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绅的个人简介
刘大绅(1747-1828),字寄庵,祖籍江西临川,其曾祖由临川落籍在云南华宁,故其生于云南省华宁县。刘大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是那个时代的名宦,更是一代名师。滇中一些学者、文化名流,很多人都出自他的门下。
个人简介
刘大绅在乾隆三十六年(1772)刘大绅考中进士,第二年,被委派到山东省做知县,此后在山东当了十多年的七品小官。由于他为官公正廉洁,关心和同情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的爱戴。回到故乡宁州后,城西五里许有一个青龙潭,他便在潭西自建茅屋居住,取名“潭西草堂”,并自号“潭西老人”。
在大绅掌教的八年中,全省都有学生来亲聆他的教诲,赞扬他“和光可挹,道貌可亲;师弟之间,蔼如父子”。而且他能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课余时间,经常研究诗歌。每次命题,他都亲自作一首启发和诱导学生。在他的培育和影响下,学生的进步很大,其中尤以太和(大理)李于阳、云州(祥云)杨国翰、呈贡戴淳、昆明戴炯孙和楚雄池春生最出众,被人们称为“五华五子”。大绅亲自替他们选订诗集并作序,命名为《五华五子诗抄》。
诗歌造诣
刘大绅的诗,主要“以陶为宗”,五言诗写得自然朴实,如《孤山》:“远忆孤山上,无人有明月。荒林绝虎迹,晚饭饱鱼羹。醉数雁千点,卧闻钟一声。邀游及此日,秋水片帆轻。”他反映民间疾苦的七绝《午后行田闵》也极为明快逼真:“河水东流不复回,老夫彻夜自悲哀。日长莫枕锄头睡,门外催租吏早来。”但他不专主一家,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出入于储、孟、韦、柳”各家。而他本人也是这样讲的:“诗之有大家也,盖合一世之诗人以为言,且合千古之诗人以为言也。”在诗歌创作方面,他认为不是“为技”,而是“为道”。如果只是“为技”,那么,写出来的诗只是“研声病,究格律,探风气,窥好尚,以取悦人耳目”而已。因此他主张“终不得以技而废乎道”,只有这样,才算是“诗之本也”。人们对他评价很高,说他的诗文“有古来诸家之长”,“不主故常,不名一格”,大都“有为而作,有托而寄,直抒胸臆,不假装饰”,并把他比做明朝力变台阁体而为诗古文的李梦阳
个人著作
刘大绅的著作有《寄庵文抄》和《寄庵诗抄》二十卷,生前共选刻二千五百多首。他的文章,《清史稿》收有《哑孝子传》。
古文记载
附:刘大绅
刘大绅(1746-1828),字寄庵,华宁县宁州镇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四十八年(1783)任山东新城(今桓台)知县,适厉三年大旱,大绅极力拯恤,以至不惜捐薪俸施粥,救活了许多饥民,百姓爱之如父母。五十一年(1786),令调曹县知县,新城县民向布政使苦求让其留任新城,未获准。正遇钦差和道员过境,数千百姓向他们哀求留大绅,遂得再留任新城一年,五十二年就任曹县知县,其灾荒尤甚新城,正当大绅苦求救灾办法之际,河督下令征调曹县万名民工修赵河堤数百丈。大绅立即把应调民工召至县衙,好言慰勉,以工代赈,发给粮食,使公私兼利。河堤两月竣工,民工无逃亡或患病者。接着,河督又令曹县征集修河所需秸料三百万斤。大绅以正值秋收时节请求暂缓征调,以免影响秋收。河督不准,并说要治大绅罪,百姓怕连累大绅,争先交纳秸料,不到十天就交足三百万之数。一次,大绅到乡间巡视,听到农民互相告苦说:“谷贱银贵,田赋开征的期限将近,奈何?”他就对他们说:“等谷物有好价钱再交田赋也不迟啊”。