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摩西

时间:2023-12-09 08:15:48编辑:资料君

李摩西的个人简介

李摩西,现担任上海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和日本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以及美国华美基金会的主席。

李摩西 - 简介

李摩西,原名李桦,生于浙江宁波,系原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62届毕业生,毕业后长期在海外发展,先后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和国际公关博士学位。现担任上海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和日本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以及美国华美基金会的主席。

李摩西 - 简历

2000年6月至今 浙江大学上海校友会 名誉会长

1990年至今 美国华美基金会 主席

1988年8月至1992年9月 美国旧金山/台北姐妹市委员会 主席

1985年8月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公关 博士

1982年8月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 MBA 1965年―1985年 香港金路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

1956年―1961年 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

李摩西 - 青春之歌

“摩西”是来自《圣经》中的名字,一直以为这是李先生出国之后才取的,没想到这个带有清晰的基督教色彩的名字是他所一直“持有”。李先生来自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都在教会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教会学校中的扎实英文教育冥冥之中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

“我是56年进学校的,当时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非常出色,教授只有十多个,但都是一流的教授。生活的硬件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吃饭都是站着吃的,”李先生调侃地说道,“所以我发了一个誓:有朝一日如果我有钱了,一定要来修个食堂。”如今,湖滨医学院的大楼早已不再,留下的是几分唏嘘和更多的期许“一个学校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浙大合并以后不可能保留那么多的校区。”

“五七年反右之前两个礼拜我回家养病,一年后回来就去绍兴参加了劳动,我放下身份,既然没有办法说服你,那我就听你的,所以我三次成为了那里劳动模范。”这一段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愿被提及的往事在李先生的口中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苦涩,更多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东坡式的洒脱。即使在这样的惊涛骇浪之中也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样的经历对于李先生后来的成功来说更像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那段岁月里,李先生还是不忘英语的学习,当地的农民常常说他每天晚上都会“叽里呱啦”讲一些他们听不懂的洋话。

“因为我有很强的信念,作为一个学生就要读好书,你不给我念书就是你的不对,所以我在后来经商的过程中一直都有进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想法。”而这也是他日后留学斯坦福的一个信念上的铺垫。

李摩西 - 从香港到美利坚

五六十年代之交,国内时局剧变,随着反右派的扩大,李先生被迫离开大陆只身一人来到香港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而就像所有描写草根港商的小说一样当时他的口袋里只有可怜的一块港币。

“为了维持生活,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打字员,因为我英文打字的速度很快,过了大概一个礼拜就找到英国洋行卖西药的工作,后来因为英文好,三个月后就转到德国洋行做化工部的副经理,六个月之后就做经理。”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李先生的语速相当的快,一个接一个的场景像放幻灯片一样在头脑中闪过,其中的奋斗,其中的坎坷都被他一笑而过,总之他就这样踏上了从身无分文到功成名就的蜕变之路。

从李先生离开浙大到他拿到斯坦福的MBA中间整整二十年,这期间他一直都在经商,而这期间“我要读书”的信念却从未泯灭。

“当时我的想法是一赚到钱就去继续深造,我在国内读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到了国外我也要读一所一流的大学。”于是通过他做国际贸易生意所积累起来的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他选择了斯坦福,而斯坦福大学所在地与他后来任副市长的旧金山市仅仅有一个小时车程。不过为了兼顾自己的生意,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医学,他硕士研究的课题是《美国的产品在外国生产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但专业上的改变并没有掩盖住他学术上的天赋,很快他就顺利取得了MBA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选择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国际公关”。

“选择国际公关纯粹是兴趣,它是70年代的一个新兴科目,我是喜欢尝新的,而且我很喜欢与人交流,那个时候我出去就是靠打通人脉,建立人际关系,后来做国际贸易就要想办法更多地去了解这个政府的政策,当时没有从政的打算,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解决生活问题,能把书念好。”
虽然当时无心宦海,但是人生总是充满着种种机缘巧合,最终让他走上了商而优则仕的道路。
无心插柳柳成荫――政客日记
在斯坦福读完国际公关,拿到PHD之后碰巧遇上台湾政府来美国为连战请顾问,当时李先生的成绩很好,于是通过了笔试与面试,成为了他的顾问。
李先生形容连战是“with silver spoon(形容出生高贵)”出生的人,他是国民党培养的年轻俊才,是蒋经国硬着把他从美国拉回去从政,连家在台湾是大家族,祖父连横是编著《台湾通史》的著名历史学家。衔着银调羹出生的连战和什么都没有衔的李先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幸运的是最终幸运女神在眷顾连战的同时也眷顾了李先生。
“这样一来学校那边的人就很重视我,把我推荐给当时加州的州长,州长后来又推荐给当时旧金山市的市长,市长推荐我做副市长,又担任旧金山市台北市姐妹委员会的主席的职务,这是第一次有大陆出去的人做美国大城市的副市长。”

