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舒里希特

时间:2023-12-11 08:56:54编辑:资料君

卡尔·舒里希特的个人简介

卡尔·舒里希特(Carl·Schuricht 1880.7.3C1967.1.7),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1岁他尝试作曲,15岁的他首次指挥乐队;1901年任美因兹市立剧院担任合唱指挥,后就读于柏林音乐高校;1912年任威斯巴登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指导,1933年他被任命为柏林爱乐乐合唱团指挥,此后相继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1944年他离开德国。50年代,他在欧美等国巡回演出,相继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出席萨尔斯堡音乐会,还作客柏林和伦敦;在1960年被维也纳爱乐乐团授予荣誉会员;1967年在瑞士去世。

基本内容

人物生平  卡尔·舒李希特

卡尔·舒里希特(1880―1967)录音封面

出生于一个管风琴制作人家庭,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1岁他尝试作曲,创作了两部歌剧,并且自己编写剧本。15岁的他首次指挥乐队。

1901年他获得了第一份音乐工作,在美因兹市立剧院担任合唱指挥。一年后他获得了 Kuszynski基金作曲奖和弗朗兹·冯·门德尔松颁发的奖学金。这使得他能继续在柏林音乐高校学习。他的钢琴老师是恩斯特·鲁道夫,作曲家恩格伯特· 洪佩尔丁克则教授他作曲。后来他还在莱比锡拜马克思·雷格为师。1907年他成为兹威考市立剧院小歌剧乐队队长。两年后他获得了另一份差事,在法兰克福继齐格弗里德·奥赫斯之后指挥吕深清唱剧合唱团。1912年,31岁的他被任命为威斯巴登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一年后的9月他大胆的在威斯巴登指挥了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千人),这距这首交响曲在慕尼黑的世界首演刚好三年。20世纪初,他被邀请到伦敦指挥,并且登台米兰斯卡拉歌剧院。

1923年舒李希特成为威斯巴登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直到1944年。这段时间他巡回德国还到国外做演出,包括首届德国马勒音乐节(威斯巴登 1923),圣路易斯 (1927), 施凡宁根夏季音乐节 (1930-1939), 伦敦 (1931). 1933年他被任命为柏林爱乐乐合唱团指挥,一年后他第一次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1937年到1944年间他是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 1943年到1944年他是德累斯顿爱乐的首席客席指挥,1944年成为其音乐指导。1944年求他离开德国,去到日内瓦湖畔,开始与瑞士罗曼德乐团合作。

二战后

卡尔·舒里希特(1880―1967)录音封面(11张)

1946年舒李希特在萨尔斯堡音乐节重新开幕的音乐会上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1948年/1949年间他获赠布鲁克纳奖牌并在1953年成为威斯巴登荣誉市民。1956年他在大音乐协会会堂富特文格勒逝世纪念音乐会上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同年他在里昂音乐节上指挥了贝多芬全部交响曲,在美国巡演中共指挥了12部协奏曲。1957年他被邀请到芝加哥交响音乐节演出,还因邀出席了马萨诸塞州坦格伍德的波克夏音乐节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1958 年,在美国之行后,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执行了下一个巡演计划,一个月之内在瑞士,法国,西班牙和布里根茨指挥了10场音乐会。1960年,在他的八十大寿之际,维也纳爱乐乐团授予他荣誉会员身份。

60年代卡尔·舒李希特继续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出席萨尔斯堡音乐会,还作客柏林和伦敦。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是1965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所作的;2年后,他以86岁高龄逝世于瑞士Corseaux-sur-Vevey家中。

如今卡尔·舒里希特(Carl Schuricht)的名字相对来说知道的人比较少,然而他却能够在[url]EMI[/url]公司发行的二十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唱片中占据一席之地,这说明他确有过人之处。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880年 出生于一个管风琴制作人家庭

1886年 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1891年 尝试作曲,创作了两部歌剧,并且自己编写剧本

1895年 首次指挥乐队

1901年 担任美因兹市立剧院合唱指挥

1907年 成为兹威考市立剧院小歌剧乐队队长

1909年 在法兰克福指挥吕深清唱剧合唱团

1911-44年 担任威斯巴登市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大力提倡现代音乐,1913即指挥该团演出马勒的第八交响曲。1910- 20年期间被邀请到伦敦指挥,并且登台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在这期间他巡回德国还到国外做演出,包括首届德国马勒音乐节(威斯巴登 1923),圣路易斯 (1927),施凡宁根夏季音乐节(1930-1939),伦敦(1931)

1933年 被任命为柏林爱乐乐合唱团指挥

1934年 首次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

1937-44年 担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

1942-44年 任德累斯顿爱乐的首席客座指挥,并于1944年成为其音乐指导

1944年 离开德国,定居瑞士日内瓦湖畔,开始与瑞士罗曼德乐团合作

1946年 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重新开幕的音乐会上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

1948-49年 获赠布鲁克纳奖牌

1953年 成为威斯巴登荣誉市民

1956年 在大音乐协会会堂富特文格勒逝世纪念音乐会上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同年在里昂音乐节上指挥了贝多芬全部交响曲

1956年 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次美国巡回演出时任指挥,共指挥了12部协奏曲

1957年 被邀请到芝加哥交响音乐节演出,还因邀出席了马萨诸塞州坦格伍德的波克夏音乐节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

1958年 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执行了下一个巡演计划,一个月之内在瑞士,法国,西班牙和布里根茨指挥了10场音乐会

