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芬

时间:2023-12-08 07:14:50编辑:资料君

李秋芬的个人简介

李秋芬,女,1969年8月出生,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青岛海洋大学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学士学位(1992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2001年)。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从事渔业环境微生物学及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主要成果

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20项国家级研究课题。研究了对虾、贝类等养殖环境中多种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在生物体内积累、排泄规律研究;利用PCR-DGGE等分子生态学手段研究各种海水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分离筛选了多株具有降解有机物、消除氨氮和亚硝酸氮等功能的有益菌株,并开发了复合有益菌制剂,用于虾池,育苗池、滩涂、工厂化养鱼池、网箱等不同养殖环境的修复,近年研究重点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生物脱氮理论和技术;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4篇,SCI收录7篇;参编了专著《海洋微生物学》;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教育经历

1997/09 - 2001/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博士,导师:唐启升

1992/09 - 1995/06,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硕士,导师:徐怀恕

1988/09 - 1992/06,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1/01 - 至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环境室,研究员

2003/01 - 2010/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环境室,副研究员

2005/08-2009/08,中科院海洋所博士后流动站黄海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2004/06-2004/12,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8/08 - 2002/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环境室,助理研究员

1995/07- 1998/0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环境室,研究实习员

研究成果

主要科技成果目录

对虾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生态环境变化对滩涂贝类大面积死亡影响机理研究

青岛近岸贝类养殖环境调查与区划

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研究

贝类养殖区老化和荒芜滩涂修复与调控试验示范

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

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推广

浅海网箱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构建与示范

对虾池塘精养环境综合生物修复技术

胶州湾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渤海石油开发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评价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海洋渔业影响评估

突发性海洋溢油污染事故对渔业损害评估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获奖情况

1.“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者;

2.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设施工程优化技术”2010年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8,有证书);

3. “贝类养殖区老化和荒芜滩涂修复与调控试验示范”2006年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7,有证书);

4. “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研究” 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7,有证书);

5.“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 (7,有证书);

6. “浅海网箱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构建与示范”2013 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8,有证书)

7.“胶州湾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2006年获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二等奖,(6,有证书)。

8.“我国沿海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 2005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者。

9. “对虾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2000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有证书)

专利著作

专利:

发明专利“大菱鲆烂鳍病防治药物配方”20060043886.3(第二完成人)

发明专利“池塘精养系统水质的微生物净化设施与方法” 2010103001703(第一完成人)

发明专利“射流式泡沫分离与充氧一体化设备 ” 201010218 478.3(第四完成人)

4)发明专利“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结果分析方法” ZL201010579195.1(第四完成人)

专著:

《海洋微生物学》(2章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编者(5)

论文发表

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李晓龙,宋娴丽,王晓红,邱兆星. 养殖沉积环境中可培养细菌与理化参数的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20(3):544-550

姜娓娓,李秋芬*,刘淮德,李晓龙. 养殖沉积环境中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渔业科学进展,2014, 35(3):126-133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研究.渔业科学进展,2015,36(1):111-118

李秋芬,有小娟,张艳,毛玉泽,焦海峰.2013象山港中部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6):1234-1246

有小娟,李秋芬*,张艳,徐勇,焦海峰.2013.象山港内西沪港海域沉积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5);742-749

李秋芬,孙雪梅,张艳,刘淮德.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X3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渔业科学进展,2013,,34(3):120-125.

李秋芬,傅雪军,张艳,马绍赛,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水产学报,2011,35(4):579-586.

陈爱玲、李秋芬*、张立通、孙耀、赵从明、王彦怀,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商品水质净化菌剂净化能力的研究, 水产学报 2010 34(4): 581-587

李秋芬,分子世界的微生物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水产研究,2007,28(6):83-96

李秋芬*, 张艳, 王印庚,复合有益菌剂对工厂化大菱鲆育苗水净化效果研究,水产学报,2006,30(6):852-856

张艳,李秋芬*,孙雪梅,陈聚法,赵俊. 2012. 浒苔腐烂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PCR-DGGE分析,中国水产科学,2012,19(5):872-879

孙雪梅,李秋芬*,张艳,刘淮德,赵俊,曲克明..一株海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发育和脱氮特性。微生物学报,2012,52(6):687-695

张艳 李秋芬*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水质净化菌的筛选与系统发育分析,海洋水产研究,2007,28(4):21-25