这话传到上司那里,上司以“擅作主张,拖延征期”怪罪大绅,并另派能吏到曹县代征,百姓惟恐失去大绅,奔走相约,及时交赋,及代征者到县,当年田赋已全部交清。上司妒其贤,又限期催收上两年因灾拖欠的五万多两赋银,并扬言说如不收齐,就另派他人取代刘知县,百姓很害怕,更是力完所欠赋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绅因病辞官,吏民遮道拜送,大绅不忍,只好答应不走,却被调任文登知县。时值新城县正筹备修城,因工程棘手,无人承担指挥之任,新城县民向布政使请求让大绅回新城,大绅不忍负新城百姓厚望,遂不去文登而领命到新城,修城工程竣工不久,上司以其在曹县“擅命稽违赋期”罪名陷大绅,将他削籍戍边,新城、曹两县百姓捐钱为大绅赎“罪”,使其得免,后经大臣公推复官,任朝城(今莘县)知县,后升清州府(治所在今益都)同知。嘉庆八年(1803)调武定府(治所在今惠民)同知,遇蝗灾,大绅亲率吏民到田间捕杀蝗虫,又遇黄河水暴涨成灾,大绅奉命查灾赈济,他竭力任事,惠及灾民,有巡抚代嘉庆帝朱批“好官可用”四字,嘉庆十年(1805)大绅以母老辞官回乡。新城张万灵等乡绅特请人作《遗爱图》一套十九幅,绘大绅在山东各地事迹,以寄托对大绅的思念之情。
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五年(1813-1820),任昆明五华书院主讲,他以培育治国人才为己任。早在新城县任职时,他就以“务修德行,勿以记诵词章诡取功名”劝诫诸生。既掌五华书院,当时学生们只求应付科举,不图成就真才实学,他就以经史诗文教授学生,使学风大变,他还精选学生诗文刊印成《五华诗存》。学生中有学业优异者戴炯孙、杨国翰、池生春、李于阳、戴淳五人世称“五华五子”。大绅擅赋诗作卷,均收入《云南丛书》,其书法古朴淳厚,恰如其人。
“好官”刘大绅故里寻迹
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顾世丹 马宇陶 文/图)华宁有一位名人,曾经被誉为滇中一代名师,又因其为官清廉被百姓奉为清官。清嘉庆八年他奉命查灾赈济,惠及灾民,并有巡抚代嘉庆帝朱批“好官可用”四字。近日,记者来到这位名人的故里,找寻这四个字及其背后的故事。
探访刘氏祠堂
近日,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位于华宁县右所社区高茶寨村的刘氏祠堂。
“这就是刘大绅家的祠堂。”热心人说。祠堂很旧,为土木结构,并具有典型的清式特点。在祠堂的大门上,悬挂有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写着“刘氏祠堂”,看上去牌匾的木质很厚实,显得极为古朴,且字迹有脱落。顺着台阶进入祠堂,这里已经是年久失修了。在镂空的木雕门窗上到处落满了灰尘,门框的角落里还有蜘蛛网在随着吹进来的微风摆动着,给人以沧桑和沉寂之感。石板路上也是杂草丛生,而在没有杂草的地面上,也不知是谁铺上了一层玉米棒。前行的路走得很小心。
院子很大,祠堂的原始面貌大多已经没有了,但其框架还在。在穿过玉米棒铺成的路面后,记者来到了祠堂中供奉天地和祖宗牌位的地方。门槛很高,是石制的,上面还有几个圆孔。这里以前是有门的,但现在门已经不在了。里面也和外面一样,到处堆放着杂物,唯有一张黑色的供桌在各种杂物中显得格外明显。在院子另一边的屋子外墙上悬挂了很多玉米,一串串地垂下。虽然这和祠堂的用途极为不符,但这是唯一让记者觉到有人气的地方。
因联系不到刘大绅的后人,关于这间祠堂建于何时,也不得而知。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和热心人谈笑之余,记者得知刘大绅还有一块匾额,现在就藏于另一位后人那里。而这位后人就住在离祠堂不远的地方。记者决定去探访这位后人,并一探匾额面目。