1960年 在他的八十大寿之际维也纳爱乐乐团授予他荣誉会员身份

60年代 继续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出席萨尔斯堡音乐会,还作客柏林和伦敦

1965年 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是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1967年 逝世于瑞士Corseaux-sur-Vevey家中,享年86岁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用“一所旧学校”来形容舒里希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一直位于同行富特文格勒、奥托·克伦佩勒、克纳佩茨布什、克莱伯和克劳斯之上。

1912年他Wiesbaden被任命为首席音乐指导,一直干到1943年,其间享有很高声誉。现在一名指挥终身服务于一个乐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舒里希特从未录制过商业唱片,他直到职业生涯的后期才为人所知。可是,舒里希特的确在1938年为宝丽金录制过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水准不在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之下(唱片号Iron Needle in 1938)。

在1939年鹿特丹录制的富于传奇的马勒 《大地之歌》(Archiphon ARC-301或Grammofono 2000 AB 78553)中,他取代 生病的门格尔贝格,由于反纳粹受到无端的指责。经过31年的职业生涯,他在 Wiesbaden退休,在那里他受到纳粹党的冷遇,然而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们视他为偶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老学校”这个称呼还有进一步的含义。

舒里希特情愿在一个地方待下去,为人低调,总是避开那些以他的才华应得的声誉。这些都反映在他的音乐中。他是那种以服务于指挥台前的音乐为宗旨,强调忠实于原作的完整性。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的夸张,没有追求表面的光辉,最重要的是不会在音乐中加入任何个人的色彩。这种做法远远不是毫无趣味的音乐表达方式,我认为当你有足够的素养和对乐谱的热爱时,就会发现有时结果与你平时所观察并不一致。稳重有其局限性,这里的例子就是这样。

编辑本段经典录音

历史录音

“The Concert Hall Recordings ”套装

卡尔·舒里希特(1880―1967)历史录音

(10CD)

这个珍贵的10CD套装,全部是舒里希特在1960年代为约瑟夫兄弟的Concert Hall公司的录音。从60年起舒里希特大约为该公司录制了40多部作品,1966年5月舒里希特在苏黎世又为该公司录制了最后一批唱片,这也是舒里希特最后一次指挥演出,次年1月他即以86岁高龄辞世。这个套装里包括了这一时期他录音的精华,甚至就包括了他最后于1966年指挥录制的巴赫。唱片由一家不知名的公司Scribendum发行。

CD1: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1964年9月指挥海牙爱乐乐团。

CD2:瓦格纳《歌剧序曲》,1961年9月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CD3:舒曼《第三交响曲、曼弗雷德序曲》,1960年12月指挥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1963年4月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

CD4:舒伯特《第九交响曲》,1960年9月指挥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CD5:亨德尔《大协奏曲》,1961年9月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CD6: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1961年9月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CD7:莫扎特《第38、40、41交响曲》,1963年6月、1964年6月指挥巴黎歌剧院乐团。

CD8: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1-4》,1966年5月指挥苏黎世巴罗克乐团。

CD9: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5-6》,1966年5月指挥苏黎世巴罗克乐团;

韦伯《奥伯龙序曲》,尼科莱《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1962年9月指挥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CD10: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1960年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芬格尔山洞序曲》,1960年指挥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吕伊.布拉斯序曲》,1962年9月指挥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CD11: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四交响曲》

第三是1961年9月指挥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录音;第四是1962年9月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音。

CD12: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歌剧音乐

第七是1953年3月录音,瓦格纳音乐是1950年4月录音,均指挥斯图加特(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CD13-14: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2CD)

第八是1954年3月录音,第九是1951年11月录音,均指挥斯图加特(南德)广播交响乐团。

CD15: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1963年12月7日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现场录音”系列之11,世界首度发行 CD。

20世纪大指挥家系列EMI

EMI

卡尔·舒里希特(1880―1967)指挥家系列

7243 5 75130 2 9

门德尔松:芬格尔岩洞序曲

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莫扎特 第35交响曲,“哈夫那”

贝多芬 第一交响曲

布鲁克纳 第八交响曲

演奏:维也纳爱乐乐团等

1954~1963年录于巴黎和维也纳

舒里希特通常指挥德国音乐作品,并且一般与德国乐团合作。他在世时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尤其对他怪异的速度提出质疑。近些年来这些观点已有所转变,人们渐渐开始欣赏他的作品。他的录音生涯极为漫长,从一开始与柏林大都会乐团一直到战后为DG和EMI公司录音的LP时代。

在这套唱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指挥德奥古典和浪漫派从莫扎特到布鲁克纳的精品,门德尔松的序曲中有一种清新的活力和细腻。舒里希特对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了十一次后,约翰·库尔肖才终于完成了录音。这里舒里希特没有表现出怪异的速度,相反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合作表达出了一种优雅的抒情风格。他的莫扎特充满欢乐和光辉,尤其是第一乐章中小号和鼓的表现,慢乐章中突出的是莫扎特优美的旋律,最后是小步舞曲。在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中,Salle Wagram大厅的声音非常洪亮。相比之下在Sofiensaal,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声响更加饱满,没有损害音乐和谐的构架,的确值得珍藏。

第二张CD上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更加珍贵。舒里希特采用的是Haas的版本(与Nowak的版本相比有一小点改变,但是删减的较少),声音的线条非常丰富,而且抓住了布鲁克纳音乐中的温暖和宏大。舒里希特的布鲁克纳风格介于富特文格勒的神经质和卡拉扬的过分修饰之间。[1]

上一篇:拉塞尔·贝克

下一篇:廖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