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蚂的个人简介
康蚂,男,汉族,21世纪以来最具个人风格的70后诗人、作家。诗歌发表于《葵》、《新世纪诗典》、《中国诗歌双年巡礼》、《世界诗人》、《诗歌月刊》、《诗歌EMS》等重量级选本和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全世界两岁》、《底层潜规则》和随笔《满目梨花词》。《现实与冥想》是康蚂向读者倾力奉献的首部诗集,收录了作者自2005年至2013年的120余首诗作。康蚂的诗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力和梦幻色彩。他用冥想冲撞现实,用悲情摧毁浮夸,用抗辩表达立场。他在诗歌遭受冷落的时代,贡献出独属于自己的悲悯、温情、疼痛和拷问,留下一份无法复制的时间备忘录。诗歌代表作品
鲨鱼往事1998年
9月20日
马路荒芜
交警下班
哥哥回家
经过一个路口
被一群鲨鱼
包围
那些鲨鱼
狞笑着
撕扯着
他瘦小的
身体
我的哥哥
一个小儿麻痹患者
血糊糊的身体
就这么
四分五裂
就那么
在马路中间
横着
流着
红色的血水
在警察
未赶到之前
我哥哥
把灵魂
扔进了
下水道
把自己的尸体
变成
一只鲨鱼
愤怒地
冲向了
那些
肇事的卡车
秃鹫八岁那年
我背着受伤的妹妹
穿过原野
赶往县医院
天空飞着一只秃鹫
地上蔓延着
我们的人味
二十岁那年
我被人砍伤
在空旷无人的大街
血流成河
天空飞过一架飞机
听说它的前世
是一只秃鹫的骨骼
天空之城整个闷热的夏天
天空是个精神病院
充满燕子的尖叫声和咒骂声
我看见它们互相打斗
漂浮空中,改变了音调
血淋淋的翅膀猛得折断掉下
就像上帝撒下的救援物资
那是对大地残忍的奉献
家鄂尔多斯
下雪了
父亲在雪地里
跟许多鬼
打雪仗
鬼长着绿眼睛
长舌头
父亲打累了
蹲在地上喘气
他身后的坟
是温暖的家
雪落在上面
很快就化了
盐亲人紧闭双眼
躺于冰冷的
太平间
泪水
流进我的嘴里
那股子味道
无法形容
三十岁的时候
我恍然大悟
泪水是咸的
冻僵的眼泪也是
咸的
生命总有一天也会
是咸的
咸的让人感觉
苦
我一辈子要做的是
躺在铺满盐的大地上
管住我的嘴
阻止盐的形成
红色烟草悲伤的时T
我特想抽烟
看到电影里
罪犯拒不交待
犯罪事实
警察就递给他一棵烟
舒服地吸了一口
罪犯滔滔不绝
有时候到了深夜
我泪如雨下
特想叼着一棵烟草
想起电影里的罪犯
我有什么话想说
但又狠狠咽下
疤我站在镜子
B面
与它对视
像钻进黑白照片
再也没出来
我站在镜子
A面
镜子的长度就是
我的长度
我想砸碎镜子
恐惧源于
一堆碎玻璃
拼凑的异形
伤疤从未离开
我的身体
数绵羊我曾坐火车
看到窗外有一群绵羊
Z提议我们比赛数绵羊
看谁数的多
火车一闪而过
我有些头晕目眩
但还是大声地数着:
5只,6只,7 只,8只……
火车最后载着我们到了远方
那些绵羊还停在原地
像画里的风景一样美
天津之下的康蚂
我与康蚂最早见面是2002年冬天在徐江家,当时只知道康蚂写小说。2004年他开始在“个”帖诗,《苍蝇》以苍蝇的角度反思人类,苍蝇依旧故我的繁衍生息,人们依旧用厌恶的眼光看它们,而苍蝇自有独立的意识,对此不屑一顾。康蚂真正贴出第一组好诗是2005年,《鲨鱼往事》是比较夺目的一首,诗中充斥奇幻色彩,以鲨鱼譬喻那些噪杂的车辆,诗中的哥哥遭遇车祸,他的怨愤使之成为一只鲨鱼,这里面洋溢着复仇,这首诗将对哥哥的怀念置换到超现实的场景中,所以显得与众不同。《河马哥哥》情趣盎然、《天空之城》将粗砺的真相呼之欲出,这两首与《鲨鱼往事》共同点是有种沉郁的气息给我印象极深。