张艳、李秋芬、王印庚*,益生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海洋水产研究,2005,26(6):83-87

李鸿鹏,李秋芬* 等, 浅海养殖环境原生态复合净化菌群的筛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2009,30(2):46-53

张艳、李秋芬*应用竞争PCR方法检测亚硝化细菌的研究,生物技术通报,2009(增):394-397

张海耿、马绍赛、李秋芬、傅雪军、张艳、曲克明。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环境科学,2011,32(2):231-239

过锋,崔毅,陈碧鹃,陈聚法,李秋芬,徐勇,刘传霞。胶州湾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分析。渔业科学进展,2011(6):115-120

乔向英,李秋芬,迟晓,高伟,矫国本。胶州湾北部水域挥发性酚的分布及年际变化。海洋水产研究,2006 第6期:71-74

邹玉霞 辛福言 李秋芬 曲克明 袁有宪 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固定化的研究。海洋科学。2004,28(8):5-8,75

马绍赛 崔毅 李秋芬 陈碧鹃 宋云利 辛福言 赵俊 陈聚法 过锋, 胶州湾外南沙水域渔业资源与文昌鱼数量调查评估及其栖息环境保护。海洋水产研究,2003, 24(3)10-14

李筠 颜显辉 陈吉祥 王印庚 李秋芬,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6( 4)649-654

张正,王印庚,秦蕾,李秋芬。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的流行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水产科学,2006,第6期:271-274

张正,王印庚,韩文君,李秋芬.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病原茵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海洋科学进展.2004, 22(2):193-197

辛福言 陈碧鹃 曲克明 宋建忠 李秋芬 马绍赛。乳山湾表层海水COD与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其营养状况。海洋水产研究,2004,25(5):52-56

陈碧鹃 李云平 邢红艳 陈聚法 崔毅 辛福言 李秋芬。 鳌山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特性海洋水产研究,2003,24( 2):8-24

2003年以前

李秋芬, 陈碧鹃, 曲克明, 袁有宪, 李健, 孙修涛, 赵法箴. 鱼虾混养生态系中细菌动态变化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31-734

李秋芬,陈碧鹃,曲克明,辛福言,李 健,赵法箴,虾池沉积物中3类主要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中国水产科学,2002, 9(4):367-370.

李秋芬,曲克明,陈碧鹃,孙修涛,李健,赵法箴,袁有宪。老化虾池生态系中几类主要细菌的季节变化特征。海洋水产研究,2002,23(2):12-18

李秋芬,辛福言,邹玉霞,袁有宪.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生长影响因子的研究. 水产学报,2001,25(5):438-442

李秋芬,曲克明,辛福言,袁有宪。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的分离与筛选。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3):281-285

李秋芬,杜春梅。海洋生物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山东环境,2000,5:49-51

李秋芬 包振民 景杰 徐怀恕。中国对虾1种球形病毒及肝胰腺病变的电镜观察。中国水产科学,1999,6(1):5-8

李秋芬,袁有宪.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展望. 中国水产科学, 2000,7(2):90-92

李秋芬,徐怀恕.河豚毒素(TTX)及其微生物起源。海洋通报,1994 13(4)36-39

辛福言,李秋芬,邹玉霞,曲克明,袁有宪. 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的模拟应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O02,8(1):75~77

陈碧鹃,李秋芬,陈聚法,马绍赛,崔毅,辛福言.乳山湾东流区细菌数量的分布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海洋水产研究,1997.18(2):79-85

袁有宪, 陈聚法, 陈碧娟, 曲克明, 过 锋, 李秋芬, 崔 毅. 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盐度、pH 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1,7(4):73-77.

袁有宪, 曲克明, 陈聚法, 陈碧鹃, 过锋, 李秋芬, 崔毅。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一温度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2000,7(3)24-27

曲克明;李秋芬;陈碧鹃;李键;孙修涛;过锋;袁有宪;赵法箴。对虾养殖池生态环境的人工调控及其特征,黄渤海海洋,2000,(3):72-80

曲克明, 陈碧鹃,李秋芬, 袁有宪, 赵法箴, 李健,,孙修涛. 鱼虾混养对中国对虾养殖体系环境的影响. 水产学报,1999,S:37-46

包振民,胡景杰,李秋芬,徐怀恕,姜明,刘晓云。中国对虾球状病毒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中国病毒学,1997 12(2):162-167

上一篇:卡洛斯·阿罗约

下一篇:巨人卡里