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灿的个人简介
李时灿,字敏修,清同治四年(1866年)生于卫辉府城(今卫辉市),1943年在禹县(今河南禹州市)沙坨里村逝世,享年78岁。李时灿 - 简介
李时灿(1866―1943),字敏修,号斋,汲县(今卫辉市)西街人。16岁考中秀才,20岁考取举人,26岁中进士。人仕后,曾任刑部部曹、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学务公所议长、救灾总会会长等职。民国时期,出任河南教育司司长,与当时天津的严修、江南的张?并称“教育三杰”。李时灿 - 个人主张
清末民初,正值废科举、创新学之际,李敏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学无新旧,唯其是耳”的正确主张,大力提倡新学。1898年,李敏修与同乡王锡彤等人合力创办经正书舍,广收豫北三府各县学子人舍学习。为了解决校舍问题,李敏修曾把三仙庙改为学堂,此举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被砸了家。李敏修不退缩,发表《告汲郡父老书》,向乡亲讲明利害,继续倡行新学。为了解决办学资金,他献出家产,贡献了自己的薪水。李敏修治教严谨,反对浮华,提倡“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名,行一句”;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聚终日言不及义”;要求“敬以修己,乐于诲人,处世为公,视人如己,决不以身累天下。”他在各地设帐受课,育化桃李,除卫辉经正书舍外,还有淇泉书院、长垣寡过书院、武陟致用精舍、禹县颖滨书舍、开封明道书院等,可谓桃李满天下。
李时灿 - 成就
李敏修在任河南学务公所议长和河南教育司长期间,主持制订河南教育大计,提倡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提倡新学,要求教育合乎社会之需要,号召创办师范、法政、实业、工艺等各类专业学校等。在他创办的学校里,皆开设中、西课程。为推动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主编《河南教育》杂志,自任社长。李敏修一生治学勤奋,著作甚丰,主要有《论语之政治学》、《中州人物稿》、《中州学系考》、《汲县志》稿等。
李敏修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为收集整理河南文献呕心沥血,成绩卓著。民国以后,他被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聘为清史馆名誉协修,并被委任为河南文献总编辑,负责征辑和整理中州文献工作。1914年,他在北平创立中州文献征辑处,并在开封、洛阳设立分处,各县设立分点。他组织人才将征集到的大批文献分门别类,编辑成册,共得1500余部,计有《中州艺文录》42卷,《中州先贤传》37卷,《中州文征续编》28卷,《中州诗征》30卷等。后来时局动荡,李敏为了保护这批珍贵文献,冒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把它从北平运回卫辉。解放后,其子李季和将保存完好的700余部、1700余册、3000万字的这批中州文献献给平原省图书馆(现为新乡市图书馆)。这批文献中有许多价值很高的善本和珍本,据悉已有37种共计125册,被编入《全国古籍善本书目》。
李时灿 - 评价
旧中国国弱民穷,李敏修无时不怀忧国忧民之心。青年时期,他积极参加反对英国在焦作、安阳等地开采煤矿,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斗争,倡导实业救国,在禹县开办三峰矿业公司,以同英人抗衡。“七?七”事变后,他迁居禹县,从事讲学活动。他曾书写出一帧条幅:“忧时如忧病,救国先救民”,时时警醒自己。他创办“谷音”诗社和书画社,团结流亡知识分子,进行抗日宣传。李敏修同情民众疾苦。早年,他目睹家乡人民的苦难,曾找巡抚、知府等为民请命。1920年,汲县大旱,他除募捐外,还兴办“凿井社”、“振民社”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他还同慕名来访的张学良将军协商,迁豫北数千饥民赴东北谋生,为灾民广开生路。李敏修一生忧国忧民,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70岁时儿子要为他做寿,他说:“不要为我做寿。如果你们夫妇有钱,还是捐给老百姓吧,虽属杯水车薪,也算有益。”李敏修为人正直,主持正义而不避权贵,坚持真理而不惧危险。1901年,岑春荣主持豫北防务时,挪用赈灾款。李敏修义愤填膺,多次向官府提出诉讼,终将赈灾款如数追回。1923年,他旗帜鲜明地抵制军阀曹锟的贿选活动。1941年,他的门生、著名教授、中共人士嵇文甫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他不避风险多方营救,使嵇文甫终于获释。
日寇占领卫辉前,李敏修为了保持民族气节,避居禹县。在他的热情帮助下,卫辉的省立汲县中学、省立汲县师范等先后迁到禹县得以继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