2007年写的《数绵羊》充满童趣,也比之前的诗明亮了许多,最新作品《悸》写的不露声色,只是在呈现自己的心情。值得一提的是康蚂写的关于父亲的一组诗令我非常感动,比如《乌鸦》“成群的乌鸦/扑来/啄食坟头前的贡品/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盗/父亲已经无能为力/我愤怒地拾起一块石头/砸向了进食的鸟群”诗人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另外,《盐》是我在他的新著《满目梨花词》发现的一首悼念父亲的诗,当时我先随便翻看写女诗人的张玉娘篇什,那些幽默段落让我乐不可支,他用现代娱乐记者的语言写的女诗人小传,类似坊间秘闻,读来饶有趣味。可我转头浏览到序言部分,发现他的书首先献给的是自己的父亲,文中诗人想到了父亲的音容笑貌,还有生活爱好,“我一辈子要做的是/躺在铺满盐的大地上/管住我的嘴/阻止盐的形成”,看到此处我泪流满面。自从2001年首次相见,三年后的2005年我才和康蚂交往多些,在聊天中,他跟我提到自己的童年和沙漠有关。少年时他和小伙伴从内蒙古伊克昭盟(现在叫鄂尔多斯)的县城 达拉特旗骑两个多小时自行车来到 库布其沙漠,把自行车扔到路边,纷纷爬上沙堆,从上面滚下来,如此反复几回,然后骑着自行车回家。沙漠在他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觉得到那里才体味到内心的自由。他孤独的童年,见多了荒芜,就自然对荒芜充满好感,这造成他性格中粗犷的成分,然而童年的孤寂,让他成年之后依然难以抹去,这是他作品中往往会透露出悲悯以及伤感的情怀的主要根源。当然从他诗中也看出他十年(1998年――2008年)走出家乡、在津求学、北漂以及回津定居的人生历程。
他曾在某网站采访中说:“即使互相认识,如果作品不好,很难被认同,这是一个靠作品说话的诗歌气场。从2002年接触到天津的文学朋友的五年来,我写出一些好作品,得到了前辈和同行的认可,天津诗人群有人味儿,这些人都很真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不献媚,不趋炎附势,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浮躁、虚伪永远保持着警惕性和批判性”。后来在交往中康蚂也问过我,为什么在认识我的三年内,我们俩并没有实际的接触。我说:可能这个城市的诗人只认诗歌文本,各自写作而不在乎过多的应酬和交情,但作品到了,自然就是很好的朋友。从2005年发轫至今康蚂无疑是状态极佳的诗人,他按照的自己的节律,将自己的写作融进“日常”,在写完每一组诗及时打磨修改,技艺日臻成熟,一个诗人的有效写作也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虽然他的某些诗有起伏,比如用戏谑的方式揶揄古人的江南组诗,流露着诗人不纯粹的部分,索性来日方长且歌且行。作者/任知
想像以及想像力的奇异之旅
恐怕这已是一个铁的事实了:当前汉诗――尤其是当口语成为新的主流力量之后,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想像及想像力的日益匮乏;这一匮乏表现在诸多诗人均纷纷着力于对经验碎片/表层的诗写,也就是说,经验主义成了他们心目中被供奉起来的诗歌意识形态,经验主义取代修辞的技术主义成为了全新的诗歌潮流。如果说,没有想像力的历史学是不可想像的,那么具体到诗歌,则必须换成这样的结论――“不可原谅的”。想像以及想像力,保证了文学不至沦为“事功”,文学终究是要带着人心去飞翔的。要不,文学还有何用?