“好官”刘大绅
在热心人带领之下,记者来到了刘大绅后人王贵荣家中,她是刘大绅的第二十代孙。这位老人看起来慈眉善目,大概60岁左右的样子,穿一件紫色毛衫。看到记者前来,她刚开始显得有些紧张,在得知来意后她很爽快地从自家楼上搬出了这块匾额。据说,这是嘉庆帝给刘大绅的。
匾额很厚实,红底金字。其右刻“嘉庆八年五月二十日奉”,左刻“山东武定府同知臣刘大绅恭纪”,中刻“好官可用”四字,并在这四个字中间写有“朱批”二字。按清制,皇帝通常会用朱笔在奏章上作批示,这样的批示则称为朱批。
对于这块匾额的来历,王贵荣说:“因为时间太久记不清了,以前家里也很少有人提起。”因此,记者只得翻阅收集资料,并从这些资料中找到了一些由来。
据查,刘大绅,字寄庵,华宁人,于乾隆三十六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委派到山东省做知县,此后在山东当了十多年的七品小官。由于他为官公正廉洁,关心和同情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的爱戴。
乾隆五十三年,他因病辞官,吏民遮道拜送,大绅不忍,只好答应不走,却被调任文登知县。时值新城县正筹备修城,因工程棘手,无人承担指挥之任。新城县民向布政使请求让大绅回新城,大绅不忍负新城百姓厚望,遂不去文登而领命到新城。修城工程竣工不久,上司以其在曹县“擅命稽违赋期”罪名陷大绅,将他削籍戍边。新城、曹两县百姓捐钱为大绅赎“罪”,使其得免。后经大臣公推复官,任朝城(今莘县)知县,后升清州府(治所在今益都)同知。
嘉庆八年(1803)调武定府(治所在今惠民)同知,遇蝗灾,大绅亲率吏民到田间捕杀蝗虫。又遇黄河水暴涨成灾,大绅奉命查灾赈济。他竭力任事,惠及灾民,有巡抚代嘉庆帝朱批“好官可用”四字。从资料上的记载和匾额上的内容看都很吻合。在刘大绅回到故乡宁州后,便在城西五里许的一个青龙潭西自建茅屋居住,取名“潭西草堂”,并自号“潭西老人”。
致力教育事业
刘大绅除了是“好官”,在教育界也有相当的名气――他曾担任当时云南最高学府五华书院的山长。这相当难得,因为一般来说担任山长必须是翰林才有资格,这背后也有段故事。
嘉庆十八年(1813),云贵总督伯麟聘请他去担任当时云南最高学府五华书院的山长。刘大绅虽是进士出身,但因他未曾进过翰林院,有的人便对于他担任山长耿耿于怀,开始刁难他。
有的轻薄士子企图试试他有无真才实学,便乘一达官贵人的小孩子满月请客之机,邀约数十人去请他写贺联。谁知大绅博学多才,工诗善书,竟一口气将数十副对联写完,副副写得秀劲、飘洒、妙趣横生,令人叹服!
在刘大绅掌教书院的八年中,全省都有学生来亲聆他的教诲。早在新城县任职时,他就以“务修德行,勿以记诵词章诡取功名”劝诫诸生,以培育治国人才为己任。当时学生们只求应付科举,不图成就真才实学,他就以经史诗文教授学生,使学风大变。他还精选学生诗文刊印成《五华诗存》。学生们赞扬他“和光可挹,道貌可亲;师弟之间,蔼如父子”。而且他能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课余时间,经常研究诗歌。每次命题,他都亲自作一首启发和诱导学生。
在他的培育和影响下,学生的进步很大,其中尤以太和(大理)李于阳、云州(祥云)杨国翰、呈贡戴淳、昆明戴炯孙和楚雄池春生最出众,被人们称为“五华五子”。大绅亲自替他们选订诗集并作序,命名为《五华五子诗抄》。他还著作《寄庵文抄》和《寄庵诗抄》二十卷,生前共选刻二千五百多首。他的文章,《清史稿》收有《哑孝子传》。
抗日战争时期,正中书局曾把他的《哑孝子传》、《东南山中看桃花后记》选入《初中国文》作为必读课文,颇受当时文人学者的好评和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