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佑的个人简介
廖国佑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其兄长含辛茹苦供他上完大学。少年贫寒的经历,求学艰难的磨砺,铸就了他坚强、正直、善良的品格。
基本内容
他常说:“我了解老百姓的艰难,他们生活在底层,渴望社会的公道、政府的公平和执法的公正。我是人民的劳教所长,所做的一切要对的起生我养我的老百姓。”
1996年秋季,廖国佑从江西省第一劳教所副政委调任江西省第二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还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是一个解教人员打来的。这名劳教人员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在劳教所受到“同教”欺凌、打骂,受到民警对他减期不公的遭遇。他说:“反正我已经解教,不怕被打击报复,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就是要看看劳教所的领导管不管这事!”
廖国佑从事劳教工作32年,把心血、汗水倾注于他热爱的事业。他关心过多少劳教人员,转化过多少劳教人员,可能连他自己也记不起来了。但是对自己的儿子,他却付出得太少。正如省劳教局一位领导所说:“廖国佑关心劳教人员比关心自己的儿子还多。”
廖国佑的儿子寄宿在一所中学里。2003年5月正值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老师打电话来说儿子生病发烧了。同在该所工作的妻子按捺不住,要跑出去看儿子,廖国佑却没同意:“现在正是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全所正处于全封闭状态,如果你有事出去,其他人办事怎么办?现在全所人都看着我这个所长,你不能出去。”妻子委屈地哭了。
看着妻子伤心地落泪,这个领导着百余民警的七尺男儿心里也不禁充满了酸楚。他何曾不担心儿子的病情?可他肩上的这副重担,让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对着儿子说着一遍又一遍愧疚的话。
廖国佑作为劳教所一把手,手中拥有办理劳教人员所外执行、所外就医、请假、减期的各种权力。这些年来,找他办事、说情、送礼、走关系的人不少。面对诱惑,廖国佑经受住了考验。他常说:“我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我个人的,减期、所外执行这些奖励应该给那些改造积极的劳教人员。如果靠走关系、找路子,那些普通老百姓有多少路子?我们这样做会让老百姓对法律失去信心,对社会感到绝望。作为所长,我不能在金钱、友情、人情面前动摇法律。”廖国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3年1月,春节即将临近。所里为了调动劳教人员改造的积极性,对一批表现好的劳教人员准予回家过春节。消息一传出,就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廖国佑,其中,有一个是他大学时的同窗好友。好友的一个亲戚在劳教所里表现一般,却想通过这次机会准假回家过年。这个同学希望他能看在老同学的份上,通融一次。廖国佑耐心地解释:“如果符合条件,你不说我也会办。如果不符合条件,你说什么我也不能办。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老同学总不能眼看我犯错误吧。”最终,那名劳教人员也没被批准回家过春节。
对不符合条件的人求情办事,廖国佑不为任何因素所动,但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2003年7月,有一名贵州籍的劳教人员双脚溃烂住在医务所里,廖国佑在医院看到这一情形,询问了治疗情况后,征求这名劳教人员的意见,是留在所里,还是回去治疗。这名劳教人员说:“我现在这个样子,哪能回得了家。”廖国佑回头指示有关部门及时给这名劳教人员办理了所外就医的手续,并派两名民警护送他回家。
廖国佑总是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风气是带出来的,作为所长,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廖国佑不仅公正治所,而且还廉洁治家。他经常对妻子说:“我是一个农家子弟,能有今天,是组织培养的结果,是广大群众对我的信任,你决不能给我帮倒忙。”几年来,夫妻俩共同固守着廉洁的大门,营造了廉洁的家风,为全所民警廉洁从警、公正执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妻子2002年因此还被省纪委等7个部门联合表彰为“全省廉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