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德的个人简介
李三德,1964年生,曾任河南省驻马店师专学生处副处长、讲师,驻马店地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驻马店地区装裱协会会长。1993年调入烟台市土畜产品进出口集团工作。现任烟台渤海画廊经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装裱协会会员、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烟台市现代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烟台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书法师承陈天然先生,装裱师从刘金涛、卢德瑛、冯增木装裱大家。
书法作品曾获河南省青少年书法大展优秀奖。装裱作品在河南省首届装裱大展获奖。其简历被多种辞书收录。
个人档案
姓名:李三德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
国籍:中国
朝代:现代
籍贯:不祥
民族:汉族
身份:书画家
政治面貌:无
简介
1964年生,曾任河南省驻马店师专学生处副处长、讲师,驻马店地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驻马店地区装裱协会会长。
1993年调入烟台市土畜产品进出口集团工作。
现任烟台渤海画廊经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装裱协会会员、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烟台市现代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烟台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
书法师承陈天然先生,装裱师从刘金涛、卢德瑛、冯增木装裱大家。
书法作品曾获河南省青少年书法大展优秀奖。装裱作品在河南省首届装裱大展获奖。其简历被多种辞书收录。
装裱大型展览
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10人书法展烟台市――武汉市书法联展
烟台市97香港回归书画展柳志光、魏桂筠伉俪书画展
烟台市――北京海淀区书法联展刘同光书画展
烟台市――九江市书法联展柳中朝书画展
烟台市――绍兴、内蒙三市书法联展范布刚书画展
烟台市――保定市书法联展李世武书法展(赴延安展)
装裱巨幅大作
烟台市府礼堂大厅山水画
烟台市电信大楼山水画(2×9.6米)
107医院办公楼大厅山水画(2.2×9.5米)
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花鸟画(1.5×9.8米)
李三德U新农村建设显身手
李三德,汉族,195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现任麦积区渭南镇左李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12月在天水入伍,在中央警卫团服现役3年,1979年从部队退伍复员。回乡后一直在农村勤劳刻苦地干事业,先后担任过民办教师、民兵连长,后来从事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建筑业。1990年3月至1991年12月担任左李村主任一职,1992年起至今担任村支部书记。一直以来,他凭着军队赋予的良好素质,不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市、区委评为“先进村党支部”和“五个好村党支部”,他个人先后6次被市、区委,渭南镇党委评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村上的“一把手”,李三德始终牢记部队的优良作风,自上任以来,他坚持以发展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为己任。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注重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不学习思想就要落后,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不能更好地指导村上的各项工作。所以一直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坚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订阅各种党报党刊,自觉坚持党性锻炼,注重提高政治修养。他个人则始终保持退伍军人的本色,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与坚定。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学习,村班子的政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剖析事物的内涵,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思考问题,安排布置全村的各项工作。二是按照“四民主”原则,制定完善了《村两委干部岗位职责制》、《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全面规范了村务管理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双承诺、双评议、双公开”制度,明确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人人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增强了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致富帮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生产生活中,李三德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品质,时时刻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中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努力为群众服务。
左李村地处铁路以南,310国道穿村而过,全村共有224户、1038人,总耕地面积1065亩,其中山地798亩、川地267亩,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1850元。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穷则思变,为了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尽快使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他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商讨群众长久致富的路子,先后10余次去兰州、宝鸡等地参观学习,特别是在区政府提出的把三新阳地区建成全市的高效农业主产区和最大的畜禽养殖基地即“两个最大”战略的引导带动下,他和村两委一班人跑项目、争资金,动员7户党员带头发展养猪产业。经过探路子、抓示范、打基础、典型引路、规模发展,全村养猪业向规范化养殖、产业化配套的方向发展。目前规模养殖户12户,养殖数量都在25头以上。实现了一业突破、整村推进、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群众的态度也由起初的不信任、疑虑到最后的赞扬、积极发展。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开花。大力发展果品、蔬菜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先后聘请区果品产业局、区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开展果蔬栽培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分析等培训。近年来,先后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1期,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全面调动了种植的积极性。目前全村果蔬种植面积已达到440亩,其中杏60亩,葡萄50亩,只果120亩,各种蔬菜210亩。有专业栽培种植户51户。全村果蔬销售收入达15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同时,他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载体,利用闲暇时间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类种植、养殖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全村党员干部的素质。