在88年到92年任副市长期间,李先生为争取亚裔的权益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在旧金山附近的“湾区”有很多华裔成为当地的公务员,这就是因为当时立了一个法:公务员的人数要按照人口中各种族的比例来算,比如在旧金山,白种人只有三分之一,亚裔也占三分之一,政府聘请职员的时候要按人口的比例来分配。这一立法的通过倾注李先生大量的心血,也是他拳拳的爱国之心的一种表达。

李摩西 - “第三只眼看美国”

《第三只眼睛看台湾》是李先生完稿于94年八月的观察台湾社会的书籍,其实以他在美国主流社会停留多年的特殊身份,让他以自己的独到眼光观察美国社会也能给我们以独到的启发。

向李先生讨教了一个笔者很感兴趣的话题:控制美国社会的本质究竟是经济还是基督教新教。触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李先生谈得格外的兴起。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特别的美国社会。

“美国是一个矛盾的社会,建国的根本是《圣经》,是英国的新教徒移民到那里后建立的国家,总统宣誓的时候要用《圣经》压手,口中要讲“God Bless America”,这和美国人所宣扬的政教分开的理念是相冲突的,新教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在美国有很深远的影响,所以美国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还是比较保守的,但反过来讲又是存在矛盾,为什么美国同性恋这么多?而圣经里面是反对同性恋的。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也就是表现在这些地方。它以《圣经》为立国的根基,但是很多地方又产生了完全与圣经相违背的事实,所以归根到底美国是个容忍度非常大的国家。

你讲到经济,美国人是很爱国的,唱国歌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激动,但是一旦牵涉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就会把国家利益放到一边,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车在美国大行其道,这也是美国的一个特性。你不能绝对地把它理解成基督新教控制,或者经济控制。”

回味李摩西先生的风雨历程,就像欣赏一部结构严谨的推理故事,之前的每一步都为之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伏笔:农村劳动时深夜朗读英语的声音是日后留学斯坦福的序曲,攻读国际公关的PHD则是出任旧金山市副市长的一个先奏,一幕戏剧虽然跌宕起伏但却环环相扣,中间无一个断点,种种的启、承、转、折看上去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李先生为我们题词时写下的话,正是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根基架构了他所有故事的脉络和框架,而所有的大风大浪只是这种根基的厚积薄发。

李摩西 - 为母校捐赠

在2006年5月11日,为报答母校的培养之恩,李摩西特选择在自己68岁生日的当天,向母校捐赠110万美元,建造校友活动中心,作为浙大校友在母校交流、联欢、讲学、合作洽谈的场所与平台。
2009年9月28日,李摩西捐赠100万美元建立“浙江大学李摩西医学外文图书馆”。

2011年5月21日晚上,网上有一则“消息”让人惊讶:“浙大校友李摩西向母校捐赠5亿港币,再创校友捐赠新高”。浙江大学宣传部一位人士表示,李摩西确实向浙大捐了大笔款项,但是并非外界传的5亿港币。此前,校友李摩西宣布设立李摩西基金。他有一笔5亿港币的资金存于香港,按照香港的利率,这笔资金每年将产生200万美元的利息,他将每年把这笔利息捐给浙大教育基金会,连续15年。

李摩西 - 指点学子职业规划

“我不知道我适合做什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浙江大学一位署名“赛赛”的学生日前给浙大知名校友李摩西写信求教,第二天就收到了热情洋溢的回信。李摩西在回信中对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十分反对在校学生在未完成学业前,就已在打算或规划毕业后我每月的工资收入将有多少!这是社会浮躁的一种不健康表现。

――毕业后如何找到好的职位? 所谓好的职位不外乎“学以致用”、大公司和高薪。说实在的,这里面的确包含了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或许可以说是个人的运气或命运吧!无论您事先作了何其尽善尽美的生涯规划,结果也可能是不尽其然!当然我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机会永远给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能尽早了解自己、自己的学科、自己所处的社会、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为自己作最踏实、最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我深信在学校、全体校友和你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能克服这一离校后立即要面临的问题!

――万一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很好的定位时,我们该怎么办? 我给您的建议是:“随机应变,量力而行。”要尽量发挥您自己本身的能力。您要深信:肌体在面临恶劣环境时所能释放的能量是无限的。变则通嘛!您们个个年轻有为,何惧而有之?

――如何面对种种社会或企业里的不良习气? 在您的来信中,提到某些企业或政府机构里的“论资排辈”、“职位只留给有背景、地位、身份的人”、“毫无干劲”、“生活不能随心所欲”等,这些是我们十分担心的不良习气,确实存在。我常大声疾呼:要学弟学妹们进入社会后不要随大流,更不要同流合污!我确实也知道这将是如何的不容易啊!但我和你们年青的一代一样,对这种种的改革是抱有希望的!同时也呼求你们,在进入社会大环境时,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清醒头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上一篇:李京植

下一篇:李开宇(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