结构的表面和界面性质与功能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经验。特别在(1)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研究(2)尺寸、结构与形态可控的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3)同属晶种核壳结构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工作。社会任职:理化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颗粒学会超细颗粒委员会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委员会专家委员;《感光科学与光化学》、《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编委,《影像技术》副主编。2002年―2004年任美国刊物“J.Colloid&InterfaceScience”的国际编委。中国化学会、材料学会、影像技术学会会员。主要业绩:1985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际重要刊物上被引用。英文著作2本(章节);中文著作1本,译作1本。专利:10项,其中4项已实施。

科研项目

1.介孔MCM-48膜固载手性催化剂Mn(salen)及催化性能研究(L2010224),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2012.12,项目主持人。2.有序介孔MCM-48氧化硅分子筛膜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研究(05L217),省级科学基金,2006.01-2009.01,项目主持人。3.大孔径TiO2/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2006J23JH019),大连市青年科技人才基金,2006.07-2008.06,项目参与人。4.仿生合成无机膜及自组装体对晶体生成调控机制研究(No.20176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01-2004.12,项目主要完成人。

工作简历

刘春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1986-1988年在德国学习和研究胶体催化、电催化。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了150余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中文著作1部、译著1部、国外著作1部(章节)、发明专利8项。长期从事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光催化和纳米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在金属、半导体及其复合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纳米结构的表面和界面性质与功能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经验。特别在(1)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研究(2)尺寸、结构与形态可控的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3)同属晶种核壳结构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工作。社会任职:理化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颗粒学会超细颗粒委员会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委员会专家委员;《感光科学与光化学》、《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编委,《影像技术》副主编。2002年―2004年任美国刊物“J.Colloid&InterfaceScience”的国际编委。中国化学会、材料学会、影像技术学会会员。主要业绩:1985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际重要刊物上被引用。英文著作2本(章节);中文著作1本,译作1本。专利:10项,其中4项已实施。

上一篇:李梦辰(崇祯元年进士)

下一篇:李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