当然,诗歌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代表民族智慧与力量的崇高的生活方式。当时代终于义无返顾地告别了浪漫主义,在e世代,尤其是在一个后极权主义国度中的e世代,市场与媒体一经无耻媾和,进一步加剧了“客观真实”的碎片化进程,仅仅停留于对经验碎片的书写且还自诩为这就是“现场写作”,实在是将广阔、深幽的世界苍白化、狭窄化了,连违背了文学的基本审美伦理都不省察,真不愧为一种可怕的法西斯心态,这是我们每一个诗人都必须建立的自觉。这无关道德审判。最基本的道德是,你可以不做诗人,但不能将“世界” 苍白化、狭窄化;而打破这一苍白化、狭窄化的任务颇为艰巨。所幸我还不至于纯然绝望,因为有这样的青年诗人在:他们勇敢而执着,真诚而素朴,他们就像我那久违了的北地的白杨,于庸俗的风中飒飒作响。我必须坦率承认:康蚂,正是这样的青年诗人,想像,于他不仅仅只是纸上的风格,同时更是一种清晰的姿态――对世界一次次出走,无不为着回到自己的内心。
现实中的康蚂身宽体胖,很难想像到他竟如此之敏感――“起风了,一切无恙/不用收衣服/更不用牵挂老婆/最多打个电话回家/起风了,一切无恙/不用着急回家/不用担心天气不好/孩子们放学/暴风雨还在路上”(《起风》),前面的絮絮叨叨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最后的“孩子”“暴风雨”。这样的诗,一读完便会叫人想到“成长”、“命运”之类,但丝毫也没有受教训的感觉。这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命题:想像力如何处理才会有效?想像力在诗歌中决没有被先天豁免的自由。真诗人的根本使命,乃在于对人类存在境遇的深刻洞察,由是,伟大的有抱负的想像/想像力必然要切进人类灵魂的境况,这样的想像/想像力才可能是更为高级的“在场”。正因如此,康蚂诗歌才会令我越来越为之着迷而非厌倦、厌恶。
“我在广场上徘徊/就是为了等待/一声枪响//那只枪突然/顶着我的脑袋/我不敢回头//我站在那里/保持着投降的姿势/但枪声没有响//我在广场上徘徊/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很多人倒下/又迅速站起”(《等待一声枪响》),的确,这是一首典型的康蚂式“想像”诗。此诗令我大感兴趣之处颇多:一是对“广场”“枪声”这类饱含意识形态意味的大词,进行了身体化清洗,也就是说针对一个历史化的情境,康蚂或许是无意之中就进行了一次高明的“非历史化处理”,在宏大而残酷的历史面前,象喻是无力的,必须回到具体的身体之疼才能推己及人,是谓人性化诗写;二是康蚂不露痕迹地运用戏剧化手法推动了诗歌的内在节奏。当然此诗的结尾是可作多向度的理解的,但有一点无须争议,那就是:此诗完全可以理解为对一段独特历史的回顾――中国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此不免雀跃,而在康蚂自己看来或许仅仅是――来自于一截身体的沉实的悲情罢了,而这悲情却能对应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想像/想像力因之严峻端肃而不流于油滑轻浮。
这样沉实因而撼人心魄的悲情,在康蚂诗歌中俯拾皆是。“你说血,经过你的身体/像一只破碎的香水瓶/你说血,被爱情稀释,淡而无味/顺着移动的指纹,不安的流动、扭曲/那危机四伏的街道,你说血的旁边/停着一辆笨重的坦克//每次说到血,你都想用身体去拦截/手里的指挥棒,划出一连串漂亮的图形/说到血,你总是很平静,用懦弱抵抗暴力//此时天已大亮,血已干,你说你看到/无数精灵的脸,挤满坦克的破裂的窗口/你说血,流遍一座空城”(《伤城》),这样一首意象诗,稍有人生阅历的就不免想起了那一段历史。那是一出大悲剧。理想主义最后一块幕布从这块遭天杀的土地迅疾降落。1978年出生的康蚂不可能是当事人,但只要有一颗被自由深深牵引着的心,就够了。当然,这首诗不做这类解读也是可以的,仅仅作为一首大实话的情诗,读来也是锥心刻骨。连接想像与现实的,未必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那种批评/批判,因为那种批评/批评,极可能令诗歌有滑向道德审判的危险;或者说,批评/批判之前,必须附丽着活体的生命/生命力,才有诗之为诗的可能。