左李村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全村道路建设一直比较滞后,虽然村上每年组织群众对路面进行整修,但由于资金问题,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山地没有一条象样的农路,群众务作庄稼主要靠人挑。针对这一现状,他和村两委一班人下定决心,要采取攻坚战术,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也要全面打通通往山上各地块的农路,决不能再贻误战机。决心已下,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他多次到市上、区上跑部门,争项目,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坐在地上歇息。他的诚心打动了有关部门,资金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由于原有山路比较窄小,新修拓宽路面要占用部分群众的耕地,大部分群众都能接受,有3户群众坚决不让,其中一户群众扬言,“要从我地边过可以,但必须补助现金2000元,否则休想”。甚至有一户群众认为他们借助修路想捞一把。针对此情,村两委个别干部有点泄气,但李三德心里想着这样一个问题U不思进取、四平八稳的干部是最大的腐败,更何况我们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定期进行村务公开,我们心里是非常坦荡的。因此他充分发挥当兵时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和村两委一班人上门进行劝导,通过讲道理、展前景,他们由最初的坚决不让步到最后连声说“李书记,我们目光就是太短浅了,你不要计较,要占多少就占吧,我们不要一分钱的补偿费”。全长2.5公里的路终于打通了,由原先架子车勉强能走的小路变成了三轮车往来各地块的大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山路修通了,但村庄地势较低,巷道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是该村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面貌,他决定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巷道硬化区上补贴水泥的有利时机,进行全村主巷道、小巷道全面硬化工程。通过丈量,全长共计3.6公里,预算资金23万元,除去区上补贴部分,缺口比较大。为了抓住机遇,全面完成硬化任务,他召集了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决定人均集资60元,短缺部分由村上贷款解决,与会人员一致通过。在全村群众大会上,个别群众对集资有畏难情绪,有的干脆不交。当时他明确表态,机会难得,困难群众钱可以迟交,但路决不能迟修或不修。对于正确的、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他始终坚持军人干练、果断的作风。会后第三天,他们全面启动了硬化工程,历时10天,完成了主巷道1.2公里的硬化工程。期间,正值夏季大忙时节,他根本顾不上自家小麦的收割,组织施工人员赶进度,又保证质量,同时进行路面喷水养护。他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感染了大家,困难户和不想交款户通过各种方式,两天之内全面完成了集资任务。之后硬化小巷道2.4公里、砌排水渠1.5公里、安装路灯12盏、栽植绿化树种800株、修建国策门1个、国策碑一座、垃圾点4个,硬化篮球场1个。如今该村群众出门都是水泥路面,全村面貌彻底改变,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了一大步。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同时,近年来,他们还累计新修梯田320亩,基本完成了山地梯田化的目标;完成退耕还林、荒山绿化221亩,成活率均控制在95%以上;多方筹集资金3万元,翻新了60平方米的旧办公室,更换了制度牌、办公桌椅等设施;新建校舍80平方米。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体党员群众紧紧地围绕在党支部周围,只要村党支部有号召,全村群众就有行动。在5.12特大地震中,为了帮助重灾区群众度过难关,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他们号召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进行捐款捐物。短短一天时间,全村25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500元,群众自发捐款2300元。
李三德退伍虽然已经31年,但军人热爱国防的本质没有变。近年来,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宣传工具,配合镇上大力宣传双拥工作,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认识搞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群众的拥军优属意识。每年“八一”和春节期间他们都要组织全村老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召开座谈会,表达对他们的慰问之情。同时还请老复员军人在村小学举办国防知识专题讲座,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和国防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报告10余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他们还实行减免现役军人家属义务工,优先划拨宅基地等优惠政策。对退伍的优秀青年,积极吸纳到党组织周围,特别突出的列为村级后备干部。目前该村历年退伍的军人已成为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左李村地处“天兰双拥文明线上”,为搞好创建工作,他们按照区双拥办“双四好”的创建标准,首先搞好了铁路、310国道两边绿化带工作,先后组织群众栽植国槐2万株、侧柏4.5万株,把沿线建成了绿色家园和绿色通道。其次,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村规民约,组织了民兵巡逻队,使全村群众自觉维护交通安全,爱护交通设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第三、积极开展了文明户、孝顺儿媳、和睦家庭等创建活动,使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走进了各家各户。
李三德还对全村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在全村范围内,不管哪里有事情,他们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身心就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近年来,他们结合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教育和调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奉献精神,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歌。先后为全村8户贫困户和两户二女结扎户帮耕帮种、捐助钱物。还配合镇武装部开展“富民强兵活动”,组织进行退耕绿化、公路维护,还参加区武装部和炮兵团组织的野外军事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全村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素质。
李三德同志退伍以来,继续保持军人的本色,退伍不褪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成为一名永不褪色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