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仁的个人简介
刘纯仁(1558年-1599年),字景范,号元之。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刘应时之子,刘熙祚之父,武进西营刘氏第八世。明朝政治人物。经历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三甲第七十四名同进士出身。授福建泉州府推官。
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广东乡试分考官。
二十七年(1599年)积劳病卒于任上。福建省追崇入祀名宦祠,常州公举入祀乡贤祠。
崇祯四年(1631年)以子刘熙祚敕赠文林郎。
十六年(1643年)以子刘熙祚诰赠浙江道监察御史,以子刘永祚赠中顺大夫、福建兴化府知府。有诰敕三道。
政绩
福建泉州府推官任上,公平廉慎、狱多平反。凡迹涉嫌忌,其他推官不想受理或不敢受理者,纯仁挺然当之。万历二十三年重刻韩国华、韩琦父子画像并题跋于泉州府文庙。常赴沿海地区检阅兵赋,数月即过劳致发须为白,按察使频繁檄委办理案件,积劳疾卒于官。重病时属下赠礼,仍手答严拒,归葬时家人出卖衣袍才偿还丧款。
家庭
祖父:刘(1506年-1570)
父:刘应时(1536年-1608年)。岁贡生,五举乡饮大宾。
妻妾
正室:吴氏,累赠太恭人。贡生、平谷县知县吴之美之女。无侧室。
子女
皆正室所生。
长子:刘明祚(1580年-1649年),崇祯元年恩贡。
次子:刘熙祚(1587年-1643年),天启四年举人。
三子:刘永祚(1588年-1646年),崇祯三年北副榜,恩贡。
四子:刘绵祚(1589年-1634年),崇祯四年进士。
长女,适邑庠生、刑部主事薛宪稷。
次女,适邑庠生赵熙鸿。
军队人物
刘纯仁,1925年生,河南杞县人。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连指导员、副营长。1950年派往越南任军事顾问。回国后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营长。1952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任团长。1969年4月-1976年8月任吉林省军区独立第2师师长。后任吉林省军区参谋长。1980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8月任吉林省军区顾问。1955年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上校军衔。
刘纯仁:牺牲在陕县的辛亥革命先驱
1899年,新蔡知县徐仁麟因捐纳得官,到任后即贪财害民、胡作非为。刘纯仁义愤填膺,率先起来抗争,并联络本县阎梦松、任芝铭等正义人士决定为民除害。他们先组织千余名童生罢考场,后又集合绅众联名以十大罪状将徐仁麟告至河南省府衙门,徐被撤职,刘纯仁也因此声名大振。
1902年,刘纯仁赴开封参加乡试,名列前茅,但他并不热心功名,而是借乡试之机寻觅救民于水火的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说:“有才而无德,不免祸及身;有德而无才,不能有大为。必须德才兼备,方能济众利民。”他中举之后就放弃举业,在家设馆授徒,研究中外历史,大量接触和吸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他对邹容的《革命军》大加赞赏,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最为景仰。1904年,他赴开封与同仁共商改革河南教育,回新蔡将大吕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并改良私塾教授法和创立了“新蔡放足会”等,以此促进民风转变。
1907年4月,刘纯仁亲赴上海,与革命党人于右任等接触,拟联络鲁豫晋陕陇等北方省份的革命力量,并以其所创办的开封中州公学为联络枢纽,共同推进北方革命事业的发展。1907年夏天,刘纯仁又聚众在新蔡劫出被捕的同盟会会员阎子固,由此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他便化名到洛阳等地活动,继续宣传和策动革命起义。1909年,他到豫北卫辉中学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学校里,由他发起组织的“观摩会”表面上是开展修身养性等普通学习活动,实际上则是借此联络广大青年,谈论时事政局,积极灌输革命思想。由于他思想敏捷、学识渊博、谈吐自如、态度和蔼,到学校不久,就有大批师生向他靠拢,而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革命骨干力量。辛亥革命起义期间,卫辉中学奉令散学,刘纯仁临走时,还在夜晚约会革命志士共商炸断铁路等革命活动。
1910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刘纯仁立即从卫辉中学潜回开封,与刘镇华等20余人秘密召集会议,议定起义事宜。刘纯仁认为,开封地势平坦,清军驻有重兵,举义不易成功,应该分道起义,西边联络秦军据嵩洛,东边以淮上为基地恢复汝陈,北边炸黄河桥阻止清军增援,南边据武胜关之险与威武军会师。他建议各路义军齐向省城进攻,则郑州、开封之敌必不战自溃。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刘纯仁也被推选为政学界联络员,并负责西路的联络工作。他与杨勉斋等赴洛阳,一面观察清军的动向,一面联络革命同志,还亲赴深山联络绿林武装王天纵等部定期会攻洛阳。12月3日,王天纵率部进抵今伊川彭婆镇,距洛阳城仅数十里,正欲攻城,但因清军早有准备,进攻洛阳计划遂告失败。刘纯仁便离开洛阳,西奔潼关。当时陕西起义已经成功,刘纯仁途遇张钫率领秦陇复汉军东征,便和豫西绿林武装加入张钫所部,一起组成秦陇豫复汉东征军,张钫任总司令,刘纯仁任总参议。由于河南力量的加入,东征军士气大增,奋勇东进,很快就攻破灵宝和陕州。此时,南北正在议和,有英国的牧师前来张钫所部,表示愿意调停战事。没过几日,清军头领周符麟、赵倜也来函请和,并邀请张钫到甘壕(今陕县观音堂镇石壕村)会商停战事宜。而张钫的部下半信半疑,主张不一,刘纯仁审时度势,主张前去赴约。他说:“今日之事,安危难知,伯英(张钫字伯英)为主帅,不可冒险前往,我愿替你前去接洽,晓以大义,促其反正。如彼有诚意,则不战而成,岂不更好乎?”张钫等人赞成。
1912年1月l4日,刘纯仁作为秦陇豫东征军军事代表,与随从数人骑马先行前往约定地点,行至陕县张茅时,与清军头领周符麟和赵倜相遇,刘纯仁拿出代表函和公文说:“来此议和。”不料对方翻脸,不仅不认定刘纯仁为代表,更不承认张钫所部为民军。刘纯仁大义凛然,当面怒斥:“革命军志在救国救民,此次来谈,系接你们函邀而来,为何不讲信义、蛮横无理?”
清军理屈词穷,便将刘纯仁等人逮捕,并将刘纯仁绑在马后,拖其行走。刘纯仁遍体鳞伤、气息奄奄,最后他和随从皆被杀害。前去接应的杨勉斋等人走到半路,听到刘纯仁等人被害的消息,急返军部才幸免于难。后来,陕西督军张凤翔与张钫联名上书,要求彻查此案,惩办周符麟和赵倜。但因南北议和告成,此案遂被搁置,最后竟不了了之。
刘纯仁不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宣传和鼓动者,也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和勇敢的实践者。他学识渊博、赤胆忠心,竟然惨遭毒手,令人痛惜。噩耗传至卫辉中学,师生放声痛哭,悲怀先师。1922年,张钫、刘镇华等募集款项,在陕县张茅以东刘纯仁遇害之地建造祠堂,树碑纪念。刘纯仁,这位为辛亥革命赴难就义、血洒异乡的烈士,必将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