米歇尔·福柯曾给“批评”说过这么一段:“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也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福柯冀望的这个“批评”,同样可移至诗歌写作中作为一个精神指针。“那一晚大雨/打落了窗前所有的花/我走出门去/捧起这些花朵/突见它们像/一张张腿色的面具/在黑暗中狰狞/这让我倒吸一口冷气/我差点忘了/它们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4月16日夜》),记得读第一遍时,我真是非常感动,多读几遍竟生发出一丝温暖的近于典雅的幽默感――这都叫“花文关怀”了!从“暴风雨”“孩子们”到“这些花朵”,仅仅“敏感”二字恐怕难以说通,必须得对这个世界有着深刻的爱与悲悯才行。他这首《天空之城》,相信喜欢的人不少――“整个闷热的夏天/天空是个精神病院/充满燕子的尖叫声和咒骂声//我看见它们互相打斗/漂浮空中,改变了音调/血淋淋的翅膀猛得折断掉下//就像上帝撒下的救援物资/那是对大地残忍的奉献”
当然,除了这类情感饱涨深具话语张力的诗作以外――这些诗作的康蚂,适于朔风中一起饮着烈酒――以下这类诗我也同样欣赏――“桥下无人/有的是过往的船只/桥上也无人/有的是过往的车辆/这些车辆/载着我们去天堂/桥的栏杆上无人/蹲着黑色的鸟/冲着桥下拉屎/桥下是河流/是我们的眼泪/但没有人知道/它是从我们的/眼睛里流出来/更没有人会/认真地细数/泪水里的泥沙”(《桥》),我欣赏该诗略偏于伤感但总体上仍很冲淡从容的气质――我愿意称之为气质。这个气质的康蚂,适于午后的清风中一块儿喝着啤酒。“打盹儿的那阵儿/大巴已经过了廊坊/车窗外的鸟鹊/正在回家/像一只只蝙蝠/吞没了旷野的黑夜/这是天津/返回京城的路途/一切都将飞速掠去/只有窗外/由明到暗的风景/才能让我在暮色中/稍微/停顿一会儿” (《暮色中的京津两岸》),还有――“蝴蝶消失的瞬间/突然下起一场雨//这个炎热的午后/太阳蒸发掉我/却无法湿润/这个世界//很多人在看鲜花/我推醒了时间/把身子涂成绿色” (《微小的事情》),都不见什么沉重的追问,想像/想像力均已纳入康蚂特有的温情的一部分;一个诗人全部的世界其实就是他的内心,自然更应该包括温暖、美好、向上的一面,一大面。康蚂要做的,就是以诗的方式“端出”他的内心世界,这在一个物质主义时代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关键要看他“文学抱负”的大小。
是的,据我所知,康蚂是有雄大的“文学抱负”的。我所喜欢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曾如是谈到“文学抱负”,特赠送康蚂――“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但是,尽管这样的行动是幻想性质的,是通过主观、想像、非历史的方式进行的,可是最终会在现实世界里,即有血有肉的人们的生活里,产生长期的精神效果。”这话真好,好在切合了康蚂的诗写生涯(诗龄刚足2周年),“孩子们放学/暴风雨还在路上”,更远的未来请让时间说话。作者/吴建明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