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农

时间:2023-12-10 16:36:34编辑:资料君

蒋志农的个人简介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1994年,蒋志农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20+5=45,走了20年曲折路,20年成功路,还将走5年未来路。”这是蒋志农在2003年出版的《我的农科之路》一书中对自己40多年来农科之路的总结。蒋志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先后育成了82个水稻新品种,为云南稻作科技的发展和稻谷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七彩云南的“水稻之父”。

蒋志农 - 备受伙食费折磨的放牛娃

1939年8月,蒋志农出生在重庆市潼南县永胜乡一户农村家庭。对于蒋志农来说,能够把全部精力都用于读书实在是一件奢侈事。由于家里农活太多,他不得不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从读书起,伙食费就成了困扰蒋志农的一件大事。
“为了让自己读书交伙食费,家里连盐都没买,连泡菜都坏了。”在这种情况下,蒋志农觉得只有自己奋发图强,才能对得起父母。初中毕业后,父亲希望蒋志农能够念所中专或者师范学校,这样就能尽早地帮助家里减轻分担。可是对于蒋志农来说,一个想法早已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继续读书,考大学,做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的学者。高考时,蒋志农以优异的成绩被云南大学生物系录取。眼看即将要踏上动植物王国,开始崭新的生活,蒋志农说不出的激动。“你不能去读,我们连伙食费都交不起,更别说给你路费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蒋志农,难道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戛然而止?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当地党委政府得知了这一情况,给了他100块钱,帮助他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来到云大后,被子、蚊帐、伙食费都是免费的,每月还有2元的零花钱。”这对于从小就愁伙食费愁怕了的蒋志农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福。回忆起那段岁月,蒋志农感慨颇多:“当一切都不用再愁时,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信念:想着共产党、想着毛主席,想着一定要多读书,多为国家做贡献。”

蒋志农 - 改名明志 立志从农

1962年,从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学专业毕业后,蒋志农被分配到云南省农科所(1976年改为农科院)工作。虽然搞农业不是他的理想,但对于22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服从分配便是蒋志农的第一志愿。 “搞农业科研,不熟悉云南的农业、农村、农民,选题就不可能选得准。”蒋志农心里十分明白,这个课他是一定要补的。为此,在省农科院报到一个月后,他便主动要求到农村去蹲点。这一蹲便是两年。在老李山,蒋志农每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思想深处萌发了一个震惊了很多人的想法:不当科技人员,不拿工资,丢掉铁饭碗,不要城市户口,到农村当个新式农民,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为了表示决心,坚定立志农业的信念,蒋志农把名字改了:由“定富”变成了“志农”。从此,抛开富贵,立志农业,为农民增产增收做点实事便成了他的心愿。

蒋志农 - 曲折与失败的二十年

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时间里,蒋志农先后从事了蚕豆试验、水稻样板田、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粳稻三系育种、数量遗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工作。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辛辛苦苦干了20年,却没有获得一项科研成果。从1974年到1979年的6年时间里,为了赢得一年两季的育种时间,蒋志农和他的同事大半年的时间都呆在海南。而这段时间,对于蒋志农和他的家庭来说,却是宝贵的。1973年底蒋志农结婚。1974年,他的大儿子出生,而这时他却每年奔波于云南和海南两地,忙于进行粳稻三系育种试验。然而,最终三系育种却以失败告终。谈起这次的失败,蒋志农感到深深的愧疚:对国家的愧疚、对家人的歉疚。“那时候我爱人白天要上班,而我又不在家,只能将孩子丢在床上,孩子哭多了,得了疝气,差点造成了终生遗憾。”说起家人,蒋志农的眼里如今依然充满了歉意。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工作时间一般只有30多年,整整20年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20年一事无成,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意味着怎样的打击?尽管有苦恼,尽管有茫然,可对于蒋志农来说,失败所给予他的经验远远大于失败所带来的打击。 “许许多多的例子说明,只有跌过跤知道疼的人,今后的道路才走得更加稳健,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蒋志农的自勉。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科研的道路没有失败。

蒋志农 - 贵在坚持的二十年成功路

1982年,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实施,这对于经受了20年挫折的蒋志农来说,仿若雨后彩虹,给他带来了阳光。从1982年开始,蒋志农担任育种课题主持人,到1996年项目结束,15年的时间,项目先后育成了42个粳稻新品系,审定通过了16个新品种。此后,新品种得到了快速大面积地推广,占云南粳稻面积的70%左右,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新品种同时还被推广到黔西北、四川凉山州和湘西高海拔地区。 1995年初,云南的稻米还有很大的缺口,不少地方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看到这一情况,还没有结束中日合作项目的蒋志农又开始了“米袋子”项目,并向省委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育成20个新品系10个新品种、增产7.68亿公斤稻谷。增产7.68亿公斤,是硬指标,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6年来,蒋志农走田间、下地头,没给自己放过一个大假,“我很喜欢去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山区,水稻品种问题多,温饱问题更突出。” 正是凭着这股坚持的毅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米袋子”项目期间,育成粳稻品系57个,其中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有11个。6年间,累计示范推广粳稻良种2684.69万亩,增产稻谷8.6276亿公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基本解决我省粮食(稻谷)自求平衡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粳稻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了全省粳稻常规育种水平。 1994年,蒋志农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随着中日合作项目、“米袋子”项目的成功,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回想自参加工作40多年来的经历,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曲折,终于坚持下来,没有调离农科院,没有丢掉‘农’字。”面对20年的成功路,蒋志农归功于他的“坚持”。水稻的育种周期较长,为了在有限的生命和工作年限里育更多的种,为了加快育种步伐,一年种植两个时代,蒋志农从1974年至今,到海南去了近30年,在那儿度过了20多个春节。“‘飞瀑之下,必有深潭。’坚持20年、30年,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蒋志农 - 一切只为农民增产增收

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蒋志农经历了太多饿饭的日子,面对了太多缺粮的情景。“农民一年四季,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如果收成不好,没有饭吃,是很可悲的。”为此,从1982年开始承担育种工作到现在,蒋志农都在想法设法地为农民增产增收。 2009年初,蒋志农70岁了,应该退休了,可他还有一个牵挂:“我的奖金还有180多万还没用,怎么把这些钱用好呢?”由于几十年来走村窜寨的生活,让他对云南的少数民族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于是,他决定把这些钱拿出来,通过6年的时间,搞一个“云南老少边穷地区粳稻良种试验示范课题”。 2009年,蒋志农选择了昭通、剑川、元阳、施典、腾冲高黎贡山山脚等5个试点开始进行这一课题。2010年,水稻遭遇了严重的稻瘟病,原本可以亩产4、5百公斤的地,只产了200公斤都不到。而在他的课题试点田里了,150亩“云粳31号”产出达到800公斤,增长了将近3倍的产量。增产不仅让农民和当地的政府高兴,也乐坏了年届花甲的蒋志农。从去年开始,他把试点从5个增加到了20个。如今,在西双版纳、在德宏遮放,蒋志农又开始试种他的新品种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如果试种成功了,以后大家去西双版纳旅游,就可以吃到当地的好米了。“在遮放,我们也用‘云粳29号’和‘云粳37号’进行了试种,这种米煮出来后就像放了层猪肉一样,口感比遮放贡米更有弹性,更具香味。”
“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多做点实事,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毕生的心愿。”49年的工作中,这句话是蒋志农坚持的力量源泉,更是他成功的推动力。

上一篇:李岳屏

下一篇:李生贵(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