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英的个人简介
李白英(1903―1981) 无锡人。原名李澄,字镜清,笔名伯寅、谈荣、澹村等。8岁入私塾,后进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因家贫,高小未毕业而辍学。1921年考入上海国立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商科,肄业后返乡任小学教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在家乡参加农民 运动。
1人物生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奔赴武汉,经潘汉年介绍,任《革命军日报》发行处主任。1929―1933年,任上海光华书店编辑。他一生爱好文学艺术,20年代起即开始收集并研究民歌,编有民歌选集《江南民间情歌集》、《民间十种曲》、《在野的歌曲》。在光华书局出版的《文艺创作讲座》四大卷中,他写了多篇民歌研究论文,如《民歌在文学上的价值》、《民歌鉴赏论》等。抗日战争时期,李白英辗转于汉口、重庆、香港,后回到上海定居。经人介绍,至《新中国报》编文艺副刊。从1943年8月起,他在副刊园地出版《民俗周刊》,连续出了36期;还发起组织中国民俗学社,团结民俗学爱好者。同时还为《文友》、《太平洋周报》等刊物写了不少民俗学方面的沦文和民间故事,如《孟姜女考略》、《二金龙子》等。建国后,李白英在上海育才中学任教,后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连环图画、文稿。这时期他编写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罗文应的故事》、《倪焕之》、《茶花女》、《奥赛罗》等文稿数十种。退休后,经常为《采风》、《乡土》、《民间文艺集刊》写稿。1981年12月中旬,年近八旬的李白英仍去苏州参加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民间文学协作区举办的“吴歌学术讨论会”。
2个人生活
李白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37年8月出生,安徽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及南京大学地质系。1960年毕业后,曾任职于合肥工业大学、淮南矿业学院、山东矿业学院及山东科技大学。现任职于山东科技大学。主要业绩:一直从事采矿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及灾害防治工程等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美、英、日、奥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及科技调查。撰写有《"下三带"理论及其在预防底板穷水中的应用》1996年4月发表于三十届世界地质大会)英文);《预防工作面底板穷水的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中国特殊开采技术新进展》(中、英文,1988年现代国际采矿研讨会论文集》。专著《矿井特殊开采理论与实践》(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矿井底板突水灾害的防治方面,提出了"下三带理论及其配套技术",形成了新的较完善的理论应用体系,并已得到生产实践验证。促进进上下综合物探技术的发展应用。创建的特采所内有硕士授权点2个,博士授权点2个,已培养硕士15名,在读5名博士研究生即将毕业。特来所获山东省高校科研先进工作集体称号。研究成果大多获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0余项。1999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井穷水灾害动力学特征及损伤稳定理论的研究"、山东省科委项目"济南李福煤矿超高压输电线路及材庄压煤开来的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矿穷水动态机理及计算机预测系统的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及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